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10-21朱婷婷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评价信息技术课程

【摘 要】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检验。利用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教育实习机会,结合开封市某中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组长推磨、小组互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方式了解和研究该评价方式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价值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信息技术课具有其特殊性,需要与其他课程不一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但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普遍存在偏重总结性评价、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迫切需要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点,构建科学、具体的课堂评价方式。笔者结合在开封市某中学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实习的机会,对该校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以期管中窥豹。

一、“组长推磨,小组互评”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该中学是开封市的重点中学,历来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是该校的必修课程,受到校领导重视。两名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曾获得河南省信息技术教学大奖赛,有较高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经验。

自教育部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必修课程”、“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以来,本校结合学校具体情况,一直把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在七、八年级。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该校教师总结出“组长推磨,小组互评,课代表监督”的评价方式。

(一)“组长推磨,小组互评”的内涵

即结合班级情况和学生情况,把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若干小组(一般小组人数为5——7人),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的课堂考评并采用推磨的形式对其他小组的整体水平进行考评。每个小组的综合成绩是由本小组组长的评价*70%+其他小组长对本小组的整体水平评价*30%两个部分构成的。

(二)“组长推磨,小组互评”的实施环节

1.制定详细的评价项目

评价项目是评价的依据。教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制定评价项目。主要包括加分项和扣分项两部分,每项又分若干具体小项,根据它们对课程教学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不同分值。具体见表1。

2.告知和实施“组长推磨,小组互评”课堂评价方式

在学期的第一堂课上,首先告知并介绍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即“组长推磨,小组互评”。然后结合班级学生人数及学生特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定或选举小组长。并结合计算机机房电脑桌摆放,把相应小组分配到不同位置。结合该校的情况,教师按区域将班级学生分为九组。小组之间以“推磨”的方式相互监督。

3.详细记录课堂行为

小组长负责把本小组学生的表现记录在评价表上,并对其它小组的整体情况进行评定,下课后把“评价表”和“小组评定”的结果提交给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课代表可根据课堂情况,对表现特殊的学生情况进行记录,如某个学生上课介绍了有用窍门,回答教师问题等。总之小组互评从微观方面约束学生行为,而课代表监督从宏观方面再次对学生进行管理。两种评价机制相互配合方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表2 ××小组评价表

(1)本记录表首先根据小组成员数,确定基础分数的得分标准。

如一小组有6台机器,6人完成练习则获得30分,4人或5人获得20分,2人或3人得到10分。其它小组可能存在人数不一致的情况,方法以此类推。

(2)根据每节课的情况,小组长记录本组的情况。比如上表的第一节课,首先考量小组的出勤情况,若缺课或迟到,则在“个人”一栏中画圈。然后根据成员表现情况,在“纪律扣分”或“其它扣分”栏中扣除相应分数。当然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自己小组赢得分数,如完成拓展练习,回答问题等。另外,小组长也需要参考评价项目对另一个小组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推磨法)。

(3)課代表根据每节课的情况,做好课堂记录。课代表的记录是每个学生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参考。

4.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

教师将四节课作为一个周期,每节课后将记录收回,计算得分。前三节课是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授课,最后一节相当于是一个总结课。若小组成员整体表现较好,排名靠前,则可自由在网上浏览自己需要的资源,上网时间不限。若小组表现较差,则上网时间受限,且需要先完成教师提供的额外练习。

二、“组长推磨,小组互评”课堂评价方式实施效果分析

为获取准确客观的一手资料,我们设计针对七、八年级学生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对现有评价体系的态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低的原因等问题。依靠实习中学的计算机设备和问卷星软件,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93份。

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认为教师主要通过课堂上机操作和作品考核的方式掌握学生的知识习得情况,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行为表现也影响老师对学生的评分。此外,我们也了解了学生对现有学业评价的感受等方面。

(一)学生对该评价方式的认可程度

经过数据分析,半数以上(59.16%)的学生对现有的评价方式满意,也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太大感触,只有极个别是不满意的。

将近80%的学生认为小组长和课代表的评价态度是公正的,并且将近90%的学生认为能公正的进行自评。这些数据表明现在的学生比较重视“公正”在评价中的作用。总之,现在的初中生基本能对自己和别人进行评价,但对评价的认识还很浅薄。因此在进行评价操作时,教师应多指导学生,也可让学生适当的参与评价标准制定。

(二)该评价方式的有效性

大部分的同学(65.15%)表示能完成练习任务,希望增加课时并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计算机领域的知识。这表明将等级排名作为小组评判指标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为从不同角度了解有关初中学业评价的情况,我们也访谈一线信息技术课教师。他们谈到此评价方法使用前后,学生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为获得较好小组名次,小组成员更认真听讲,在操作过程中也更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的时间缩短且质量得到保证。再者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在评价方法实施过程中,小组间形成竞争关系,而小组成员间是同伴互助关系。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学生总是似乎更乐于向周围的同伴寻求帮助。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的违纪现象逐渐淡化。教师通过对评价项目的细化加强学生管理。该评价体系也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活动设计打下基础。

(三)对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期望

调查结果表明,在评价内容上,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应提高学生的课堂表现,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在评价指标中的比重。对评价标准,大部分学生(61%)希望有一部分自己设定并表示会考虑个体差异,同时他们认为教师的意见也很重要。对评价主体的选取,学生倾向于教师、自己与同伴的多主体评价,绝大多数学生(78.87%)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同学互评。由此看来,学生认为初中信息技术学习评价应关注学习过程,学生的变化与发展。教师应重视运用个体差异评价标准,并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

教育部早在2000年指出: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现有体系中的项目设计符合新课改对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要求,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结合调查结果和实践经验,我们也发现许多问题。

三、“组长推磨,小组互评”课堂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评价主体较少,学生主体意识薄弱

此评价体系推翻了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评价方式,将小组长和课代表纳入其中,有很大的创新性。但却忽视学生本身应在教学评价中发挥的主体作用,易造成学生自我认识的片面性。目前很多研究学业评价的学者认为:学生必须参与到评价中去。这可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的评价能力也会逐步上升。

(二)学习评价指标设计不科学,广度与深度不够

现行学习评价指标涉及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但经过深入分析,笔者发现其评价内容不够全面且没有配套的评价标准。检查项目只是简单罗列了一些课堂上常見的现象,并没有从科学理论的角度设计评价指标,因此造成评价内容不全面。同时也缺乏对评价指标完成度的判断。以上两个原因造成该评价指标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另外,检查项目中还列出一些分值作为后期评价的依据,但显然也是缺乏理论依据。

(三)评价方式单一,不能有效把握学生的真实水平

该评价方式重视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缺乏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如课前缺乏前测,就会影响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该校采用的是阶段性的总结性评价,这造成了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没有学期总评,学生不能清晰的认识到已经具备的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另外现有的评价体系不完善也导致教师不能有效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完善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策略

针对教学评价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和完善:

(1)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2)构建指标全面、标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3)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4)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态度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5)采用现代技术评价的方法。如档案袋评价法。

参考文献:

[1]李静.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的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3.

[2]王能远.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45-48.

[3]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1.

[4]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0.

[5]包红兵.初中信息技术课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作者简介:

朱婷婷,女,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

注:本研究系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项目“研究性实习的理论与实践”和2016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16-JSJYYB-01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评价信息技术课程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