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月令》教学设计
2016-10-21王亚西
王亚西
一、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人与物的对话”这一单元。本篇为汪曾祺散文的代表作。结构别具一格,以月份为线索,写出了人和活动与葡萄的活动。同时详略得当。有人称作为苦心经营的随便。语言冲淡平和,透过文字背后,更是能看到站立着一个豁达、淡而有味的汪老。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鉴赏朴素、平和的文字的能力,学习汪老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
本文没有奇特的结构、华丽的语句,因此,学生能较为快速地掌握文章大意。但也正由于本文的“简单”,学生往往浅尝辄止,不能进行深入分析,慢慢品味文章淡而有味的语言,无法真正走进文章。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真正走进汪曾祺所构造的平和冲淡的意境,体悟汪老随遇而安、豁达的人生境界。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把握文章以时间为线的、详略得当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①体会作者“苦心经营的随便”似的写法。
②品味文章淡而有味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汪曾祺随遇而安、豁达的人生境界。
四、教學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苦心经营的随便”似的写法。
难点:体悟汪曾祺豁达的人生境界。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
六、学习方法
朗读法、圈点勾画法。
七、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阅读全文,思考本篇散文和以往所学散文有什么区别?
(二)导入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了哪些散文?今天所要学的这一篇《葡萄月令》和之前的散文有什么显著的区别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一说吗?
(三)不同之处
1.语言
(1)整体特点:平淡、朴素
(2)这样朴素平淡的特点在课文中的具体你表现是什么?还可以用其他散文中的句子进行比较。
明确:口语化的表达: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
不大一会,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绿了……
多用短句的表达:先得备料。把立柱、横梁、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杨木的、桦木的,按照树棵大小,分别堆放在旁边……
亲切地拟人化表达: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
2.结构
(1)明确:以时间为线,2个主体(葡萄、人)
(四)相同之处
(1)说了这么多不同,这篇散文有没有与其他散文的共通之处?
明确:形散神不散
(2)形散指什么?明确:以时间为线,有点流水账的味道,但不是,其实是详略得当。
(3)详写了哪几个月?为什么要详写这几个月?明确:5月——8月。这几个月的葡萄充满生机,与汪曾祺的审美倾向较为接近。
(4)从课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审美倾向?或者说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补充资料:汪曾祺之女汪明回忆说:“当年因为当了‘右派,他被下放到张家口地区的那个农科所劳动改造。在别人看来繁重单调的活计竟被他干得有滋有味、有形有款。一切草木在他眼里都充满了生命的颜色,让他在浪漫的感受中独享精神的满足。以至于在后来的文章中,他常常会用诗样的语句和画样的笔触来描绘这段平实、朴素、洁净的人生景色。果园是父亲干农活时最喜爱的地方,葡萄是长在他心里最柔软处的果子,甚至那件为喷‘波尔多液而染成了淡蓝色的衬衫在文章中都有了艺术意味,而父亲的纯真温情和对生命的感动也像‘波尔多液一样盈盈着在《葡萄》上”。
明确:从课文中的“记工”二字可以看出作者管理葡萄时的写作背景。即文革。作者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被莫名下放,然而却能瞬间就坦坦荡荡彻彻底底地做起一名工人,随遇而安,发自内心的热爱这种生活,不怨天尤人,不刻意淡泊,豁达闲适,恬淡安然。如此洒脱。说明作者是一个豁达的、有情有义的人。
(5)文章的“神不散”指什么?
明确:作者对葡萄的喜爱之情和淡泊闲适的心态。
(五)总结
本篇课文,看似随便,有点流水账的味道,但是始终贯穿其间的是作者的“有情有义”。因此,有人将这篇课文称之为“苦心经营的随便”。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汪老的写作技巧,同时,更要学习汪老豁达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即使困顿,也要做个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人。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推荐阅读:汪曾祺的《受戒》、沈从文的《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