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邳州市大蒜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2016-10-21刘超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蒜种邳州市蒜头

刘超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影响邳州市大蒜高产的原因,介绍了覆盖地膜增产的机理,总结了大蒜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良蒜种、选好茬口、配方施肥、精细整地、种子药剂处理、科学播种、覆盖地膜、化学除草、田间科学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大蒜;地膜;增产机理;影响因素;栽培技术;江苏邳州

邳州市种植大蒜历史较早,已有30多年种植历史,是全国种植大蒜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随着大蒜行情的逐年变好,“蒜你狠”时有发生,大蒜种植面积的也在增加,逐渐形成为主导产业。生产出的大蒜以其皮白个大、香味纯正、防病抗癌等特点受到各地客商的欢迎,已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为邳州市创汇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影响邳州市大蒜高产的原因

1.品种混杂 严重退化。大蒜要高产优质,首先要从品种上找原因,邳州市大蒜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却仍是农家品种当家。虽然近几年从山东、河南引进小批量白蒜,但效果都不明显。长期种植的品种,由于没有提纯复壮,出现了蒜头变小、夹瓣增多、病害加重、抗逆性减弱等退化现象。

2.施肥结构不科学。农民种蒜多数人还是凭经验种植施肥,不是科学施肥、配方施肥。大蒜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磷、钾元素,还需要一定数量的中、微量元素。调查时发现70%以上农户不是科学配方施肥,90%的农户不施用中、微量元素,60%以上的农户不施用有机肥或者生物菌肥,88%的农户不施农家肥。由于肥料施用不科学,特别是追施氮肥过量,导致中后期叶片拉长,假茎细弱,抽薹后容易倒伏,严重影响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

3.重茬严重,病害加重。连作连种是导致大蒜不高产的又一原因。邳州市大蒜种植区域集中稻—蒜或玉米—蒜连作达20年以上,長期的连作致使土壤病原菌种类增加、数量增大,导致细菌性心腐病、白腐病、霜霉病、疫病、病毒病等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逐年加重。

4.密度较稀,效益较低。合理密植是大蒜获得高产的主要技术。邳州市大蒜播种以人工为主,播种时期相对集中,农户多雇人栽种,雇工多注重栽种面积,不顾栽种密度;加之一部分蒜农追求大直径蒜头,降低了播种密度,从而影响了大蒜产量,降低了效益。

二、大蒜地膜覆盖增产的机理

1.保温保湿,提高土壤温度、湿度,保墒、提墒。大蒜地膜覆盖能够保温保湿,高土壤的温湿度。据田间考查,冬前覆膜比不覆膜夜间土壤温度平均提高0.5~1.0 ℃,白天地温可提高3 ℃以上。春季地温提高更加显著,昼夜平均提高5℃以上。覆盖地膜后,土壤中的水分不能穿透薄膜向大气中蒸发,保墒作用明显。同时覆膜后,可使较深层的土壤水分向上层移动,在上层聚集,从而起到提墒作用。在干旱年份冬季,即使不灌溉,作物仍能正常生长。

2.能够改善大蒜生长的小环境,加快土壤养分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抑制田间杂草。覆膜后的土壤水、热条件比露地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可加速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同时,覆膜后避免了农机具和人畜践踏,可较好地保持播种时土壤状况,使土壤保持松软,减少风蚀、水蚀。地膜覆盖前化学除草,覆盖后土壤表层水分和温度增加,能更好地发挥药效,消灭杂草的作用明显。

三、大蒜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选择优良品种,备足蒜种。好种出好苗。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良种,如江苏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科学院培育的紫皮蒜和采取辐射育种的白蒜。在大蒜收获时,选择叶无病斑、茎粗状、头大圆整、外观颜色一致、外围瓣大小均匀且具有该品种性状的植株作为蒜种。在蒜种播种前10 d左右用手将蒜瓣掰开,选择蒜瓣大小一致、颜色均匀、无斑、无伤口、无虫蛀、不发黄、无霉变、单瓣重4~5 g的蒜瓣作种子。蒜瓣掰开后,应放置在阴凉的地方,防止其因堆积发热而伤害种子。一般播种量为2 250 kg/hm2左右。

