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建康赏心亭》与《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比较阅读
2016-10-21敦文慧
敦文慧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会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但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选取了辛弃疾的两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迄今为止还没有见过这两首词的比较。我想可能是这两首词同属辛弃疾的壮词,同抒发作者的收复失地、抗金报国的豪迈胸怀,两者相似之处实在太多,所以可比性可能太少。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辛弃疾壮年时期,当时的辛弃疾不过三十岁上下。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于辛弃疾暮年。三十上下的青壮年和白发苍苍的老人,心境自然不同,所以表现在作品中,两首词中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一、写作手法的不尽相同
众所周知,用典是辛弃疾词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典的地步。在用典这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上,两首词是一致的。
但是,用典之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还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却没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阙描绘了一幅壮阔辽远的登高所望之景。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大江远流,水天天际。上阙前几句为我们描绘了辽远秀丽的大好河山,但并非纯客观之景,而是注入了作者的深挚之情,整个画面变成带着忧愁色彩的主观之景。
可是,后期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为登临之作,却无一句关于北固亭或亭前风景的描绘,而是句句用典。为什么?难道是这里的风光不美吗?作者为什么不描绘一二呢?我们是不是可以猜测一下。此时的作者已经66岁,华发残年,而收复的事情依然无望。人生几何,所剩无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失地还能否收复?所以,纵然眼前美景无限,可是作者却无赏景的心情。
二、思想情感的不尽相同
当然,贯穿辛弃疾全部词作的基本思想和主线,就是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表现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这一点在两首词中是相同的。
但是南归之初,辛弃疾的作品以乡思和收复为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就以乡思为主。当然,在辛弃疾这里,回到家乡和国土收复是合二为一的。只有收复失地,才能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
辛弃疾从北方回归南宋,南方的一切都他都不熟悉;南归初期,他没有自己的固定住所;“归正人”的身份,宋廷不一定完全把自己视为自家人的忧虑:种种原因,使他更加思念家乡。这种乡国之思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有集中体现。他把自己比作“江南游子”,那种如风中柳絮、雨中浮萍的无根无家之感萦绕于心。西沉的夕阳,孤雁的哀鸣,更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而“无人会”的“登临意”,除了收复之意外,也更包含了浓重的家国之思。
30多岁的时候,辛弃疾南归已经有七八年,失地虽然没有收复,但自己正当壮年,血气方刚,来日方长。所以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虽有“无人会”的恢复之痛,但是在这首词中还看不到作者那种痛入骨髓的失望愤懑。
而30后年,到了写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1205年,辛弃疾已经66岁。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被革职到宁宗嘉泰三年(1203)夏被启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其间除了短暂的两年任职外,辛弃疾在上饶带湖和瓢泉闲居了整整二十年。此时,英雄已老;当然,壮心犹存。66岁,已是人生的风烛残年,英雄壮心犹在,怎奈精力体力不在;虽然是又被启用,但谁知这次又有多久。所以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我们看到了英雄暮年的沉重叹息:英年不再的无奈、不被重用的忧愤、生灵涂炭的痛楚、收复渺茫的忧伤……是那么沉重,那么深入骨髓的痛楚!
词的上阙,作者面对无限江山,回忆曾在这里建功立业的孙权和刘裕。“千古江山”,起句那么伟岸:对英雄的仰慕溢于言表,壮志豪情慨然满胸。但,“英雄无觅”笔锋一转,调子马上低了:英雄本人无处寻觅,英雄业绩已风吹雨去。一个“总”字,更让人心头郁闷。而刘裕的故居,作者却特意把它安排在了一个“斜阳草树”背景之下。如血残阳之下,寻常巷陌之中,想到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怎能不让人心生悲凉?下阙运用的廉颇的典故,更是英雄暮年之悲:廉颇尚有人问,而自己呢?宁宗嘉泰三年(1203),宰相韩侂胄当权筹措北伐,辛弃疾虽然被启用,但他的建言建策并未被采纳。第二年正月,宁宗召对,辛弃疾提出了“金国必乱必亡,愿付之元老大臣,务为仓促可以应付之计”这一既积极又慎重的北伐方略。可是,急于求成以巩固自己地位的韩侂胄根本听不进这些意见。“凭谁问”既是词人爱国情思无人理解的郁闷心情的渲泄,更是他在年老力衰的无奈的呼喊!
三、风格的不尽相同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兼具清疏刚健和深婉细约之美。所写景象阔大,见出词人胸襟的阔大,自是颇具清疏刚健之力。英雄失志的愤激和无人理解的孤独,落日断鸿情境中江南游子的形象,让人愈感哀婉。“休说”句,酣畅淋漓,清疏刚健,而“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又透露出其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惋惜。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风格则沉郁顿挫,悲壮苍凉。孙权和刘裕“气吞万里如虎”的功业自是伟大辉煌,但是英雄的“无觅”“斜阳草树”自然又让人心生悲凉。“可堪回首”的“烽火揚州路”,“凭谁问”的“尚能饭否”,更是让人无奈悲凉。
综上所述,两首词虽然同为辛弃疾的壮词,但是作者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境不同,反映在作品中自然也不同。比较比较,让我们更能对辛弃疾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对这两首诗也有了更全面透彻的理解把握。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