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院校内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
2016-10-21袁金妗
袁金妗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压力很大,如何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仍是一个亟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为高职学生开展“精细化”的职业指导是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高职生提高自我认识,找准职业定位,确立职业方向。然而,在实践中,为大学生开展的职业指导还缺乏精细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做到重视职业指导工作,提高职业指导的精细化程度,是摆在职业指导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职;职业指导;精细化
职业指导,也称作职业咨询或就业指导,是根据社会职业的需要,针对人们的个性特点以及社会与家庭环境等条件,引导毕业生恰当地确定职业方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者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是沟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教育部门和社会的有效途径。“精细化”职业指导意味着职业指导工作,是一种精准、完善、周密、高品质、细致的指导,即准确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从小事着手,真正切实有效地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一、“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身心成长还不够成熟,他们的自我认知还不够完善。他们有热情,有想法,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想象,同时内心也很脆弱,禁不住打击,往往遭遇失败就情绪低落,甚至灰心丧气。通过“精细化”的职业指导,可以帮助高职学生认清形势,看准问题,尤其是认识到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找准职业方向,做好职业定位,既不浮夸,也不自我贬低,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促进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对高职生的职业指导是就业工作的核心。围绕着职业指导展开一系列的工作,可以提高就业工作的总体效率。通过“精细化”的职业指导,可以督促学校建立一整套规范化的职业指导体系,建立健全职业指导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的职业指导机制,使职业指导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实现对大学生的全方位、全程化、多层面的职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这样,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就会处在一个良性循环和发展的轨道。
(三)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促进高职毕业生的有效就业,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期望达到的理想目标。在目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在下降。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可以帮助高职生找到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合理定位,不等不靠,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精细化”职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部分高校对职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对当前高职学生的就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估计认识不足。观念落后,缺乏改革和创新意识。就业指导部门多数是独立工作,未形成全校教职工全员参与的氛围,而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与家长、政府劳动部门、社会职业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更是缺乏有效地沟通,职业指导未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职业指导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职业指导效果的主要因素。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人员数量不足,且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部分职业指导教师及工作人员对职业指导专业理论研究不够,不能够适应高职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使得职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开展,影响了职业指导的效果和质量。
在我国,职业指导虽然在上个世纪初就出现了,但大规模快速发展却只是在最近几年。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未建立一个完备的职业指导体系。在实际的工作中,常常出现临时性、随意性的现象; 在管理上缺乏统整性,这些都阻碍了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具体做法
(一)提高对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认识
提高对职业指导在促进高职生就业工作中重要作用的认识,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加强职业指导的工作力度,增加职业指导以及相关部门的岗位职能,制定和完善职业指导的规章制度,加大对职业指导的投入。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全员参与职业指导的氛围。联系社会用人单位,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建立一个良好的双向互动的职业指导工作平台。重视加强对职业指导教师及工作人员的培训,为他们创造各种机会,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指导技能,以保证职业指导科学有效地开展。
(二)实施共性化教育的同时开展个性化的服务
职业指导应以人为本,细化工作。一方面采取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将职业理想、职业观念、政策法规、求职心理调试、职业适应等内容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基础性的指导,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了解有关职业的基本知识,形成一定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对部分具有相同问题的学生,采取针对解决问题而开展的小团体辅导办法。如毕业生面临毕业所表现出来的职业困惑问题,对于多项的职业选择问题,是继续升学还是马上就业的问题,等等,由于问题明确指导性强,其实际效性就明显,同时针对个别学生,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职心理问题等开展个性化的职业咨询服务。
(三)完善“精细化”的职业指导体系
职业指导的实质是帮助高职学生进行以职业问题为核心的人生规划设计,其内容涉及到家庭教育、個人成长经历、个性特点以及已经形成的价值观等等。在解决职业选择问题时,既需要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也需要经过一定的实践探索,更需要对复杂的个性问题作深入地剖析。在高职院校,通过开设全程化的职业指导课程,开展普遍地团体指导,进行特殊问题的集中解答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职业生涯咨询,可以形成立体化的指导体系,全方位地开展指导。要加强职业指导的管理工作,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减少因随意性所带来的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的问题,使职业指导真正起到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作用,促进学校工作的持续发展。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16年度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项目(项目编号16MS28)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教育厅组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