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学生直接教育成本分析

2016-10-21高雁凌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云南

高雁凌

【摘 要】近年来,国家各项政策往农村方面倾斜,尤其是提出“三农政策”提出之后,又加之我国是农业大国,广大农村的发展问题成为国家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对少数民族农村偏远地区的照顾政策层出不穷,从小享受这些政策的我更是深有体会。但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偏远山区,必须要先搞好小学这个最基础的阶段,教育成本是农村小学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关系到教学效益、办学效益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少数民族农村的基础教育的成本问题就成了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云南省鹤庆县的白族偏远山区的小学——炉坪小学的直接个人教育成本为例,来探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个人直接教育成本问题。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育;学生直接教育成本

一、少数民族农村小学学生直接教育成本的概念

随着信息的全球化,教育、社会、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教育不仅可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而且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远远不断的动力。教育部门在曾经公益、服务部门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个角色——社会经济部门,不得不考虑教育上投入-产出比例,教育成本问题成为研究教育问题重点问题。

(一)个人直接教育成本的概念

随着教育经济学的诞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教育成本的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舒尔茨——教育经济学奠基人在他的著作《教育的经济价值》中首次提出“教育全部要素成本”这个概念。查阅文献得知:教育经济学中对教育成本的本质内涵界定是“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消耗的资源的价值,它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源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前者为教育的实支成本,后者为教育的机会成本。”[1]本文研究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学生个人的直接教育成本。个人直接成本即学生为了实现受教育机会,学生或者家庭直接支付的用货币衡量的所有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1)学杂费;(2)书本、文具等学习用品费;(3)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费;(4)额外的吃穿住费用。[2]也就是说学生想上学必须支付这些费用。个人直接的教育成本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育条件、不同的消费水平、不同的学校管理等都对个人直接教育成本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每个学生的直接教育成本是不相同的,甚至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在基础教育方面所施行的照顾政策

1.“两免一补”政策

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生享受免杂费和教科书费政策,寄宿的学生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费。

2.“春雷计划”的实施

大公司、大企业对成绩优秀但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助,并把这些学生整合成一个班——春蕾班。每个月补助定量的生活费;统一发放学生需要的生活用品;并定期看望被資助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

二、对炉坪小学的学生直接教育成本的实证研究

收集炉坪小学15名同学直接教育成本信息,其中包括四年级13名学生和三年级的2名学生。这是一所村属的小学,里面就读的都是本村的学生,而且只有一至四年级,学生实行“走读”的形式,所以不需要支付交通费用。这所小学坐落于白族聚居区的偏远山区,所以享有“两免一补”政策,学杂费不用学生支付,而是国家统一拨款,但由于学校条件规模比较小,条件相对艰苦,不能给学生提供住宿的条件,再加上学生距离家都比较近,所以没有享受到寄宿制生活补助。奖助学金方面炉坪小学没有涉及。在收集信息过程中,这所小学里面的教师告知,学校几乎不会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最多的形式就是每个班级分一块菜地,在劳动课的时候老师带着学生进行劳动,会种一些应季的蔬菜或者是庄稼。

专属节日——“六一”儿童节,学校也不会让学生缴费来购买道具,都是教师带领学生用废旧的东西做的,或者用不用支付费用的东西代替,所以文体活动费也不用支付。学生需要支付的只是书籍文具费,大概在140-180之间。由于经济困难,所以没有学生上辅导班、培训班之类的辅导机构。也就是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阶段学生的个人直接教育成本在大概在140-180元每一学年。或许看到这个数字,你会不以为然,会很惊奇为什么这么少?但是在偏远的山村,没有经济来源,这个数字对家庭来说还是困难的,至今都还有很多家庭年年收入不到1000,出去一家人一年的开销,几乎没有钱支付这个费用,不少孩子因为支付不起这个费用而辍学,老师都为之可惜,但毫无办法无能为力。为了让家庭支付更少的直接教育成本,让更少的孩子辍学,为了提高这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减少学生的直接教育成本迫在眉睫。

三、降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学生直接教育成本的措施

根据上述内容,虽然国家给予少数民族很多照顾政策,在教育上给予很多倾斜,学生个人的直接教育成本相对于城市、发达的东部地区来说只是区区小数而已,但是辍学的现象仍然还是不少,由此可见,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学生直接成本十分有必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国家层面

国家政府在大量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经费投入时,要有针对性,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并且做好监督工作,以免发生钱到半路就被瓜分的现象。

(二)社会层面

当地的公司企业在有条件的基础上要做好社会公益服务,对经营困难的学校要提供支援,帮助学校度过难关;或者积极参与“扶贫”的活动,帮助特困户“脱贫”;对于成绩优异,但家庭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关心,帮助他更上一层楼。

(三)学校层面

学校要完善自身的管理,提供相应的奖助学金,让优秀的学生不失动力,困难的学生也有机会上学;扩大自身规模,学生越多,学生个人直接教育成本也就越少。

(四)家庭层面

家长要做好与教师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减少由于孩子调皮捣蛋乱花钱而导致的教育成本的增多。

参考文献:

[1]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2]曲大富.教育百科全书[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9,400.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潦浒柴烧陶煴
云南行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