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与服饰

2016-10-21田超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7期
关键词:服饰色彩

田超

摘 要:色彩与服饰具有文化和社会意义,色彩在服饰中具备精神和物质双重涵义,盛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时代,盛唐女性服饰色彩最能体现盛唐社会等级性及时尚,女服色彩的重要性在盛唐时代凸显,用西方色彩学原理来科学地实证地分析其色彩搭配而不仅仅借助传统五色体系,显示了研究新视角,能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维度;服饰、色彩与印染工艺的三重相结合的引入论述是另一创新点,以启示研究者减少该专业的学科分割。

关键词:色彩;服饰;盛唐;女性服色;现代色彩学原理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7-0085-03

Coloring and Dressing-New Researching Visual Angle of Female Dressing Colors at the Flourishing Age of Tang Dynasty

TIAN Chao(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enterprise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between coloring and dressing. It not only discusses both the spiritual and material meanings of coloring in dressing but also locks the flourishing age of Tang Dynasty as the period of researching. On this basis, it further selects female dressing colors of this period as the main target in order to emphasize its importance and put forward a new visual angle on research, that is, using western colors theory to analyze the collocation of color not only recurr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oloring system. Mean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dressing, coloring and dyeing is another innovation point of this paper, which can enlighten researchers decreasing the segmentation among relevant professional fields.

Key words :coloring; dressing; the flourishing age of Tang Dynasty; female dressing colors; modern colors theory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色彩的研究目前已成為一门复杂而专门的学问。同时,随着20世纪以来史学领域和考古学方面的巨大进展,服饰史研究也以其兼备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而逐渐为学界所关注,其中关于服饰色彩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在考古报告、色彩及服饰类文献中凸显。

一、色彩的社会意义

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程中,视觉因素始终是最具冲击力的要素,它可以跨越任何语言层面的障碍,为不同欣赏水平的世人展现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在所有视觉影响要素中,“色彩”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它是进入视觉的第一映像。

贡布里希曾说:“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①中国古代色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种象征符号,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一种展现时代气象的关键因子。康定斯基明确讲到:“色彩直接影响心灵”②。然而自清末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和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华民族传统的“五行五色”色彩观也逐渐被西方“七色体系”所改写。但是随着认知层面的不断加强和知识量的逐渐积累,当再次认真审视中、西这两个色彩体系时,会发现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与西方所谓的“科学”色彩体系不是如我们肤浅认为的那样简单的对与错、科学与非科学问题,这两种色彩观分别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由不同社会长期居住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决定,他们所关注的色彩表现形态也就各异,如何将它们各自的研究优势利用到极致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色彩首先且永远是一种社会现象,正是社会“制造”色彩,给予它定义,赋予它意义,构建它的法则和价值,围绕色彩的课题首先是社会课题。

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色彩始终具备物质与精神双重文化内涵。城一夫在《色彩史话》中提到色彩具有与物质本身的存在所不能分割的重要因素,它构成个性世界,同时也创造广泛的物质形态③。由此看来,色彩与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某一时期的某种色彩应尽可能还原那个时代的色相,充分把握影响这些色相的重要因素(如当时的色彩命名、颜料、染色技术、社会法则、色彩在生活中的地位和色彩的材料文化及艺术、宗教等)赋予它的定义,才能得到相对客观的价值标准。

二、服饰色彩的文化内涵

色彩的精神性与物质性在我国古代服饰文化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从精神文化层面讲,在我国古代,从一开始,服饰就被古人赋予了超出身体保护的意义,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服装制度是君王施政的重要制度之一,对服饰提出意见的通常都是国之重臣,服装是要“使民知君臣父子尊卑贵贱,莫不各安其分也”④。而促使服饰发挥其政治功能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服色”。我国对于服饰色彩的重视程度远超世界上其他国家,只要翻开历朝历代的《舆服志》,对服饰的用色,依照身份等级的不同,都有明确的使用规定和禁令。大致来讲,官服服色影响一个时代的流行服色,而随着时代变迁,外来文化的不断加入,流行服色也会反过来影响官服服色,两种服色文化相互激荡,产生了看似变化细微,实则有翻天覆地改变的服色史。⑤

从物质性层面来说,遮体避寒的物质性永远是服饰的第一属性,服饰的面料、染织须臾不可或缺,这些因素亦与色彩密切相关,因为任何服饰都有颜色。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丝绸原产国,纺织、染织技术很早就达到了较高水平,用于染织的染料丰富,丝绸之路促进了对外贸易,染织技术对外传播的同时也广泛吸收了异域色彩、样式及装饰纹样,引进国外染织技术、染料、材料,丰富完善了我国古代的印染、纺织工艺,更为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增添了无限生机。

