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品种‘热研8—79’区域性试种初报①
2016-10-21叶德林袁红章李艳明董寿东王昆成胡道明
叶德林 袁红章 李艳明 董寿东 王昆成 胡道明
摘 要 2004年,在云南勐腊植胶区勐腊农场进行橡胶树新品种‘热研8-79区域性种植试验,2011年正式进入割胶。统计资料表明:该品种幼树期生长较快,7年生胶树年平均茎围生长量达8.17 cm,分别为对照传统种植品种GT1的106.94%和PR107的112.69%,达到开割标准的胶树达73.56%,比对照品种提前一年投产,缩短橡胶树的非生产期,降低在非生产期的管理费用投入;开割第4年平均单株干胶产量达3.91 kg/株,为对照品种GT1的124.52%、PR107的174.55%,充分表现出该品种在勐腊植胶区域具有速生、高产、早熟的品种特点。
关键词 橡胶树 ;‘热研8-79 ;勐腊 ;区域性试种
中图分类号 S794.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7.001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 Arg.)的系统发育过程是在热带高温、高湿、静风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形成[1]。橡胶树即便是同品种,但在不同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其抗性、生长、产胶的特性均有很大差异。热研8-79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自主培育的优良橡胶树新品种,亲本为热研88-13×热研217,具有速生、早熟、高产等优点,是目前我国建设二代胶园更新换代升级的重要品种之一[2]。
勐腊农场是以生产经营天然橡胶产业为主的大型生产企业,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缘,云南省最南端的勐腊县境内,位于北纬21°21′52″~21°35′38″、东经101°27′35″~101°41′15″,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1 000 m,年平均气温21℃,最冷月平均气温15.3℃,极端最低平均气温5.8℃。年日照时数1 852 h,≥10℃年积温7 665℃,年均降雨量1 540 mm,年平均风速0.7 m/s,全年静风率60%以上,干湿季节分明,年均相对湿度85%。属北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的非传统植胶区,具有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
天然橡胶已成为勐腊农场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为加快低产低质胶园改造,在继续保持发展传统种植品种GT1、PR107的基础上,以橡胶种植品种换代升级为切入点,研究提升二代胶园建设水平。于2003年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引进热研8-79品种进行繁育,2004年开始进行区域性种植试验,至2014年种植面积达128.63 hm2,种植胶树63 605株。现将种植试验初步结果报道于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品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自主选育的早熟高产品种热研8-79,以本场大面积传统种植品种GT1、PR107为对照。
1.2 方法
1.2.1 种植时间和形式
2004年6月,采用常规种植技术将试验品种定植于勐腊农场原三分场二队系比试验区;株行距3.5 m×8 m,种植密度360株/hm2;对照品种GT1、PR107株行距2.5 m×8 m,种植密度495株/hm2,种植材料均为芽接桩裸根苗。
1.2.2 指标测定
1.2.2.1 茎围生长
随机选择50株进行编号固定,分别在开割前的幼树期和开割后,于每年11月对胶树离地150 cm高处测量茎围,计算年茎围生长量。
1.2.2.2 干胶产量
试验品种达到开割标准后,采用以下割胶制度进行采胶,1~3割龄采用S/2d/3割制,第四割龄开始采用S/2d/2割制,对参试胶树每天割胶的胶乳产量进行称重记录和干胶含量测定记录。
1.2.2.3 抗寒性
勐腊农场地处热带北缘非传统植胶区,寒害是勐腊发展天然橡胶产业的严重威胁。因此,在每年冬季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对参试橡胶树幼树期2008年2月出现典型的平流型降温和2014年1月开割胶树的寒害情况分别进行观测调查,并对试区年度气象情况进行记录分析。
1.2.2.4 抗白粉病
每年春季(2~3月)对参试品种的白粉病进行观测记录,观测统计按《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规定执行[3]。
1.2.2.5 抗风性
勐腊植胶区每年3~5月是短时阵性大风的频繁活跃期,在此期间进行密切关注试区橡胶树的风害情况,并认真做好调查记录。
1.2.2.6 死皮情况
在每年10月份对开割橡胶树的死皮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并按《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分级标准进行记录统计[3]。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围生长
