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2016-10-21石连梅
石连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时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熏陶是由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决定的。初中生面临着许多的诱惑,如果教师不能抓住学生的情感教育,那么只能使其将学习倾注在其他方面,影响自身后续的学习活动。所以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一、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理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理念中提到教育者需要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的情感发生积极的变化,并在变化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之前,需要对情感教育理念有所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与计划。通过这种方式便能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既节省教师的教学时间,又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一举两得。
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所以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就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有必要的。当然,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还能弥补学生的情感漏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因为,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生在上学之前就被灌输了学习是为了得高分,上好学校。那么學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情感缺失,不懂得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这样的学生即使是门门高分,情商也低,只能是高分低能。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还能弥补学生的情感缺失,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三、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具体策略
1.深入教材,把握情感点
初中情感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挖掘与情感教育目的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短篇小说、长篇华文以及精美的小诗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充分发挥语文教材内容的优势,提升初中情感教育的水平与质量。比如在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感知内容后,从故事情节出发,让学生开展讨论:木兰替父从军的勇气、军旅生涯的艰苦和不便、平安归来的欣喜、归乡之后的少女情结。木兰替父从军是以亲情为出发点的国家民族大义,战胜归来之后的“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是国家大义下的亲情家思,大有家国天下的真切含义。教师可以由小入大的进行感情的分析,从最平常的家庭入手,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情绪,或多或少会有共通的细节,强化感性认识,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情上的认同。适合教师情感教育的文章有很多,语文教师只要深入教材把握情感点,进行有针对、有效地教学就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效果,调动学生感情。
2.创设情境,以境促情
初中生的情感体验往往局限在某一层面,教师若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情境,领略情感便会影响情感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语文教材的内容合理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情,促使初中生调动自身学习的热情。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凝聚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比如教学沈复的《童趣》时,教师可以从自身出发讲述童年趣事,然后有效引导学生各自开展讨论。从心理发展阶段来说,初中生没有小学时期的懵懂晦涩,也不若高中生有太多顾虑,正是天性发展最良好的阶段,有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极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个性化的情景创设引入感性教学,唤醒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和喜爱之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笔者认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懂得创设情境的方法,用符合学生需求的手段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接受能力。
3.以身作则,培养学生情感
初中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并不懂得如何约束自己。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较差,课上易动,易交头接耳。为了帮助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对其实施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若想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就需要使学生受到他人的尊重。语文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尊重学生,让他们感到被尊重的快乐。这样,学生才会尊重教师的教学活动,配合教师的管理。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身体情况,教师可以与学生成为朋友,融入到学生圈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这种方式便能将自己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让学生时时刻刻处在被情感围绕的环境中,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发明显,语文教师若能真正重视情感教育并在教学活动中善加运用,便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兴趣与热情。这样势必会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进程,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高青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