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节能、安全玉米栽培技术

2016-10-21魏世峰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8期
关键词:斑病苗期黑龙江

魏世峰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无论是工业、农牧以及饮食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如今,玉米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是受限于人力、土地等资源,玉米栽培技术的改良和创新亟待解决。本文以黑龙江省的玉米栽培技术为例,深入探析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促进玉米的高效、节能、安全。

1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简介

1.1 黑龙江玉米产业

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长夏短,复杂的地理条件让玉米产业成为黑龙江的重要发展资源,玉米深加工行业也因此兴盛,例如提炼生物酒精。

黑龙江某县对玉米产业有较高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对于不同品种的玉米,均采取了不同的栽培技术,并且积极鼓励技术人员改良创新,发掘经济价值。

1.2 玉米栽培存在的缺陷

1.2.1品种抗性差

由于玉米耕地連年种植玉米,导致土壤中存在诸多病菌,比如大小斑病、黑穗病以及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原因主要为玉米种子抗性较差,容易被病菌感染,且具有极快的传播速度,除此之外,不稳定天气因素也会导致玉米受损,比如大风暴雨等,要求具备较好的玉米抗倒伏要求。

1.2.2土壤翻耕深度不足

因黑龙江省的机械化并未完全普及,因此部分土地的翻耕仍需要人力进行,从而导致玉米根系发育不良,难以满足植株生长养分,最终导致减产、发育不良等问题滋生。

1.2.3错误的施肥方法

因为化肥市场并未完全成熟,且部分农民缺乏一定的化肥知识,从而导致追肥、施肥过程中未正确选择化肥,例如单纯施加氮肥。与此同时,土壤盐碱化、PH值变化以及土壤汇中营养成分分布不均均会导致玉米发育不良。

2 玉米栽种技术改进办法

2.1 前期处理

土壤选择PH值在6.5-7.0、容重在1.1-1.3g/cm3、有机质充足及耕层深厚区域,满足玉米的生长条件。在进行播种前要处理好深耕工作,控制深度在18-22cm左右,保证土壤中无根茬无坷垃。如果上次种植应用有色地膜,那么在收获过程中应将残留地膜清除,避免薄膜阻碍根系生长。

2.2 播种

播种时间应结合黑龙江省的栽培品种、栽培技术以及当地天气条件等因素。比如温度较低时,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或者温室育苗技术,从而提高植株的发芽率及成活率。

2.3 苗期管理

在苗期中药注重取出病苗、弱苗工作,并且喷洒适当的植物生长剂,控制植株的密度。例如糯玉米为紧凑型植株,种植密度通常为6.75-7.50万株/hm2,但是甜玉米则为平展型植株,其种植密度通常为5.25万株/hm2。

在3-4叶时开展间苗工作,5-6叶时开展定苗工作,并且病程做水补种、浸催苗、近多留苗的原则。在出苗期间,可用兑水750kg的50%乙酸铵乳油,在土壤表面上均匀喷洒,防治害虫。拔节期间,要做好耕除草工作。

授粉期,应在雄穗未完全散粉时进行去雄,并且在散粉期后予以剪雄。如果天气干旱高温,则应当进行人工授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授粉次数。

2.4 肥水管理

肥料的施加过程中,尽量采用有机肥料,避免使用降低长效化学化肥。并且要求在官方渠道、质量保障的地点购买化肥,确保锰、铜、铁等微量元素和磷、钾、氮等大量元素满足施肥要求,防止养料不均衡问题发生。其次,磷、钾、氮的比例应为4:5:10,控制氮肥的偏施。有机肥可优先选择腐殖酸类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

2.5 病虫害防治

玉米苗期容易发生蚜虫、粘虫、蝼蛄、地老虎以及矮花叶病等虫害,通常可用兑水750kg的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50ml予以叶面喷雾。中后期容易发生黑粉病、小斑病以及大斑病等,通常采用50%多菌灵750-1120kg/hm2,7天左右进行一次喷洒。最后,及时清除病株,预防病害传播。

总结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的玉米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且指明了问题所在,分析问题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最后在技术层面上提出了诸多改进和防治措施,促进玉米栽培技术的高效、节能、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文娟.高效节能的玉米简化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5(9):188-189.

[2]郑溪.浅析玉米栽培技术问题及其对策措施[J].南方农业,2015(27):21-22.

猜你喜欢

斑病苗期黑龙江
茶轮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Write a caption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