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壶论紫砂
2016-10-21范燕萍
范燕萍
摘 要:时过境迁,当今社会对于艺术的追求却是一层不变,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日益增强。各行各业都有了发展,尤其是名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更是空前。而作为其中之一的紫砂壶更是在不断地进步。
关键词:紫砂;传承文化;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0-0039-01
紫砂壶自北宋以来,经历了千百年的完善和改良,由单一逐渐向着多元化发展和深化。作为一件实用品,由于原料的可塑性。逐渐成为了反应民主文化的载体。随作者的年代以及经历的不同所体现的内容也是大相径庭。古时制壶大家以写实物实实用为主,主要创作一些形象简洁明了,寓意明确的紫砂壶。近代大家则以人生感悟以及一些哲学思考容于紫砂壶之中。这其实就是壶之用意与壶之艺意的体现,集中显示了制壶人的匠心独运以及作者无尽的哲思和对生命的升华。
纵观宜兴紫砂,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自然万物为题材,借飞鸟鱼禽,草木藤竹之体,成紫砂壶艺术之形意。以几何空间之玄妙,运以点线面的结合成紫砂壶之器意,又考以生活日常之实用,成紫砂壶之用意。
紫砂壶艺术造型中,大多数作品的造型都有着精致的外表以及深刻的内涵。一块块紫砂泥由制壶艺人之手,通过一些造型和装饰,极大得丰富了紫砂壶的艺术鉴赏性。紫砂壶的艺术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形制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一般具体事物所作的题材已经不能完全得概视其意境化的方面。所谓意境就是通过作者的感受所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正如诗人即兴作诗一般,壶艺作者更是将所有心血灌注其中,将每一件作品当作是孩子一般赋予灵魂。而抒发这种感情的载体亦来源于紫砂壶,那就是通过陶刻以及绘画将心中意境容于其上。“曼生壶”我想应该也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以壶寄情的系列作品了。它以书、画、壶三者为一体,开创了“文人壶”这一激情于世间一切情感的紫砂壶设计的新格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艺术的创作正当如此,不断创新与进步,顾景舟大师曾经说过:“在传统的紫砂壶艺造型宝库中,蕴藏着丰富多彩各类完美的器形,汇聚着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经过数百年来人类社会在文化艺术上的演进,很多器型不断反复提炼修改,日臻完善,虽古犹新……孕蓄着紫砂艺独特的风格和内涵精华,供我们去素养,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优良传统,取其精华,以充实自己的设计构思,创作出更新的作品。”
紫砂壶制作首先当然是选取泥料。而泥料又分成很多种类,其中比较普遍的就有紫泥、段泥、朱泥、紅泥、白泥。而同类的泥其实也是有区别的,其区别主要就体现在码数的不同,而目数就是泥料中所掺杂的砂的多少。不同的泥不同的目数想要成型就需要制作者不断得去尝试。这是一个比较繁杂的过程但是精于此道的制壶人却是乐此不疲。当泥料的问题解决后接下来就是紫砂壶的定型过程,准备创作一把紫砂壶就要先有一个具体的想法,而这个想法来源于方方面面。可以是生活感悟也可以是情意使然。紫砂壶成型以后,制作者可以在其壶身上陶刻书法和绘制图案,至于内容当然还是因壶而异,但最终必须要体现出紫砂壶的神韵,要不可就是画蛇添足喽。当一把紫砂壶成型以后却依旧还要面临一个更为严峻的考验,那就是烧制问题,不同的泥对于温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往往很多制壶人辛辛苦苦费尽心力的作品却因为对烧制温度的错误估计而导致最后的功败垂成。由此可见其实每一把成品紫砂壶都是历经坎坷和磨练才能有机会出现在世人面前。
在了解了紫砂壶的制作之后,那么我们再来考虑一下紫砂壶吸引人们目光的因素到底还有那些?我想这应该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离不开的,因为其主要体现的就是一种传承文化。而这种传承则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上,我们宜兴之所以会被称作陶都就是因为我们这里有制作陶器的原材料。试想如果没有原料那么产业又如何发展呢?说道泥料当然不得不提及我们宜兴比较出名的黄龙山泥矿,其各项指标都要高于其他的矿脉。不过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泥料如果没有好的制作者也是枉然,紫砂主要还是通过制作者的塑造,将个人思想融入其中,再融合时代的发展需要赢得各种人群的认同。
现如今谈到紫砂壶,人们谈论的已经不仅仅只是它的使用性了。作为一个工艺品它的艺术性已经远远高出它的实用性,但是两者之间却也依旧是唇齿关系。从实用角度上来说其实紫砂壶并非是不可替代物,但是在真正的茶道爱好家眼中,泡制好茶却依旧离不开一把好的紫砂壶。而从工美艺术角度来说紫砂壶已经具备了一种可以传承千古的艺术特性,而这特性就体现在紫砂壶精美绝伦的外表以及其上所富含的名族文化特征。
时过境迁,当今社会对于艺术的追求却是一层不变,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日益增强。各行各业都有了发展,尤其是名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更是空前。而作为其中之一的紫砂壶更是在不断地进步,在地方政府的宣传和支持下,紫砂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甚至已经名扬海外,吸引了无数外国友人的目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品味也越来越高。在浩瀚繁星的艺海里,紫砂壶之所以能牢牢地吸引住人们的目光,不光光是因为它的璀璨外表,更多的是关于它的内涵。好好得琢磨一把紫砂壶,犹如对文化的一种追溯,而仔细的品味一把紫砂壶你一定会被其所体现出来得文化内涵所深深的吸引,正如老话说的那样,品壶就是品人生。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宜兴陶瓷公司合编.宜兴陶瓷发展史[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