2.调节选好茬口。根据大蒜的生理特性,选择适宜大蒜生长的地块,要求土壤疏松、排灌水方便、肥力较好,以使大蒜的鳞茎在土壤中能够膨大。大蒜忌与葱、韭、洋葱等作物连作。一般应相隔3~4年轮作换茬1次。施肥后进行耕地翻土,深20~30 cm,细耙、细耧2~3遍,使肥与耕层土充分混匀,做到地平肥匀,上虚下实。然后做畦,畦面宽1.8 m、畦间沟宽20 cm、深10 cm,畦长30~50 m,做到畦面平整、沟系配套、排灌自如。

3.配方施肥,精细整地。基肥以优质土杂肥和复合肥为主,按照单位面积产干蒜22.5 t/hm2的要求,在适当控制底肥用氮量以防烂种烧苗的前提下,补足磷肥量促壮苗,增加钾肥量促鳞茎膨大夺高产,施优质农家肥45~60 t/hm2、45%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900~1 050 kg/hm2、生物有机肥750 kg/hm2,对缺锌、硼的田块,可加施硫酸锌15~30 kg/hm2、硼砂7.5~15.0 kg/hm2。在土壤耕翻时撒施10%辛拌磷15 kg/hm2左右,以防治蛴螬、蝼蛄、地蛆等地下害虫。

4.清水浸种,药剂处理。一是清水浸种。清水浸种可以使大蒜的休眠态被破坏,对大蒜出苗早、出齐苗有利。一般浸种时间大约在12 h。二是药剂处理。经清水浸种处理过后的种子,再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30 min,或用1%生石灰水浸10 min即可,可有效杀灭大蒜种子表面所携带的病菌。三是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浸种。该种方法是在播种前将蒜种浸在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中6 h。此时要注意的是浸种时不可以对其进行搅拌,当时浸的种子当时就要播种,不能再放置。该种方法浸得的蒜种由于进行了肥料处理,提高了蒜种的活力,能促进其早生根并健壮生长。经过浸泡的蒜种一般是进行湿栽,干播对其生长不利。四是使用高巧种衣剂拌种。通过近几年的使用经验,用60%高巧40ml升拌100kg干蒜种,可有效地防治大蒜根蛆,并对大蒜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具体方法是于播种前一天取60%高巧40ml加入产品助剂15m,兑水1000ml配成包衣液加入小型喷雾器内,称量100kg蒜种瓣摊放在塑料薄膜上,均匀喷洒包衣液,拌匀后堆闷1—2天,摊开晾干。

5.合理密植 适期科学播种。邳州市大蒜播种的最佳时期是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秋分至白露),在日均气温稳定在20~22 ℃时。近几年,由于秋季高温,部分农户播种过早,覆膜后地温过高,加之肥料使用不当,造成烧根死苗现象严重,这种现象反过来又促使农户减少化肥的使用量,直接对大蒜的高产带来不利,因此建议要适期晚播或者采取苗后覆膜的办法。种植规格20cm×(10~13)cm,密度掌握在37.5万~45.0万株/hm2,土质差、地力薄、蒜种小可适当密些。播种前要根据蒜瓣大小进行分级,大小蒜瓣分开栽植。大蒜栽植的深度以2.5~3.0 cm为宜。

6.地膜覆盖 化学除草。由于地膜栽培的大蒜保肥保墒性好,利于各种杂草滋生蔓延,造成大蒜田发生大量杂草。因此,一般选择化学除草。药剂选择,首选三证齐全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剂。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用23.5%割地草750 mL/hm2+33%的菜草通2.25~3.00 kg/hm2,对水600~750 kg均匀喷雾,要求土壤湿润。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用33%的菜草通2.25~3.00 kg/hm2+37%旱草净900 mL/hm2,如荠菜较多用37%旱草净1500 mL/hm2+33%菜草通2.25 kg/hm2,对水600~750 kg均匀喷雾。喷药时要退着喷,以防脚踩破坏药膜形成,及时覆膜,覆膜时要将膜的四周都压平、压紧,使其紧贴地面,促使大蒜早出苗。

