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

2016-10-21李铁花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化学教学创造性

李铁花

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化学教学 创新能力 实验 创造性 实践能力

新课程、新教材,不仅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而且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同时也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打破原有的教学观、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就必须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的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通过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可以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得到整合而更加综合优化。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创造性改进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演示实验一直是中学化学教科书的重要部分,通过课堂演示,不但能使学生观察到反应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创新能力。如在教学中我们将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比较实验改为“套管”实验,学生很快便能判断出NaHCO3比NaCO3受热易分解,并有CO2气体产生。再如,将Fe(OH)2的制取、观察实验,我们让学生比较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和原教材实验装置的优缺点,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对学生创造性潜能的挖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创造性利用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对学生实验的创造性利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思维。如关于浓硫酸与铜片反应的实验,装置在导管口堵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在教学中,我们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1)结合SO2的性质及污染说明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的作用。(2)当有较多的SO2的性质及污染说明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的作用。(3)当有较多的SO2气体产生时能否用上述方法?(4)若是“极易溶于水”的HCI气体又該如何?在讨论过程中,从实验操作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然后,教师讲评,对于较好的方案加以可行性验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归类、分析、比较,学生设计的好的可行性方案有两类:(1)对于溶解度不是很大的气体(如C12、H2S、SO2等),气体导管可直接插入溶液中。(2)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采气体从左边导管进入,进行安全吸收。

三、创造性利用教材,设计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化学学科明确提出,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除教材安排实验之外,教师创造性利用叫教材,挖掘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思考性、探索性实验,既可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又可增加学生动手和实践的机会,体验创新过程的乐趣。如我们在化学课氧族元素一节课的教学中,进口教材里“在实验室里,常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一句话,结合学生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设计一种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固液反应不加热制气实验操作方案,作为活动课的研究性课题。结果,我们收集整理得到除启普发生器之外的十多种可行性方案。再如,关于NH3的喷泉实验教学,我们设计了下面的探究性实验课题,让学生从理论上探索当地条件下气体的溶解度为1︰V时V的取值。

再如,已知烧杯内液面的气压为P0Pa,则能产生喷泉的条件是(P0-P1-P2)。若烧瓶中已充满X气1000ml,直导管长L=60cm,导管插入水中12cm,X气体换算为当地条件下的溶解度为1︰V,实验开始时,胶头滴管可向烧瓶中注入1ml的水,则要产生喷泉,V必须大于(1000gh/P0)(水的密度取1gml-1)。若B略小于此值,能否通过改变装置是喷泉实验成功?试在活动课上加以验证。通过对探究性实验课题的理论性研究和实践性验证,使学生学会探索创新的方法,体验创新的全过程,同时,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总之,教师只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潜能,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尤其是创造性地利用实验教学,就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创造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吉林教育.

[2]走进新课程.

[3]中学化学教法.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化学教学创造性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