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语句类考题常见题型及答题策略

2016-10-21任丽芬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画线拟人示例

任丽芬

在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里,语句类考题几乎是必考的。它出现的形式大体有以下两种: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2.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这两种看起来很相似的题型,在答题策略、答题格式上是不是差不多呢?

一、面貌相似——学生答题模糊

以期中考试散文阅读《清粥》为例:

1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事实上,米真的是委屈的啊!

参考答案:(1)没有经过慢工细煮,米不能与水相互渗透、融合,从而不能释放香气,不能用好味道来报答人。【答出“不能与水相互渗透、融合”得1分,答出“不能用好味道来报答人”得1分。】

12.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①“纠缠”“躲躲闪闪”“示好”“欢快”“跳着舞”等动词,将“米”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煮粥过程中水与米互相慢慢融合的状态;【答出手法得1分,答出效果得1分。】

②通过听觉(“咕嘟咕嘟”)、视觉(“乳白的花朵”)、嗅觉(“淡淡的甜香”)、触觉(“热乎乎”)等多种感官描写,表达了煮粥时悠闲的心境。答出手法得1分,答出效果得1分。】

虽是看的很熟悉的题型,但同学们的得分并不高,基本在一半左右。在已经复习过的基础上,这样的得分情况是不理想的。反复观察同学们的答案,我发现,他们11和12题的答题思路和格式是差不多的。呈现几个同学的答案示例:

示例1:1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米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用电饭锅匆匆烧出的粥,米汤和米分离的情景,突出这样煮粥作者是不喜欢的,这是对食材的不尊敬。

示例2:11.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赋予米以委屈的心理,使文章句子更为生动传神;写出了朋友煮粥的不用心,引出下文,与“我”对待米的精心作对比。

示例3:12.将米和水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煮粥过程的有趣,体现作者对煮粥的用心和观察细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米粒和水的沸腾比喻开出花朵,体现了煮粥的过程很悠长,却不枯燥,体现作者以一种悠闲、简单明了的心来煮粥。

示例4:12.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煮粥过程中,米和水十分活泼,将其状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②运用比喻,将水比作波浪,热气比作白花,使画面更充实,有艺术感。

从以上答案可以看出,同学们应对这两道题的答题策略是一样的,即都從语言形式入手去分析它的作用效果。但从参考答案来看,第11题的拟人手法并不是给分点,而第12题的拟人手法却是给分点,理解句子含意类题目到底要不要分析手法?理解含意类题型和赏析画线类题型的思维路径是一样的吗?这成了课堂上师生迫切想要弄明白的问题。

学生答案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现状?这跟平时训练的文章所拟的参考答案不规范有关,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不加研究,只从形式上讲解甚至照本宣科,势必造成学生对这些看起来相似的题型在答题思维上的混乱。就理解句子含意类题型,我举几个高考真题模拟题答案示例:

示例1:(2014年山东)《浣花草堂》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2分)

参考答案:①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②凸现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

示例2:(2014安徽)《独木舟之道》

2.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

参考答案:荡舟人划桨灵活自如,得心应手,船桨犹如荡舟人身体的一部分;人舟和谐,融为一体。

我们会发现,这两道题目在参考答案的设置上,分别提到“比喻成”和“犹如”这样与修辞相关的词,是不是可以据此断定句子含意类题型一定要涉及手法?那又如何解释《清粥》的答案呢?是它不规范吗?光从这样的答案形式上去总结答题策略是不是不够?

二、探根究源——教学解决方法

细读高考考试说明,我们会发现,这两种看起来都是以语句面貌出现的题型,它们背后考查的却是不同的考点。理解句子含意属于“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品味”考点,赏析画线句子属于“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考点。不同的考点考查的是不同的能力。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分析答案总结答题策略时,就不会纠结于形式“到底要不要写手法”了,我们应该明白要不要手法背后的指向目的是不一样的。还是以上面提到的例子作为说明:

1.理解画线句子的含意。

所谓“含意”是指言语含有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且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非明示信息(字面意思)。所以它更侧重于理解言语的语境意义,或者由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反语义等。

比较《清粥》和《浣花草堂》《独木舟之道》的答案,虽然形式上,前者没有写拟人的修辞手法,而后两者分别提到“比喻”和“犹如”,但它们的最终指向是一样的,即通过上下文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句来体会句子的丰富意思。换句话说,写不写手法得看它是不是能辅助理解句子的丰富意思,手法本身的分析和效果并不是这类题目答案的重点,所以它不会成为必给分点。

2.赏析画线句子。

这种题型出现的频率很高,说它必考也不过分。这类题型由于它的考点是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答案的指向就在语句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效果上,所以手法及其效果的分析就成为必给分点。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依次从下面这些语言形式方面的内容考虑:(1)修辞手法,这是最主要的角度。(2)词语的选用,口语还是书面语等。(3)句式的选用,长句还是短句,整句还是散句,陈述句还是感叹句等。(4)语言特色,语言之美,如叠词,押韵等。在答出上述技巧后,再结合语境,结合全文内容,主旨,情感答出该技巧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凡是面貌相似而实质不同的题型,都是学生思维易混点。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表面的答案,更要从考试说明的考点分布,能力层级等角度让学生们区分清楚其题型本质,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者单位:浙江丽水市景宁中学。

猜你喜欢

画线拟人示例
拟人手法真多情
Group the words
10秒记忆
飞吧,云宝
配花朵
学习用拟人的方法
《中考“仿写”题解题技法指津》参考答案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如何对“画线部分”提问?
句型转换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