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讨式教学法在《机械识图》教学中的应用

2016-10-21吕达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创造性

吕达

【摘 要】针对火箭军士官学员机械式图课程教学与工程机械类专业的需求、学员学习特点不适应的现状,将探讨式教学法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提出教员从“讲”师变为“导”师,学员从“学会”转变为“会学”的理念。通过更新教学方法手段,创设全新的教学环境,引导学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探讨式教学法;创造性;识图分析

引 言

士官教育的《机械识图》课程可以为学员学好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该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内容相对抽象,如果教员采用原始的“教员讲、学员听”的单向交流授课方法,以教员、书本、教室为中心,学员按照教员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被动地学习知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都无法得到提升,也无助于学员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士官教育的《机械识图》课程中增强教学效果,使学员从课件讲授、死记硬背与题海战术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扭转学员被动学习、僵化学习的局面,是士官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把研讨式教学融入到《机械识图》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教员与学员之间展开有效的互动,既可以考验教员的教学水平,又能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方法是深化士官院校教学改革、促进发展转型、培养新一代军事人才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研讨式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是教员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一系列方法手段的总和,是教员与学员为实现教学效果相互协作的方式方法,是教法与学法有效结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员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激发出学员的学习劲头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员能够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

研讨式教学作为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是指教员以教学内容和学员知识水平为基础,引导学员对一类教学项目进行研究、探讨。其核心思想是:其一,以教学问题为桥梁。教员根据每节课讲述内容和学员领悟的实际能力提出适当的一些问题。积极引导学员发现问题,并对教员所提出的部分问题产生质疑。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员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其二,互动性强。研讨式教学强调以学员的交流互动为主体,互动形式可以有多种,有教员与全专业所有学员互动或单个学员的互动以及学员之间的互动等。在互动过程中,教员要保证围绕授课核心内容展开,使学员在互动过程中对核心内容的理解、掌握。其三,互动情境的创设是重要的前提保障。在互动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学问题的提出可通过教员的言语表达,也可借助诸如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给学员,通过一些动态画面推动学员对问题的思考。其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员处于主动地位。学员围绕教员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认真探究,在集体讨论中相互启发学习、相互吸收知识,每一个学员都可以自由表达想法。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机械识图课程中的应用

(一)机械识图的课程特点

机械图样是工程界的通用语言,是士官在维护装备必不可少的技术文件。《机械识图》课程是士官教育工程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读懂机械图样是一种基本技能,能够使士官学员了解装备的装配结构、零件参数、维护方法等。

为了培养学员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使学员拥有读图能力,在《机械识图》课程教学中采取研讨式教学法,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转变,使识图课程教学适应士官任职岗位需求。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机械识图课程中的应用

在《机械识图》课程里有些问题的答案往往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别,这样的问题适合采用研讨式教学法,通过讨论的形式来达成共识。

具体流程是:首先带领学员复习视图的表达方法,分析所选零件的结构。然后,让学员分组讨论表达方案,各组推选代表说明表达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教员梳理总结选出一种较为理想的表达方法。通过讨论,既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有利于促进学员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提高學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讨式教学法在机械识图课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员的能动作用,强化学员是学习的主人公地位。教员辅助作用要发挥出来,把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学员能够自觉活动,实现教学预期状态。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学员,建立良好的关系,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教员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倾听学员的声音,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员, 做学员坦诚相见的朋友,在《机械识图》课间或者在辅导过程中对学员有问必答,不厌其烦地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

2.以多练习为主,使学员保持兴奋的学习状态。要按照教学的目的要求,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和基本概念,用精炼、生动、流畅的语言进行精辟透彻的讲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抓重点、突出难点、解决疑点、详略得当” 。多练习就是要求教员在课堂上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员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识,并将新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的目的。

3.进行分组式的研讨,促进学员与教员之间的互动。分组讨论主要围绕学员的探索过程进行,一方面,教员要引导学员从不同角度展示其思维过程,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教员要注意提示学员在探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典型的问题或错误,引导学员深入地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探索并调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结束语

研讨式教学法是学员在教员指导下,围绕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互相启发、搞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既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了学员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在士官职业技术学校运用研讨式教学方法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火箭兵士官人才,增强他们的启发性思维,是转变教学理念、升级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拓展教学思路的一条值得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妙玲,武亚平.互动式教学法在《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山东化工,2015.

[2]刘力田,王鹏,代连弟.师生主体性缺失:军校教学改革值得警惕的问题[J].管理观察,2009.

猜你喜欢

创造性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构建自主创造性的教学文化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论要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判断中公知常识的适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