7.科学田间管理。适期播种,墒情好的大蒜一般在播后7 d左右出苗,覆膜质量好的约80%幼苗可自行顶出地膜,不能顶出的应及时用小刀,或小铁钩破膜放苗,以防伤苗。随着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吸收能力的增强,蒜苗逐步由母瓣营养过渡到向土壤吸收养分和叶片光合营养。提早烂母不利于培育壮苗,冬前易发生冻害。因此,苗期管理要促控结合,以控为主,少浇水,以防徒长和过早烂母,以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在封冻之前(约12月中旬),浇1次越冬水,可加速土壤解冻,使地温及早回升,促进大蒜返青生长,结合越冬水追施尿素225~300 kg/hm2。在大蒜返青期,浇返青水,随水追施尿素225~300 kg/hm2。清明前后,大蒜已经退母,生长进入旺盛阶段,蒜叶在伸展,蒜薹在抽长,蒜头开始膨大,此阶段要勤浇水,每隔7d浇1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主,采薹前3~5 d不要浇水,以增加蒜薹韧性,便于采收。此间要施好1次膨大肥,施尿素75~150 kg/hm2。同时根外喷施2%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水溶液750~900 kg/hm2(尿素11.25 kg/hm2,磷酸二氢钾3.75kg/hm2),促进蒜头膨大。采薹3d后要及时浇好蒜头膨大水,收获前7d停止浇水,以提高蒜头品质。护根是大蒜良好生长的关键!

8.及时防治病虫害。旱茬大蒜在冬前和抽薹前易受地蛆危害。冬前危害会造成缺苗断垄,后期危害会造成虫蛀散瓣,商品性下降。一旦发生,可选用50%毒死蜱750 g/hm2对水750 kg灌根,隔4~5 d灌1次,視虫情连灌2~3次即可。大蒜的病害主要有叶枯病、霜霉病、锈病、疫病、灰霉病等。一般在4月20日左右,对叶枯病、霜霉病、灰霉病,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1.5 kg/hm2对水750 kg喷雾防治;锈病一般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10~15 d再用药1次。疫病在发病初期,喷72%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交替轮换使用。近年来,由河南好年景生物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大蒜药肥蒜得好,在大蒜栽培上使用效果显著,该药肥一次施用,可使大蒜全季不受地蛆和其他害虫危害,并增强抗病,增产效果显著。

9.适时收获。大蒜成熟的标志是蒜株基部大都干枯,假茎松软,用力向一边压倒表现不脆而有韧性,一般约在菜薹后20d。过早或过迟收获都对蒜头不利,过早收获的蒜头晒干后易干瘪,不易储存;过迟收获的蒜头皮易变黑,且散瓣增多,影响其商品性。蒜头收获后按顺序摆放,后收的蒜叶放在先收的蒜头上面,只晒蒜叶,不晒蒜头,防止曝晒伤害蒜头。

参考文献:

[1]田丰-邳州市地膜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 沙荣艳.地膜大蒜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科技培训,2004(2):26-27.

[3] 闫怀廷.秋播地膜大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27.

猜你喜欢

蒜种邳州市蒜头
蒜头果的逆袭
邳州市实施“六个强化” 筑牢城市安全之基
邳州市守护安全 共建美好城市
双充种室大蒜单粒取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强“安”之力 解“氨”之危——邳州市狠抓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监管
邳州市 深化改革 推进应急管理基层建设
大蒜苗期农艺性状与青蒜产量的关系
大蒜种植机自动定向装置研究
广南蒜头果发展现状与保护
蒜种贮藏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