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隽永 温润雅洁
2016-10-21刘秀梅
刘秀梅
《登泰山记》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的代表作,历来作为游记散文的典范而广为传颂。该文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描写了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奇异景象。
毋庸讳言,《登泰山记》在写作手法上继承了传统山水游记的艺术,但更多的是突破与创新,其独到精妙之处颇多,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现概述如下:
一、选材新颖,另辟蹊径
巍巍泰山,素有“五岳之尊”之称,向来以其险峻壮观而闻名天下。致使千百年来为之倾倒、为之泼墨者无数,所传名作亦无数,若循旧路,实难出新。于是作者另辟蹊径,以“‘乘风雪登泰山”入题,将泰山置于雪花纷飞的背景前,愈显其雄伟壮丽,翻出新意;在此基础上,描绘坐观日出之奇观,将本来就具有非凡魅力的泰山日出置于“大风扬积雪击面”的自然环境中,愈令其别具风味,又翻出一层新意。
二、结构严谨,详略得当
《登泰山记》篇幅短小,但视域广阔,景点颇多,这就要求作者在材料的取舍上必须费一番功夫。
文章开篇,作者即以极为俭省的文笔,从大处落笔,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如在目前。并以寥寥数笔勾勒出“最高日观峰”,为下文写在此至高点上观日出做好了铺垫。以下写旅程行踪、登山经过及到达山顶后的所见景物,用墨亦省,且次序明了(由下及上,由近及远)。“观日出”的描写则是全文浓墨重彩之处,亦是最精彩之处,作者把这一活动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三个步骤来写,层层烘托,逐步深入,把日出的场面描摹得极为壮观绚丽。最后记叙泰山的地理特征,结束全篇,与文首内容遥相呼应,完成了文本“浑圆”的结构。
总而言之,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游踪为线索,移步换景,一步一景,层层推进,章法严谨。作者对材料的剪裁也十分精到,详略得当,浓淡有致,浓而不酽,淡而不薄。
三、语言凝练,善用修辞
姚鼐乃至整个桐城派散文的语言风格皆可以“简洁平实”论之,在表面看来较为理性的行文中凸现其艺术内涵引人仔细揣摩玩味,这无不表明作者炼字、炼句和炼意的深厚功底。如文章第二段,作者在交代旅程行踪时,用一长句“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阴,至于泰安”。句中“乘”、“历”、“穿”、“越”、“至于”几个动词的连用不仅由远及近地交代了行程路线,而且准确地表现了时令和地形。具体而言,“乘”字含主动意,极言作者游意之急、游兴之浓,把他顶风冒雪赶路的情形跃然于纸上;河用“历”,山谷用“穿”,长城用“越”,用字准确,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生动传神,动感十足,并且暗示出地形的险要。又如文末记叙泰山的地理特征时,以“多”与“少”这一反义词组为核心构建句式——“山多石,少土”,“多平方,少圜”,“杂树,多松”,错落有致,一“多”一“少”,正反相对,形成了巨大的语言张力,看似无意、未经雕琢,实则为作者深厚字词锤炼功夫之生动诠释。
其次,文中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亦使文章增色不少。如第二段,在描绘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观时,有“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句,兼用拟人、比喻修辞格:一个“负”字,赋予“苍山”以生命,使之人性化,新颖传神,境界全出;“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之比喻生动巧妙,言作者历经艰辛,登上山顶后俯视所得奇观:徂徕群山,在夕阳的映衬下,宛然一幅柔美雅致的山水画,而环绕山腰的云雾犹如纱带一般,俏丽可人。在此,作者营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绝妙意境和审美氛围,读来如入仙境。
再次,映衬和烘托之表现手法的运用亦堪为本文显著的艺术特色:如作者不言泰山之高,偏于侧面以“其级七千有余”言之;不言日观峰之险峻,偏以“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及“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烘托之;不言泰山天气严寒,偏以“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暗示渲染之……另外,文中尚有很多动静、色彩的对比和衬托,也很值得我们反复玩味。
综上所述,姚鼐的这篇《登泰山記》从立意到选材,从谋篇到语言,皆可圈可点,正如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云“典要凝括,读此益服其状物之妙……具此神力,方许作大文”。这一文本,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可视为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之理论主张的成功实践,不愧为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称之山水游记的范式当非溢美之词,无疑为现代散文写作尤其是游记体裁的写作带来启发。
作者单位:河南永城市黄口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