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学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2016-10-21詹娅
詹娅
摘要:中学历史材料解析题是考试的内容之一,它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在解题过程中注重仔细阅读其内容,了解历史背景,找出与给出材料相关的"症结所在",然后依据材料准确作答,教师要采取正确、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才能达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材料解析;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271-01
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看,考生在材料解析题上的失分较为明显。除了因为该项试题的发展呈现材料来源广、信息量大、设问角度活、考查功能全、能力要求高的趋势外,还有一些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的同时,没有掌握好一套实际有效的解题方法,不能熟练解题的步骤。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因此,它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许多学生在考试中因无从下手而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一题型呢?笔者认为应从读、找、答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1.读是解题的基础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基础,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1 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也浪费时间,当读到设问时又不记得材料的内容了,所以效率不高,针对性不强,尤其是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甚至障碍更大时,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1.2 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第一,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如1995年"三大发明题"开头的《韩非子.有度》载:对回答第一问"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就至关重要。第二,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況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要细读,要注意对材料作具体分析,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防止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结合问题重点读。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解析定向化。问题的定向作用表现在:①确定信息提取方向,帮助学生提取有效信息,搁置其余信息。②确定与相关知识联系的方向。③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正因为问题为解析材料确定了方向,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问题,明确问题的要求,然后带着问题再回过头来有重点地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第三,除阅读材料正文和设问外,还要特别注意那些说明性文字。注意从材料介绍和材料出处获取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因为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学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考生可从中受到启发,收到"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效果。如"阅读以下四段反映同一朝代的史料",同一朝代就是考生解题所必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再如:"以下材料是肥水之战前,前秦君臣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这里就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材料的历史背景。因此,对这些说明性文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2.找是解题的关键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无需将两者截然分开。
2.1 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先分析材料,将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在找出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
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当然,也别忘了有时关键信息还
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
2.2 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貌离神合"于课本知识。这里的联系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2.3 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读材料是为了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以纠正在答题时抛开材料或设问,随意发挥、答非所问的错误倾向。
3.解答是落脚点
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回答,答才是最终的落脚点。千万不能丢漏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靠船下篙,扣紧问题回答。对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要进行整合、概括。表述时做到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层次分明。要能够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注意答好第一问。一般情况下,一个材料解析题设好几问,而问题大都是相互联系着的。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着下一问的作答。因此,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全面准确。
3.2 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以防"南辕北辙",造成"劲没使到点子上去"的局面。
3.3 注意得分点。试题的得分点与要点有关。如果某一问3分,很可能这一问有1个或3个要点;如果某一问4分,很可能要求答2个或4个要点。每个要点0.5分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命题要考虑阅卷难度。
3.4 注意史学观点的运用。运用基本的史学理论观点分析材料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历史阐释能力的最高要求,在试题中的考查呈上升趋势。有一道题"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就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要从具体材料中得出这一基本观点,那就必须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同时,运用史学观点进行材料分析,还可以有效辨别观点错误的材料,增强对历史事物的主观判断能力,全面理解作者的立场、意图、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对材料进行辩证,历史的分析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