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的趣味教学

2016-10-21赵发勇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灵活氛围沟通

【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儿童品德、智力、情感等能力的养成期,在这期间,儿童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比较强烈,学习事物带着比较明显的主观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往往不够持久。要想让小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趣味教学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让小学生喜欢语文,他们就会喜欢上语文课,就会在课堂上表现活跃,这样一来,学习效率变高,学习成果也比较明显。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实施中,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做好趣味教学的探讨与实践,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需要持之以恒坚持的课题。

【关键词】氛围;兴趣;灵活;沟通

新课标指出,趣味教学,通过游戏学习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引入“趣味教学”,能帮助小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有利于课堂知识的传授。那么,如何做到小学语文的趣味教学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培养趣味课堂的先机环境;挖掘学生自主兴趣,以兴趣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灵活教课方式,主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注重课堂互动,建立师生对话平台;延伸课外欣赏阅读,感受多元化知识乐趣。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营造活泼、民主、宽容的学习氛围是趣味课堂的重要前提。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我们应该与学生平和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的、给学生安全舒适感受的学习氛围。我们要充分推崇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选择和表现空间。在课前,精心设计课前的导入,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鼓舞的心情,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课过程当中,老师的神态仪容,言行动作,是融洽师生关系,调节课堂的气氛的重要因子,因此,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代表着教师的鼓励和信任,能增进师生感情,使沟通更加顺畅,使学生更加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从主观上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甚至还能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生性好动,年幼的童真伴随着普遍的好奇心。在语文课堂中,抓住这一特点,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影子》一文中,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教室里有影子的事物,想办法制造影子并观察。这种具体化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促进其思维的活跃发展。

灵活教学方式,在玩耍中学习。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也是他们偏好的活动之一。把游戏与语文课堂相结合,既能避免语文课堂的枯燥,又能规避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持久性差的习惯。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识字教学中,可以组织文字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子母偏旁,当说到某个字的时候,哪些偏旁部首要自动组合配对在一起,以此来考验他们对文字的识别记忆,一定程度上还能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达到比较有效的课堂效果。又例如,抓住低年级的孩子对绘画兴趣浓厚,可以把图片与文字教材结合。通过照片的解读来传授语文知识。通过游戏,学生的兴趣被带动起来,好玩的天性也展现出来,在游戏中既能解放天性,还能学到知识。传统整齐划一的模式化教学不适合小学生的天性,光是听课只会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死气沉沉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编口诀,编儿歌的方式,让学生开动自己的小脑袋来对知识进行记忆学习,让他们在开心愉快的氛围下,兴趣带动积极性,学习的热情也会跟着高涨,学习效率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強,天性好动,渴望被赞扬,被信任,这时,老师要充分利用起这一特点,及时给予肯定,一个目光,一句表扬,一个小奖赏,都可以激起小学生们情绪高涨的热潮。在课堂中,多增设提问环节,让小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老师在他们心中有一定的权威性,当喊到他们的名字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异常高兴。在提问环节中,要是能得到表扬,得到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这更是对他们莫大的支持。另外的,加强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譬如在识字课堂中,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指导学生们去认字,例如,作业本,同学的名字,菜单,标语等,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寻找知识点。在传授有关大自然阳关草木知识的时候,带领小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加深感受,从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与实践,能让课堂更加生动化。

延伸课外阅读,这里的阅读,不单单只是读物。小学生有着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并且容易疲劳,因此,在课件或课余时间,利用多媒体手段,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学习。在前面所述的课堂教学方法之外,可以鼓励小学生们安排好时间观看有利健康的动画片,或者欣赏音乐,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通过听觉视觉,多方位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

新课标的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合部分。工具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打造趣味性语文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乌托邦。离开趣味性,语文教育将褪去色彩。当然了,在践行以上所述做法之前,教师的素质和观念,能力和水平是前提条件。因此,要求教师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通过不断学习与沟通实践,形成更加深厚的知识底蕴,更加强硬的教学技能。另外,生活处处有语文,注重语文与实践生活的结合,让语文教学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走生活化的道路,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语文,加深巩固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也能赋予语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潜在的意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语文,用语文,爱语文。

作者简介:赵发勇(1977.8-),男,汉族,籍贯:四川省九龙县魁多乡,2003年7月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教师资专业、现供职于九龙县魁多乡中心小学现任职称小学高级八级。

参考文献:

[1]林夏衍;浅谈语文趣味教学[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2]朱莹,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模式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年10期.

猜你喜欢

灵活氛围沟通
关于开设计算机的辅助课程探究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