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方法与实践

2016-10-21刘艳春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小学生

刘艳春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小学生能够判断和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所以要培养小学生学习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分析和研究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方法,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逻辑思维 培养方法

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指人们对事物观察、分析、对比、推理等能力,也就是可以正确和合理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数学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唯有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在解答问题中,才能知道如何进行解决。

一、小学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的方式

1.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与归纳法作为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常常用到的推理方法,在小学数据中的定律、性质、概念等都需要通过运用这一推理方法得到,归纳法与演绎法就是将个别特殊知识归纳为普遍规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规律这一知识内容时,通过研究3×5+4×5=(3+4)×5;10×4+7×4=(10+7)×4,总结得出乘法分配规律公式:a×b+c×b=(a+c)×b。

2.分类法与对比法。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中,分类法与比较法作为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分类法也就是加工整理知识点;比较法就是比较学习对象和现象,找出对象和现象两者的相同之处或者不同之处,无论哪种方法,都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普通应用。

3.抽象法和概括法。知识抽象法就是将舍弃一些非实质性的知识点,进而得到一些很抽象的知识,分析抽象知识,也就是将有内在关系的事物整合为一个整体。如在学习分数加法法则中,3/4+7/4=10/4;5/3+8/3=13/3;根据这一规律,概括得出:在同分母式加法中,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4.综合法和分析法。将两个或者多个对象结合展开分析称之为综合法,从整体上进行研究,研究整个事物本质特征;分析法是可以将研究对象分为若干个不同的部分,深入探究各个部分,进而能够分析出事物本质特征。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

1.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中,可采用创设教学情境法,调动起学习者的学习思维,引发学生的思维,为学习者创设出思考问题的情境,设置教学情境,不但能够加强学习者学习的兴趣,而且也能引发学习者独立思考,帮助其形成逻辑思维。如在讲解“运用乘法”时,教师可编这样的故事:某一天,森林里要举办表彰大会,对那些努力工作的动物给予奖励,每一个人奖励一双鞋。但森林之王狮子却为这件事情感到非常头疼,由于获奖者的动物太多,狮子用了很长时间都没有算准确,学生们你们能够算出来需要多少双鞋吗?讲述这样的故事,显然能够充分吸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学生们也会喜欢上学习数学,试着用自身已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从听故事然后到思考问题,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每一步都是要按部就班的,最终才能获取到正确答案。

2.根据学生的學习能力发展学习者的逻辑思维。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原有思维能力,也不注重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一味采用满堂灌方式,导致很多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跟得上教师的思维,教师不能只注重讲解解题的方法,而应结合每位学生的特征,因地制宜的展开辅导,引导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思路,思考知识,并发展学生的多发性思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不能局限在某一种解题方法之中,而应在保证解题思路的基础上,寻求多种解题方法。

3.用直观形象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言,小学生并不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在理性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上,大多数情况都需要将它们转化成直观、具体的知识。而在小学数学知识中,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是很难的。所以,数学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再结合小学数学知识特点,用较为直观和具体的形象来帮助学生形成抽象的思维。如:数学教师在讲述“放大与缩写图形”这一课程时,在电脑上呈现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然后在拖动鼠标,扩大长方形图形。并让同学们观察,在扩大长方形前后有怎么的变化,通过这样直观性的教学,同学们能够得出图像变化规律,进而能够将这一节知识学好。

4.采用多种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师灌输给学习者逻辑思维方法后,对于加强学习者逻辑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在学习“运用除法”的知识时,数学教师应让学习者总结和归纳一下,什么状况下应运用加法、什么情况应运用减法、乘法,在举出一些例子,讲授如何运用除法,在学习者掌握好四项运算后,对比这四项运算,巩固学习者的知识记忆。

三、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

1.思维的灵活性。思维具有的灵活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思维主体能够结合思维对象所发生的变化,在现有知识结构上对原有思维方式进行调整,让新的思维方式能够更加高效、快速的解决问题。对于小学数学知识而言,思维具有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解答数学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学生在解题中,可以根据各题型的差异,转化多种解题方法,转变自身解题思路,进而找到最佳的解题方法。通常表现在练习变题、一题多解和同解变形等多种解题方式。

2.思维的深刻性。所谓的思维深刻性指的是透过事物的现象,能够看到事物本质的能力,也是思维本质的前提和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常表现在表明现象能够引发学习者深入的思考,进而发现各问题的内在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思维的独创性。所谓思维的独创性,也就是思维具备独立创造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鼓励和督促学生敢于想象,并寻找多种不同的解题方式,不能受到常规解题方式的限制,找出解答题目最便捷、最快速的方法。如:让学生们将2、5、6这三个数字卡片组数,若按照常规型的思维模式,所能组成的数大概只能有25、26、52、56、256、265,但除了这些数字之外,学生们也会惊奇的发现在卡片上的“6”可以倒过来转换成“9”来运用,这样所组成的数字会更多,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充分体现。

4.思维的批判性。所谓的思维批判性也就是指思维主体在独立思考下,敢于对问题提出质疑,发现自身在思维中存在的问题,并自觉解决问题。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在思考中总结自身的问题,进而可以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习者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在生活中主动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检验知识掌握的如何,并在多个角度中思考问题,进而推理出结论,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敢于质疑,并勇于提出问题,其实在提出问题中,也就是在思考问题,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思维批判能力。

5.思维的敏捷性。所谓的思维敏捷性,也就是指在思维中,所具有的减缩性、快速性,思维较敏捷的学习者可以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对问题作出判断。在数学计算中,要求学习者应具有较高的运算能力,需学习者快速进行计算,并压缩整个计算过程,在通过多次训练之后,学生快速计算出问题答案,这就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的结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所以,数学教师应采用多种措施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唯有提高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帮助学习者真正学好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马立涛.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2).

[2]葛春萍.初中数学课堂中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些思考[J].文理导航,2015,(05).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