开割前幼树期生长量为2010年测量(表1),开割后胶树的生长量2014年测量(表2)。结果表明,定植后第7年(实际生长6年4个月)热研8-79品种年均茎围生长量8.17 cm,为对照品种GT1(7.64 cm)的106.94%,PR107(7.25 cm)的112.69%,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值分别为0.88和0.80)。热研8-79种植7年后,达到开割标准的胶树达73.56%,与对照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开割后数据显示,橡胶树开割后年均茎围生长量较开割前明显减慢,热研8-79年均茎围生长量4.02 cm,为对照品种GT1(3.33 cm)的120.72%,PR107(4.21 cm)的95.48%,總体表现上比GT1生长快,比PR107生长慢,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值分别为0.55和0.87)。
2.2 干胶产量
2014年(第4割龄)干胶产量统计结果(表3)数据表明,热研8-79品种平均单株干胶产量和株次干胶产量分别为3.91 kg和42.50 g,单株产量分别为对照品种GT1的124.52%,PR107的174.55%,与对照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株次干胶产量分别为对照品种GT1的132.65%,PR107的185.91%,与对照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2.3 抗性
2.3.1 抗寒性
2008年2月试验区出现典型的平流型降温,持续时间达11 d,平均气温14.4℃,最低气温9.3℃,最高气温23.9℃,5年生热研8-79品种的树冠受害指数18.67,均低于对照品种GT1和PR107;2014年1月平均气温15.4℃,日最低气温5.0℃(表4)。
2008年幼树期和2014年开割胶树的寒害调查结果表明,热研8-79品种开割胶树的主干和割面寒害受害指数分别为0.43和15.79,略高于对照品种GT1(0,13.56)和PR107(0,14.61)(表5、6)。
2.3.2 抗白粉病
2008年2月12~22日试验区评价气温14.4℃,最低气温9.3℃,最高气温23.9℃,是典型的倒春寒,导致橡胶树白粉病大面积流行危害,试验区观测结果,热研8-79品种抗白粉病性能与对照品种GT1强,与PR107无明显差异(表7)。
2.3.3 抗风性
2008年3月29日試验区出现过一次阵性大风,风速27 m/s,风力达到10级,给对试区内参试橡胶树造成严重损害。风害调查结果表明,热研8-79品种的受害率、4级以上断倒率均比对照品种高,表明抗风性能比对照品种GT1和PR107差(表8)。
2.3.4 橡胶树死皮
参试品种开割胶树死皮调查结果表明,热研8-79品种的死皮率、病情指数、4~5级死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GT1和PR107(表9)。
3 结论与讨论
(1)在同区域环境条件下种植的热研8-79新品种,种植7年达到开割标准的胶树达73.56%,表明热研8-79新品种幼树期生长快,可比对照GT1、PR107品种提前一年投产,缩短橡胶树的非生产期,降低非生产期管理的成本投入。
(2)热研8-79品种产量高,开割第4年平均单株干胶产量达3.91 kg/株,比对照传统种植品种GT1高24.52%和PR107高74.55%,充分显示出热研8-79品种在勐腊植胶区具有速生、高产、早熟的品种特点;为勐腊县植胶区域二代胶园建设进行品种更新换代升级,提高资源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勐腊橡胶产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良品种。
(3)由于热研8-79属于速生、高产品种[4-5],木质较脆,对抗风、抗寒的抗风险能力较对照传统种植品种GT1和PR107差,应选择在700 m以下海拔,环境条件较好的一、二类型植胶区域推广种植。
(4)热研8-79品种死皮率过高的原因,初步分析主要是橡胶树开割4年以来,农场正值改革时期未对橡胶树施任何肥料,胶园管理水平下降,而热研8-79又是高产早熟品种,致使橡胶树体内的养分供给与流失比例失调,造成胶树疲劳排胶过度所致。
(5)热研8-79是一个干胶产量高、干胶含量高的品种,采用一般的管理水平对该品种起不到养分补偿和平衡保护的效果。应采用增肥改土加强胶园土壤的培肥和配方平衡施肥等有效措施,从而更好地达到持续高产高效安全的目的[2]。
(6)热研8-79在勐腊农场进行的种植试验,主要是观察该品种在勐腊植胶区域的综合适应性能表现,从试验的初步结果看表现良好,但由于试验的树龄不长、割龄较短、范围小,还有待扩大试验范围、积累资料,进一步进行观察分析后,再对该品种在该植胶区域的适应性和特性作出全面评价。
参考文献
[1] 黄 艳,李 明,易升连. 云研77-2、77-4橡胶树新品种区域性栽培试验初报[J]. 热带农业科技,2008,31(1):4-5.
[2] 谭德冠,黄华孙,李维国,等. 橡胶树优良无性系热研8-79割胶制度研究初报[J]. 热带农业科技,2003,26(3):1-4.
[3] 云南省农垦总局. 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实施细则[M]. 云南省农垦总局,2003.
[4] 卓书蝉,黄华孙,方家林,等. 橡胶树优良无性系热研8-79选育初报[J]. 云南热作科技,1999,22(3):1-4.
[5] 李维国,高新生,张伟算,等. 橡胶树优良品种热研8-79的选育[J].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0):1 389-1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