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限知
2016-10-21王亚西
王亚西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这一单元的第二课。作者为海因里希·伯尔。作者巧妙地把地点安排在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我”的母校,时间截取在把受伤的“我”从楼下抬到美术教室接受治疗几分钟内。同时运用第一人称这一限制性视角,通过暗含军国主义教育的学校环境描写,塑造出一个深受军国主义教育毒害但在经历失去双臂和右腿以及看见物是人非的母校后最终觉醒的少年。而无名无姓的“我”可以说是二战时期整个德国人的精神缩影,更进一步,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在某些情况下的精神困境。
故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体会有限视角的独特魅力。在“我”的叙述与经历中,感受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和纳粹教育的欺骗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做到对大致情节的把握。但由于本文篇幅较长。在行文上,限制性视角,暗含军国主义教育的学校环境描写,三个叠加式悬念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品味语言和理解文章主题上学生会产生一些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环境描写对分析主人公性格和主题的作用。
(2)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掌握有限视角的作用,学会选择合适的叙事角度。
(2)发散思维,多角度地文章主題进行解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到军国主义教育的欺骗性,体会人的限制与不自由。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环境描写对分析主人公性格和主题的作用。
难点:对文章的多重解读。
五、教法
设疑法、师生互动法
六、学法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七、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二)导入
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对伯尔的授奖词是:“凭借对时代的广阔的视野, 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 对复兴德国文学做出了贡献”。下面我们就以这篇课文为例看看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组委会会对伯尔做如下的评价。
(三)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 我”受了伤,被汽车运到一所临时医院,抬往美术教室的路上,看到了许多熟悉的景象。“ 我”发现所在的正是自己的母校, 并且发现“ 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四)理清思路
大量的环境描写是本文的一个特色,拿出预习时的表,思考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这些景物?
(明确:这些描写的物件,都有隐喻在里面,这些隐喻都宣言武力、忠诚,推崇英雄主义,军事色彩浓郁。体现了军国主义教育。而且这些事物甚至以一种必须的、规定的方式存在。这是一个受限的教育环境和生存空间。)
“我”是怎么看待这些暗含军国主义教育价值观的景物?体现了什么?
(明确:认为它们美丽。体现了“我”的受限制,被蒙蔽。赞同军国主义的价值观)
从“我”的被蒙蔽中,伯尔想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多角度思考。
第二课时
(五)总结提升
(1)伯尔是用什么角度来表现主题的?
明确:从“我”的角度,即有限视角来表现主题。文章所有的环境、声音、气味的描写皆着“我”之色彩,从而表现主题。其实正是叙事学的一种方法,即叙述视角的问题。
(2)作者为什么要选择有限视角?而不是全知视角?请立足课文来谈谈有限视角的好处。
①对炮火的描写;②环境描写。
(3)作用总结:
代入感:读者与“我”共呼吸,尤其是读到文末发现“我”失去了双腿及右臂,母校物是人非,这带给读者的震撼以及伤悲是强烈的。
悬念:这篇小说中的“我”因身份和身体特殊,其叙述便呈现出云里雾里之态。这种状态却很好地形成自然的“悬念”。
更好地揭示主题:将人感受上的‘有限和精神上的‘受限结合起来,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借助这种形式达到更进一步的深度和广度,甚至超越了战争的背景而成为对人类无法挣脱的普遍悲剧性命运的观照。将有限视角的缺点翻转为优点。
不可靠叙述:由于限制性视角具有主观性和叙述者本身的
特殊性(发烧),使读者必须拨开作者叙述的迷雾,思考其文字背后的含义。大大调动读者的参与性,本文的环境描写就是这个作用的具体体现。
(六)教师总结
这是一个凄凉悲愤的战争故事,看不见浴血厮杀, 听不见哭诉控告, 有的只是淡漠沉静的“我”的叙述。同时,作者用环境描写、悬念、夸张等构成了一道道叙事迷雾。因此需要同学们去细读文本,抓住文章的特征,用开放的心态去“透视”叙述表面上所呈现的平庸。课堂时间有限,我们还留下了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不敢肯定这是自己的母校”?“标题为什么要漏一个字”?“为什么作者要喊牛奶”?这些问题就留待同学们课后去思考。
九、板书设计
主题:军国主义教育的欺骗性和“我”的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