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边县北部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2016-10-21王剑英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产业化现状问题

王剑英

摘 要:盐边县北部农业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产业化发展进程缓慢,不利于推进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文章结合我县实际,对盐边县北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北部;产业化;现状;问题;对策

一、北部地区基本现状

盐边县北部地区辖11个乡(镇),135个村,3个居委会,667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2613.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164亩,总人口141100人,其中农业人口134169人。截止2015年底,北部农业总产值实现12.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5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753元。

二、北部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北部农业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北部农业的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全县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地方。

1.规模效益发挥不够。總量小、发展不足,规模小、标准不高,集中连片的产业少、农业的规模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发展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大部份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农业的比重小,产品结构仍然以传统农作物为主,特色农业的比重小,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不高。

3.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不够。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率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还有较大差距。

4.农产品营销模式不健全。农产品营销新模式尚未建立,订单农业、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直供直销模式还处于起点阶段。

5.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不健全。农业生产经营新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成效不大,种养殖大户示范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没有完全建立。

6.农产品区域品牌打造不够。农产品品牌“散、乱、杂、小”,包装粗糙、区域品牌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北部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知名度和美誉度,市场竞争弱,极大制约了我县农产品的销路和价格。

三、北部农业发展优势

1.生态环境优美。北部森林覆盖率高,没有工业污染,空气值量好,是一个天然氧吧。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施用量相对较小,水源、土壤没有受到污染,具备了发展现代特色绿色有机农业的条件。

2.气候独特。我县北部属南亚热带岛状气候,海拔落差大,昼夜温差大,日照充沛,降雨丰富,非常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3.群众基础好。广大农户有强烈的发展农业产业和增收致富的愿望,通过“桑、菜、果、牧、渔、烟、茶”七大基地建设,农民具备了一定的种养殖技术和经验。

4.劳动力和社会资本雄厚。北部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北部7个农商行分行农民个人储蓄突破亿元,具备了规模发展现代农业的雄厚社会资本。

四、北部农业发展对策

1.认真编制北部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我县北部地区要按照绿色精品农业的发展要求,围绕自然资源和气候特点,打破行政区划、优化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形成河谷地带、二半山区和高寒山区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规划要将农、林、牧、渔、观光旅游融为一体,形成系统的、全面的农业发展规划,规划要遵循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将产业落到乡、村、社、山头地块。

2.充分调动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以金河纳尔河万亩芒果基地农民增收模式为典型,加大宣传发动,要以种养殖大户为典范,示范带动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带动广大农民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3.立足资源优势,抓好基地建设,做大规模。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规模经营,有规模才有市场、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规模才能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我县北部要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产业基地强县、全省重点畜牧县、全省沼气化县建设为抓手,以现代畜牧业、设施蔬菜、特色水果、现代林业、优质烤烟为主导产业,连片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到2020年,北部要建成3万亩设施蔬菜基地,2万亩茶叶基地,5万亩蚕桑基地,5万亩晚熟芒果基地,3万亩早春枇杷基地,20万亩核桃基地,13万亩优质烤烟基地;年出栏生猪30万头、羊30万只、牛3万头、家禽300万羽。

4.保证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制定北部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力争用3年时间制定出北部主导产业生产技术标准,并进行认真宣传贯彻,督促农民严格按标准进行生产。加大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加大农业执法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推广新型农资营销模式,推行农药定点经营和专柜销售;要加大对农药、化肥、种子、饲料、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和抽查力度,严厉打击制造、销售有害超标农业投入品。加大农业生产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治理,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监管和评价。

5.加强农业品牌创建工作。倾力打造北部片区农产品区域品牌,加快区域品牌商标注册,注重产品质量、包装设计、宣传营销,把区域品牌做大做响,使我县农产品走出四川、走向全国。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申报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积极争创攀枝花知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和四川省名牌、中国名牌。

6.建立完善农业生产新模式和农产品营销新机制。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它们在基地建设、产业链延伸、农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行大园区小业主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和风险分摊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等方式,让广大种养殖户更多分享到加工销售收益。着力抓好订单农业、农超结接、农企对接等农产品直供直销。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买难的问题,减少农业发展风险。建立农产品信息网,及时发布我县农产品产销信息,当农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要及时举办农业博览会和展销会,由产销双方直接进行对接洽谈。

7.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田型调整、产业道路和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撑,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采取“政府投一点,农民出一点”的办法,掀起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新高潮,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北部农业跨越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盐边县农业十三五规划》.

[2]《盐边县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3]《2015年盐边县农村年鉴》.

猜你喜欢

产业化现状问题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