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10-21李俊凯
李俊凯
【摘 要】历史风云变幻,国家的体制形式也在一点点变化。随着体制的进步与变革,不少领域也要顺应时代发生改变。新课程标准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也是历史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然而改革不是一時的,新课改下的教育多多少少还是会存在问题,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会出现哪些新型的面目,在改革、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培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教育观念;学生的兴趣
在21世纪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优秀的能力之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形式复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再拘泥于以往只是简单地“套公式”等方法,而是必须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能力,告诉他们需综合且灵活地运用课堂知识,才能做到活学活用。
一、数学学科的创新教育,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一)要正确认识什么是创新
学生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但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越离奇,感觉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
(二)要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
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环境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师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轻松愉悦的氛围。
(三)要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数学教学运用同向思维(即一种定式)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什么是求异思维?吉尔福特对求异思维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来源中产生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
二、数学学科的创新教育,其次是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
(一)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几何图形的实物通常可在我们的身边发现,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三、数学学科的创新教育,再次是创新能力训练方法的引导
(一)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的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得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二)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旁敲侧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与逆向思维的区别在于,侧向思维是平行同向的,而逆向思维是逆向的。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换角度思考,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获得新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
(三)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的形式和其它发散形式的综合,它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它能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中,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明确自己的教授目标,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丰富初中数学的教材内容与形式,做到严谨与创新。只有努力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力,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好数学。而学生也应该逐渐明白,创新主义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成为了主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培养自己的主人翁精神,才能真正学好数学,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才能真正在将来的社会立足。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创新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