APP下载

浅谈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2016-10-21刘宏杰

中文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会计改革教学模式

刘宏杰

摘 要: 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学科,应用极其广泛,在较多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好会计学科至关重要。社会对会计学科的要求也较多,需要会计专业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知识面较广,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型人才。

关键词:会计 专业 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180-01

前言

目前会计专业教学效果较差的原因主要与教学模式有关,教学方法滞后,教学观念存在错误等因素已经严重影响了会计专业教学效果,因此实施教学改革应该从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着手,针对存在教学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达到提高会计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主要通过阐述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策略,以便推进改革的有效实施。

一、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专业是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由此可知,会计专业的教学重点是开展实践教学,实施技能实训,组织实习演练,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目前会计教学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造成教学效果较差,实践操作能力较弱等问题,教师以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因此下面总结出会计教学存在的三大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教育观念落后

教学观念落后是阻碍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虽然当前教育改革盛行,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部分教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还是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师不停地讲授知识,学生机械的记录抄写,并未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学习兴趣较低。由此可见,教学观念的落后影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降低了会计教学效果。

2.教育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是会计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推行了多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如激趣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都被广泛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1]。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无法灵活运用创新型教学法,只能使用传统教学法开展教学,依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致使学生很少进行自主学习,并且会计专业涉及到计算问题,并不是依靠机械记忆就能够产生较好学习效果的科目。因此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改革无法顺利实施。

3.课程设置不恰当

课程设置不恰当表现为高职学科设置与岗位要求不相符,会计的主要工作包括填制记账凭证,进行详细分账,账目汇总等内容,而高校课程设置的内容多为理论性的概述,实践技能课时不足,实践操作过于形式化,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低,无法满足会计的岗位需求,虽然学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会计学科的作用意义了解的较透彻,对如何记账、分类、核算等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无法有效进行,易出现错误,因此课程设置不恰当是影响会计学科教学方法的主要问题。

二、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

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之一就是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偏差,混淆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影响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问题。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十分重要。其主要方法有两个,一开展相关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促使教师改变教育观念[2]。二开展大型讲座,为教师提供交流经验的机会,帮助教师转变观念 ,接受新鲜观念。通过此两种方法能够转变教师观念,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改革会计教学的方法,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以及激趣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3]。以案例教学法为例,教师在讲授会计核算方法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会计核算账目的案例,通过案例一步一步的分析核算步骤,讲解核算方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将知识简单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对同一道财产清查题目进行运算,前20分钟时间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计算财产清查题目,后20分中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演示计算过程,教师对小组的结果进行判定,回答正确的小组获得奖励,回答错误的小组给予鼓励,并且教师需要帮助回答错误的小组找出错误的原因,重新进行计算,此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合作能力,并加深学生的财产清查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3.合理設置课程

合理设置课程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高校设置的课程应与岗位需求相结合,以培养专业型会计人才为目的,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减少理论课程,增加实践科目,会计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对学生的实践要求能力较高,增加实践科目,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满足岗位需求,二延长实习时间,加大实习期考核力度,增加实习分数,使学生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做到认真、努力,真正有所收获,提高学习效果。

结论

实施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会计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会计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实施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主要有转变教师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设置合理课程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崔佳.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 学周刊. 2013(32)

[2]刘利霞.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24)

[3]何伟.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及措施[J]. 企业导报. 2015(19)

猜你喜欢

会计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改革创新(二)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