三、盛唐——色彩失落前的极绚丽时期

牛克诚在《色彩的中国绘画》中写到:“‘水墨与‘色彩在中国古代绘画舞台上角色的互换,使中国绘画史在唐宋前后所上演的情节,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变化:在此前,其剧情的展开是围绕‘色彩这个主角而进行的……”⑥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对唐朝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造成了重大影响,唐朝从此由盛转衰,不复盛唐华丽绚烂、阳刚健朗的气象,逐步形成一种内省、孱弱的精神气候。社会的动乱、思想意识的转变鲜明地体现在各个领域,成为占据中国绘画史最主要地位的文人画的发端时期,“玄(黑)色”成为最受欢迎的颜色,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自此至后世历朝历代一直屈尊黑、白二色,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长期以卑微的地位存在着。这种色彩的转向不只在文人画的发端、发展时期凸显,在任何艺术领域无不渗透着色彩失落的气息。

因此,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关于中国传统色彩,无论以哪种物质载体为依托进行研究,盛唐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时代。盛唐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经济和文化发展最鼎盛时期,它活泼外向,充满自信,它站在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敞开胸怀,大量吸收外族文化,创造了登峰造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种文学、艺术、民俗无不体现着博大绚烂的盛唐气象,而色彩在各领域都煊乎其间。可以说,仅服色一项,周汉时所未能完备者,到盛唐更加完备,又傳与宋明时代,所以要研究中国传统服饰色彩,须先阐明这个多样包容、承上启下的时代,才可上溯其源泉,下及其流委。

四、盛唐女性服饰色彩研究的新视角

然而,在每一历史时期不同等第的男女服饰色彩文化中,女子服色一直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最直接反映,尤其在盛唐,可以说女子服色能折射当时全部的服饰用色状况。从女子服色的角度来讲,在昌隆的盛唐,富足的生活使女性地位在封建社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精神的自由、心灵的舒展,培育了唐代女性求新求异的审美情趣,加之多民族交往频繁,西域之风兴盛,胡化现象涵盖百姓生活各方面,使得盛唐女装从款式、纹样到色彩都具有明显的胡汉杂糅特征,服色异常丰富。同时,唐代贵族女子良好的文化教育背景使其对时尚生活的精致程度要求极高,除出现了“女着男装”、时世妆等前卫的时尚风之外,对于服饰色彩搭配的装饰性要求也极为讲究。根据出土文物及现有学术成果证明,当时的服饰色彩并没有像现在人主观认为的那样“上得兼下,下不得拟上”严格的等级分明,客观上来讲,在自由发达的盛唐时代,色彩的僭越现象伴随严格的服色等级制度同时存在。

如何在等级性、僭越现象和外来影响中全面挖掘女性服饰色彩特征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问题,在此基础上,管窥见豹,其最终指向是盛唐服饰色彩的普遍特征和古人审美意识,进而将“传统”放在创造性与未来性上,使当代人可以不断借鉴“过去”这一巨大资源。

为达到这样的研究目的,可将女子服饰从等级性、季节性、地域性、民族性等角度分类研究,笔者更倾向于从等级性方面出发,以《周礼》中服色的使用为制度的参考标准,来分析盛唐女性服饰色彩的等级性与僭越性,即色彩的恪守与泛化。具体的分类即从女子礼服(后、妃礼服;命妇礼服;平民女子礼服)色彩与常服(襦裙服、胡服、披帛、半臂、鞋履等)色彩两方面进行⑦,首先分别对色彩的使用进行详细分析,总结色彩特征,最后从面料的使用、染织工艺、纹样等影响因素考察女性礼服与常服色彩的异同及二者因之所传递的不同的视觉感受,并回归到中国传统“五行五色”体系来阐释盛唐时期服饰色彩的文化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盛唐服饰色彩虽属于中国传统色彩研究,但从当今服饰色彩的搭配设计思考出发,在具体考察某一服饰的整体与局部色彩时,若能结合西方色彩学从固有色到条件色的科学色彩分析理论,对我国古代传统服饰色彩特征、色彩搭配进行科学分析,考察古人用色观念和审美情趣,则更符合时代应用性研究的需要。以西方科学手段研究中国传统色彩的视觉丰富性,论证结果会更具说服力,弥补了语言描述上的模糊性。同时,从目前掌握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来看,涉及服饰色彩的资料虽多,但尚属笼统,多散见于色彩理论、服饰史、考古报告及染织工艺书籍之中,且多是对色彩的人文性和权利等级性描述,未有深入、专门的断代史服饰色彩的论述。

