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到课率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办法
2016-10-21史登玉
史登玉
【摘 要】目前,随着招生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随之教学管理难题也日益突出,学生上课出勤率很低的问题频繁,对学习好的学生失去兴趣,对任课教师上课积极性受到打击,这样会对学生和教师带来负面影响,使学校发展受到影响等等。本文在对高职院校学生到课率不高的找出原因,提出办法。
【关键词】高职;出勤率;分析;办法
一、高职学生到课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因素
1.高职院校招生方式不同,一般有三种方式:单考单招、自主招生、普通招生。由于多种原因,不同招生方式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相差很大,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自我管理方面比较差。
2.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习惯欠佳,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能力较低。因病或有急事不能去上课时,也不向老师请假。
3.组织纪律性比较差,晚上玩游戏,白天在宿舍睡大觉,随意性比较强,极易造成学生过度散漫。
4.部份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上学就为了混张文凭,不注重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培养,60分即可。除了上一些自己喜欢的课程以外,有的甚至利用上课时间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加上不能合理调配时间,于是出现旷课现象。
(二)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
1.学生管理部门严惩不力,加上教学管理者由于平时工作繁重、压力大,对经常旷课的学生没有及时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处理,督促检查流于形式,甚至出现管理不到位,久而久之,学生上不上课也就无所谓了。
2.因其它大型活动准备、比赛准备等等其它事项抽调部分学生协助帮忙,加上不请假。
3.課程安排上不合理,没有突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学生觉得学而无用。
(三)教师的原因
1.部分教师对教学管理规定不严,只知道教书,不懂得育人,对学生旷课行为更是视而不见,教师只管上课,学生学不学是学生的事,与教师无关。
2.有些任课教师对学生考勤流于形式,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与学习成绩并不挂钩或关联不大。有的学生出勤率达不到学院的要求,期未考试也能参加考试,导致部分学生上不上课无所无为。
3.部分课程安排的不合理,教学方法及授课方式程度不够,与时代脱轨,造成学生对课程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部分教师上课内容枯燥无味,照本宣科,课堂教学缺乏生动,使学生产生反感、厌学的情绪。
二、提高高职学生出勤率的办法
(一)加大教学管理,提高认识,引领学生提高自觉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
1.教学管理者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宗旨,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作用。引导高职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和生活,以及怎样在大学期间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
2.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和传授知识者,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平等、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应给与出勤率低的学生更多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理解和关心他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使学生自觉学习得到提升。
(二)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管理有序
1.加强高职学生的上课出勤管理制度的宣讲,加大学生出勤率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针对缺勤现象的学生找原因,分析原因。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2.提高高职学生的上课出勤率,必须加强日常管理和检查督导工作。强化学生课堂文明建设,规范学生请假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为学生积极地走进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3.建立以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的评价制度。高校院校教学评教更多的是关注对教师的评价,而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素质评价则较少,高职院校应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制度。把出勤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和评先、评优紧密挂钩,对出勤率不达标的一律实行“一票否决”
(三)提高教师教学管理水平,严格按照学生手册管理办法执行
1.上课教师要加强组织教学环节,抓好课堂管理,严格课堂考勤制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时,学院也要将课堂效果与教师的评优、晋级、课时津贴挂钩,加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对上课率低的学生,严格按照学生手册执行,对旷课或缺勤率达到规定要求,应报学院有关部门取消其考试资格,并不能进行正常补考。
3.高职院校教师应根据职业教育和课程本身的特点,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高职学院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等,同时要求教师活跃课堂气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参考文献:
[1]高职学校学生上课出勤率低的原因和对策 河北教育 2003
[2]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办法 职业技术 2007
[3]经职院关于学生考勤等管理办法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