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克苏地区小麦亩产60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16-10-21古力阿依木·萨木萨克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8期
关键词:耙地矮壮素冬灌

古力阿依木·萨木萨克

1 产量指标及构成

1.1 产量指标:亩产600公斤以上。

1.2 产量构成:每亩基本苗40万株,冬前总茎数80万/亩,春季最高茎数100万/亩,收获穗数50万/亩以上,穗粒数32粒,千粒重45克,单穗粒重1.2克以上。

2 肥水标准

2.1 总需肥量:亩施优质农家肥3-4吨以上,施用化肥必须进行氮、磷、钾配合,亩施純N20.5kg、P2O5 12kg,K2O 5kg(折合每亩施尿素45公斤),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10kg,总计化肥总用量80公斤。

2.2 总需水量:全生育期内总需水350-400m3/亩。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品种选择及播前准备

3.1.1种子:选择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冬性、半冬性品种,抗病(抗条锈、黑穗等病),抗倒伏。主要选用品种邯5316,新冬22等,种子质量应达到GB4404三级以上。播种前晒种1-2d。地下害虫严重的地方还须进行药剂拌种。

3.1.2选地:选择高肥力地块,基础地力要求有机质含量1.5%以上,水解氮50-60mg/kg,速效磷15-20mg/kg,速效钾150-180mg/kg。

3.1.3整地:机深耕,耕深20-25cm,前作物收后要尽早深耕灭茬,实行机耕22-30cm,耕后耙耱、碎土、提熵和保墒相结合,实行耙、耱、压连续作业。整地按照“齐、平、松、碎、净、熵”六字标准,达到无明暗坷垃,上暄下实。地下害虫严重田块,播前进行土壤药剂处理。

3.1.4造熵:小麦播种出苗土壤田间持水量以70%以上为宜,以此为标准,及时足额灌溉好底墒水,造足底墒。采用格田灌溉,白地80-100m3/亩,秋茬地为60-80m3/亩。

3.1.5施足底肥:基肥应占到施肥总量的70-80%,农家肥和化肥结合施用时,一般将全部农家肥和磷肥,以及60%氮肥作基肥一次深施。犁地前每亩施优质农家肥3-4吨、二铵25公斤、硫酸钾10公斤、尿素25kg,在犁地时一次作基肥深翻施入土壤。

3.2 适期播种、一播全苗

3.2.1适期播种:适期温度范围为日平均气温降至18-16℃,早熟平原区最佳播种期为9月25日-10月5日,靠山区可播期9月10日-9月30日。

3.2.2适量播种:一般播种量20-25公斤/亩,基本苗40-45万/亩。土壤肥力高,播种早,适当减少播种量,取播种下限;肥力中等,播种晚,适当增加播种量,取播种上限。

3.2.3播种质量:实行机播,采用15cm等行距条播,播深3-5cm,要随播随镇压提熵,耱平保墒,保持起落整齐、深浅一致,下种均匀、覆土良好、镇压确实。

3.3 保苗、控旺、适时冬灌

3.3.1保苗壮苗:播后地面发生板结,应轻耙破板,及时查苗补种。越冬苗达到六叶一心,单株分蘖2-3个,其中三叶大蘖2个,次生根10-12条以上。越冬前小麦群体达到80万/亩左右。

3.3.2控旺:冬前如发生苗稠旺长,及时采取镇压、耙压或浅中耕,有条件的喷施矮壮素100-150克化控。

3.3.3适时冬灌:当平均气温下降至7-6℃后开始,以在封冻前气温4-3℃结束。冬灌麦田除地下水位较高的下潮地和稻茬地外,均需冬灌,以60-70m3/亩为宜。

3.4 重视冬季管理

冬季管理主要是拉沙压土、浅耕耙耱、严防啃青、防止冻害。

3.5 加强春季管理

3.5.1适时春耙、拉沙压土:在开春后(2月20日左右),地表刚开始发白时3-4天要合熵耙地,深4-6cm。耙后带柳条耱一次,以横耙或斜耙为上,提高耙地质量。麦田裂口的地块要拉沙压土,防旱保墒。

3.5.2及早看苗追肥:采用氮肥后移技术,追肥时间适当推迟,一般移至拔节期,追尿素15公斤/亩。在返青前后(3月7-10日左右),对严重脱肥和生长衰弱的麦苗,或冬前苗总茎数不足40万,结合早春耙地轻追一次尿素5-10kg,应化肥深施3-5cm,促春季分蘖,抓够穗数,以促弱转壮。

3.5.3浇水:一般不浇返青水,根据墒情、苗情于起身末期-拔节中期浇水。

3.5.4控旺:在起身拔节初期(4月10日),麦苗容易发生徒长,可深中耕断根,或亩喷施矮壮素250-300克加以调控。

3.5.5化学除草:小麦化除要考虑果树和棉花作物安全,在起身至拔节期可亩喷施二甲四氯250-300克(麦果套种田禁用)、麦镰10克、金麦克1.5克进行麦田杂草化除。

3.5.6防治病虫害:当田间条锈病叶率达2%时,用粉锈宁防治,用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喷雾。当百株蚜量800-1000头时,用2.5%吡虫啉30克/亩或3%啶虫脒20克/亩,对水喷雾。

3.6 强化中期管理

3.6.1根据不同苗情,搞好水肥管理:壮苗要以促为主,促控结合,弱苗要促其由弱变壮,应于拔节期或期间及时追肥灌水,施尿素15-20公斤并浇水,到孕穗期浇二水,若叶片仍发黄,再追尿素5-10公斤;旺苗要以控为主,不追肥,头水尽量往后拖,二水相应延迟,拔节期一周喷矮壮素一次,每次亩用药100-120ml,防倒伏。灌拔节水以50-60m3/亩为宜。

3.6.2叶面喷肥:春季缺水干旱的麦田,拔节至抽穗期,可叶面喷磷酸二氢钾150-200克,以防旱保穗。

3.6.3防治病虫:锈病、蚜虫等猖獗为害时,应加以防治。对条锈病注意发病中心,可用粉锈宁喷雾控制;在小麦拔节后,挑旗至抽穗前(最好),亩用敌杀死和20%速灭丁20-40g防治蚜虫等。

3.7 抓好后期管理

3.7.1灌好抽穗扬花水、灌浆水和麦黄水,亩灌水量60-70m3为宜。

3.7.2防干热风: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00-250克+尿素200克/亩混合液或复合型叶面肥。

3.8 适时收获

在腊熟中后期,小麦秆黄、节绿、叶黄亮,籽粒内无乳质时收割。

猜你喜欢

耙地矮壮素冬灌
不同赛道维护方式对1 600 m速度赛伊犁马步态特征和比赛成绩的影响
孙亚初
矮壮素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矮壮素浸种对不同小麦品种萌发特性的影响
果树冬灌 保温防旱
不同整地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苹果树冬灌好处多
沧源佤乡插秧欢
矮壮素对中国水仙的矮化效应及机理研究
利用胚胎干细胞试验模型评价矮壮素的发育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