利用现代色彩学原理对颜色词、图像、实物进行测色与色谱分析,以数据结合西方色彩学理论,达到对盛唐服饰色彩的测量和色彩搭配分析,是研究服饰色彩的一个较新角度。对盛唐女性服饰色彩的具体色值测定可以按以下分类结合个人研究需要来进行:1、语言学层面——测定古籍文献中的颜色词,仅《全唐诗》中就收录有关服饰色彩词数千,对应孟赛尔色相环(孟赛尔五原色是红、黄、绿、青、紫,与其他的的六原色、七原色说不同,没有把橙色算为原色,这套理论与中国人向来对色彩的分类最接近),对服饰颜色词的色相、明度、纯度等给予标准色值(如青色为3.0PB2.4/11),结合色调图,分析颜色的色调,根据色彩对应色相环的色值,将古人眼中的颜色词利用现代测色技术进行客观测定,呈现具体的色相,减少了文字描述上的抽象性,对于还原盛唐色彩具有深远意义;2、纺织领域——纺织材料与纹样色值测定,盛唐的染织业水平已相当发达,因对外交往频繁,各类丝织物、印染技术(如绫、罗、绸、缎、锦)远销海外,同时也引进大量异国珍品及刺绣技术,例如盛唐时期已有镂空纸花板的印染工艺,对于提高丝织物的印染效果是一重大改革,另外铺绒绣技法已能表现西域的褪晕和晕染的敷彩效果,使盛唐色彩更加丰富、华丽,借助大量出土的盛唐丝织品文物测定织物色彩及织物上的纹样色彩,利用CIE Lab 和HSB 系统对有代表性的图像进行测色,借助Photoshop和CorelDraw等常用平面设计软件转换成相应CMYK(印刷色)值、RGB(显示色)值等常用色值,可以模拟相应的印刷效果和电子显示效果;3、印染技术层面——归纳用于盛唐服饰染织的各类染料及媒染剂,分别科学分析染料染色效果的视觉呈现,总结每一种染料作用于不同织物所显现的真实的色相、同一染料结合不同的媒染剂所呈现的不同色相以及染料之间混合使用时所出现的原色、间色色相及传达的色调。由此可见,研究盛唐女性服饰色彩能很好地结合了西方科学理论和染织工艺,而并非仅仅局限在对于服饰色彩的权利等级性分析,目前关于等级性的色彩研究颇多,能在其中找到创新亮点尚属不易。

通过以上实证性研究,可获得唐人对色彩的感觉及运用法则,最后落实到在中国传统色彩发展道路上盛唐这一时期色彩的文化转向(从理性规范向感性经验的递进、从狭义的象征性向广泛的实用性的递进),从思维机制上对民族的色彩特征进行认知层面的探索,找到民族色彩特质所在,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理论上,无疑为中国传统色彩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纬度;在应用方面,希望引起当代服饰设计中色彩搭配的思考借鉴,使当代人更好地理解古代色彩关系及古人用色的观念,更充分品味盛唐女性服饰的魅力,设计出更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女性服饰,尽可能为艺术设计中的古为今用提供基础。

最后要说明两点。首先,前文讲到围绕色彩的问题首先是社会课题,因为人类是群居而不是独居,因此除探讨盛唐女性服饰色彩构成之外,还应尽可能将色彩本身置于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在任何一方面都应防止犯时代误植的主观性错误。因唐年代久远,了解唐代社会,古籍文献和出土文物是可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应充分把握和利用。从学术严谨性的角度考虑,目前多数的研究成果属二手资料且多非服饰色彩的专业性研究,在服饰色彩的间接性借鉴、参考时需慎重考虑其客观性、真实性。

因文章核心研究是“色彩”,而色彩作为视觉方面的呈现,图像的使用在研究中不可避免,因唐代历史久远,所能见到流传至今的原始作品甚少,有时只能借助印刷图像,而高品质印刷效果难免与原始作品色彩存在一定误差,因此建议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应尽可能充分依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使图像作为辅证。

因为毕竟在图像的色值测量上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精确,只能尽可能将误差减少到最小范围,规定统一的参数下,允许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给出相对客观、可供参考的数据。

五、结语

当今人把“唐装”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统称的时候,殊不知现代唐装根本无法和唐代服装的灿烂夺目相比,尤其是盛唐女性着装,其浓艳、奢华、大气、标新立异,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上概莫能有出其右者,正因如此,我国的女性服饰在唐代就已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

传统并不是过去的凋零守旧的东西,传统文化与每个人血脉相连,如何在科技发达的当代社会使传统走在发展的道路上,是一种责任意识。面对盛唐如此丰富绚丽的色彩,根据目前大量出土文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盛唐女性服饰色彩研究”这一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传统色彩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

注释:

①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6:44.

② 康定斯基.论艺术里的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1:39.

③ 城一夫.色彩史话[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5:原序.

④(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九十《冕服之章》,《丛书集成》初编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0.11.

⑤ 李应强.中国服装色彩史论[M].台湾: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3.9.

⑥ 牛克诚.色彩的中国绘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5:67-68.

⑦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5.

猜你喜欢

服饰色彩
去海边吧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秋天的色彩
猜朝代
缤纷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Wearing History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