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激励方式比较分析

2016-10-21肖强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业薪酬

肖强

【摘 要】我国管理机构高度重视农村商业银行薪酬结构及其激励方式,要求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激励方式的公平与效率,这对农村商业银行以及金融业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本文简要介绍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激励方式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主要的经济激励方式。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激励方式;薪酬;金融业

農村商业银行可以说是金融服务市场的重要力量,在发展过程当中受各种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农商行工作人员的经济激励方式会直接影响到盈利能力。

一、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激励方式的现状

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更加强调内部工作人员薪酬与激励方式的运用,尤其是形成有着基础特点的人力资源机构,并且联合财务部门拟定符合农商行发展特点的薪酬与激励机制。通常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将贡献以及业绩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作差异化薪酬的改革支点,这对于无差别等级薪酬制度来说,更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农商行改革也需要围绕市场化特点,构建能力以及岗位为基础的薪酬工资机制,绩效则作为银行分配奖金的依据。与此同时,农商行的工资分配环节,主要是根据工作人员贡献程度还有业绩情况,从而构建起差异化工资。绩效考核的过程当中,也由各个农商行分支执行。虽然当前农商行的经济激励机制改革取得一定的效果,不够在实际执行的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农商行同大多数的商业银行类似,受国有控股与计划经济机制的影响,行政色彩比较浓厚,这就导致农商行在考核执行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考核评价指标比较单一的问题。第二,当前农商行在加入绩效的工资发放环节有着一定滞后性,难以体现出绩效在激励当中发挥出的价值,从而影响到农商行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第三,农商行在薪酬与激励机制的制定实施方面缺乏系统性,有少数农商行的薪酬激励制度不够贴合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

二、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激励方式比较分析

第一,临柜操作人员的经济激励方式。临柜操作人员可以说是农商行的基础力量,通常情况下占工作人员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他们工作在银行的最前台,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但是收入却比较低。临柜操作人员经济激励方式的设计主要是将岗位绩效制作为基础,通过调整工作人员的薪酬构成因素,增加操作人员工资比重。农商行临柜操作人员薪酬除了年终奖励之外,需要按月定时发放,这是因为临柜操作人员的操作非常机械化,行为有着统一性以及规范性特征,业务操作的能动性以及创造性不够,因此基本工资是薪酬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临柜操作人员的重要生活保障。基本工资当中国主要是岗位工资,岗位工资集中体现出岗位价值以及对农商行发展的价值,其具体的水平以及级别需要根据职位评价的结果来确定。绩效工资则是临柜人员工资另一个主要的组成成分,需要按照不同岗位确定系数,根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业绩来考核发放,主要的作用在于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对临柜操作人员来说,按经办、监督以及复核等不同的岗位来设计相应的系数。在福利环节,除了通常使用的各种礼品、保险以及奖金等形式,还可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工作人员采取针对性的福利措施。对年轻工作人员来说,往往面临着购房购车的问题,农商行可以考虑为他们提供购车或者是住房的优惠贷款,从而挽留优秀工作人员。对年长工作人员而言,他们往往面临子女上学压力,可以考虑为他们提供教育奖学金从而发挥更好的激励效果[1]。除此之外,管理人员需要经常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从而根据他们的特点以及具体需要,在基础福利项目人人有份的基础上,拿出部分福利项目为核心工作任由提供,并且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达到各取所需的目的。

第二,客户经理的经济激励方式。客户经理可以说是农商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最为主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激励客户经理,从而主动提高银行竞争力也是农商行经济激励方式的目的。所以客户经理的薪酬当中需要不断提高绩效工资占据的比例。客户经理薪酬制度应当采用季薪制,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奖励工资、绩效工资以及其他福利等[2]。绩效公司需要根据客户经理的维护存量以及既定任务的完成量来发放。不同业务提取的比例方面,需要根据业务特点而具体确定。不同阶段农商行工作的重点往往也有很大的不同,同一时间不同机构业务的发展情况也有很大的区别。这就需要具体确定各种业务品种的提成比例,从而有利于不同的机构动态调节发展。每种业务品种在定价方面往往也各不想通。存款的价格是资金内部交易的价格减去成本价格,贷款投放的价格则是贷款合同的利率减去资金交易价格。除此之外,为确保银行能够有效长期经营,避免发生业绩方面的弄虚作假问题,银行也应当为客户经理建立预期收入账户,把每季绩效工资一部分存入到账户当中,过一定时间之后才能够兑现。

第三,管理人员的经济激励方式。管理人员是确保银行各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的主导人员,可以说是农商行发展的中坚。制定可以吸引并且挽留优秀管理人才的薪酬方案是农商行经济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管理人员的级别越高,那么行动自由度也就越高,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工作方面的复杂程度也相应的越高,有着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对中级管理人员来说,最为关键的是确保他们收入以及当年绩效同对农商行发展的贡献相挂钩,确保稳定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同时不稳定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这就需要农商行相应地提高管理人员的绩效薪酬考核比重。尤其是中高级的管理人员,需要注重提高他们的绩效薪酬。绩效薪酬是由管理薪酬、风险薪酬以及效益薪酬所组成的,根据风险控制、效益水平以及综合管理的考核结果确定发放金额。除此之外,管理人员的薪酬构成当中福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这部分管理人员来说需要采取特殊福利激励方式。一方面是要实施福利沉淀。这是因为要想留住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农商行往往会采取沉淀福利的方式,把管理人员的福利当中相当一部分沉淀下来,实施延时发放。例如为农商行的行长以及副行长成立一个预期收入的账户,将一部分福利将近存入到这个账户当中,并且根据经营审计结果来实施延期支付,从而最大限度预防管理人员短期行为。另一方面是要实施高额退休金机制。在农商行的管理人员退休之后给予比较高的生活保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农商行的经营管理当中,提高他们的归属感。

第四,激励机制保障。农商行的激励方式一经建立,就应当严格落实,从而发挥保障以及激励的作用。一方面是要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另一方面是要不断改进激励方式,确定实施规范。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可以说是保证激励机制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的可靠保障。农商行需要规范奖惩制度,把工作人员的激励以及奖惩进行有机的结合,不断完善提薪机制,让工作人员看到希望。除此之外需要狠抓落实,保证有效实施。一旦制定激励机制就需要狠抓落实,抓落实就是需要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严格根据预定的程序进行,将方案转化成为实践活动,得到工作人员的接受,保证激励机制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正常化,让激励方式可以对工作人员产生效果。最后是需要强化沟通,在实施过程中各环节强化沟通。

综上所述,对劳动者来说薪酬具备激励效果,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实现市场化的运作并且提高利润,就应当构建差别化激励方式,运用合理的经济激励,鼓励工作人员完成指标,使得人力资源成本以及效益达到平衡。农商行借助于正向激励来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珊珊.国内外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比较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5,12(7):123-125

[2]黄琼,刘斌.农村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管理探析[J].调研世界.2015,10(4):159-161

猜你喜欢

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业薪酬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PYRAMID PAINS
文科薪酬包揽倒数十名,该如何看?
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