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在高校节能工作中的应用浅析
2016-10-21张欢蔡坤
张欢 蔡坤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快速发展,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校园建设,负债率高,银行信贷能力弱,能够投入到节能减排工作中的资金非常有限。但能源政策带来的巨大的行政压力,使得高校不得不积极推行节能减排。客户风险低、改善现金流是合同能源管理的两大特点,使得高校无需投资大笔现金即可导入节能产品和技术以及专业化的服务。因此,合同能源管理在高校的能源管理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来自政府的财政奖励和税收优惠表明了国家对节能服务产业的支持,激发了投资者对节能服务产业的信心。即使高校节能改造项目的节能潜力及经济效益有限,由于高校等公共机构的良好信誉,节能服务公司依然愿意与高校合作,借此提高公司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关键字】合同能源管理;高校;节能
一、高校合同能源管理概述
高校合同能源管理是节能服务公司与有意愿进行节能改造的高校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高校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者融资,向高校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监测、运行管理等一系列服务,并通过与高校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产生盈利。对高校而言,合同能源管理这种新的能源管理模式,其优势在于高校不需要承担节能实施的资金、技术和风险,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能源诊断、改善方案、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监造管理、财务计划等全面性服务。高校可以更快的降低能源成本,获得实施节能改造后带来的收益,并获得能源服务公司提供的设备。
二、高校节能项目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1.高校节能项目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大致有以下4种形式:
(1)节能效益分享型。節能服务公司提供节能项目的资金和服务,合同规定节能目标和节能量的确认,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和高校按照合同约定分享节能效益,合同结束后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高校所有,高校的现金流始终为正。
(2)节能保证型。高校提供全部或部分资金,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全过程服务,合同除规定节能指标和确认节能量外还规定如在合同期未达到规定的节能量,由节能服务公司赔付未达到节能量的全部经济损失。
(3)能源费用托管型。按照合同规定标准,高校支付节能服务公司能源费用,由节能服务公司为高校管理能源系统。高校的经济效益来自能源费用的减少,而节能服务公司的经济效益来自于能源费用的节约。
(4)能源管理服务型。高校委托能源服务公司进行能源规划,给予整体节能方案设计、施工和节能设备安装调试。在节能设备运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通过能源管理服务获得收益,而高校则通过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节约能耗降低能源费用获益。
目前,高校合同能源管理主要采用节能效益分享的模式,借助节能服务公司实施节能改造,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又可以避免节能改造的投资风险。
三、高校合同能源项目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
1.高校运用“合同能源管理”运作项目时,财务人员如何处理账务?节能服务公司出具何种发票?在项目完成前,设备不能计入固定资产。高校出于合同期满后要将设备列入固定资产的考虑一般会要求节能服务公司出具增值税发票,但为了避免设备在安装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高校和节能服务公司哪一方该为设备出现的问题买单的纠纷,建议节能服务公司给高校开具服务发票。2005年我国实行新的会计法,明确客户在确定其固定资产时与得到的发票类型无关。
2.如果节能服务公司没有实现合同约定的节能量,高校如何付款?对高校而言,风险主要在于合同约定的节能量无法实现。鉴于高校良好的信用分析,不会出现无故违约的现象。这就要求高校在签订合约前,选择优良的节能服务公司,对潜在合作对象的行业背景,财务状况,生产能力,行政管理,法律环境等做出评价,不与没有信用的节能服务公司合作。同时在合同条款中详细约定节能量的测量和确认方法,节能效益的分享方法,以及节能量不达标的补偿方法,尽可能的用合同条款规避有可能出现的纠纷。
3.在节能测量方法方面,怎样定义基线?关于基线,应该明确的是基线必须可靠。高校应该配合节能服务公司尽量多次重复测量基线模型中用到的所有数据。将确定基线用到的所有数据详细记录在案,并将达成共识的部分写进合同。并且在合同中规定,当工作负荷和基线发生变化时,为使基线反映真实情况,应共同重新核实,制定新的基线。节能量的测量应在设备级进行,对于无法测量的部分,双方在合同里作出约定。
四、高校合同能源管理的趋势
1.高校作为重点用能单位,有明确的节能指标任务。合同能源管理是市场化方法,高校往往是行政命令说了算,对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还需要消化。这就需要节能服务公司帮助高校了解合同能源管理,从小的节能改造项目入手建立试点工程,取得成功的经验,真正让高校接纳这种新的能源管理模式。
2.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一开始是国家“硬引进”,接下来是“软着陆”。作为高校,在接受合同能源管理中有一些问题: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技术力量不够,缺乏客户信任;节能经济效益缺乏权威的评估方式;综合性强的节能改造项目融资有限;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缺乏专业人才等。如何合理的解决上述问题,是合同能源管理真正被高校接纳的关键所在。
3.目前,政府财政奖励、先投入后收钱的经营机制、实现正的现金流,都是合同能源管理吸引高校的地方。如何真正的将合同能源管理与高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双赢的局面,做到节能又节钱,规范的实现能源的合理配置是还需探讨和实践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