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探

2016-10-21罗正菊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书面表达能力语感初中英语

罗正菊

【摘 要】掌握写作技能是课程标准对教学核心目标的要求,通过语感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提高写作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语感与拼读规律、时态、语法习惯、文句积累、写作、写作兴趣的激发存在密切关系。研究发现,采用交叉听写、批改反馈、抽查、典范阅读及相关的作业任务与组织保障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感;书面表达能力

所谓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它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徐东军2013)。换句话说,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领悟力和感觉。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英文素质的高低(黄海滨 2007)。在外语学习中,语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听说资源的缺乏,阅读便成为个体增强外语语感的重要途径。语感阅读法是提高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影响写作成绩的主要原因

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英语学习中,书面表达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英语教师都十分重视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就写人、物的记叙文或根据所给材料写说明文、材料作文和议论文不断地进行讲解 (language content structure)、练笔,甚至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选材、怎样构思、用哪些连词及常用的总结性语言;同一个写作题目往往要求学生先写,然后教师修改、讲评,解释如何下笔、怎样突出中心、语言加工,强调注意事项等;在学生二次完成写作之后,还要对学生写出的优秀文章进行分析,分析其写作特点,展示优美句子,总结规避出现的错误等。之后,再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仿写。经过这样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学生的写作才能夠达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影响学生写作成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常见因素有:词汇量,时态、语法,好词好句,教师的批改评语与讲评,写作兴趣等。此外,卷面是否整洁、书写是否规范和审题是否精准等也会影响写作成绩。

学生写作不能得心应手,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语言积累不够,也就是输入信息量少,缺少可供使用的适宜素材。这是因学生文章阅读量少而导致对于语言感受力欠佳,即语感差所造成的。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出材料,即便其能够平铺直叙地就题目要求勉强完成写作任务,但文章内容写得平淡无趣,缺乏核心内容和引人入胜的亮点,写作效果依然欠佳。

学生的书面表达还会受到母语的干扰。英语不同于汉语,两种语言的交互影响导致了学生在写作时受到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更有甚者,先用汉语写好文章,再把文章翻译成英语。母语对英语的负迁移不可避免地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学习者在写作时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马鸿彦2015)。

因此,在通过语感阅读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上述影响学生写作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

二、培养语感的途径

培养语感阅读的途径有很多,主要途径有:

大声朗读、背诵经典和广泛阅读。大声朗读。大声朗读就是运用语调、重音、节奏等语音手段,响亮而准确地把词汇、短语、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读出来。大声朗读是读书的一种形式,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手段。朗读不仅能训练学生口说、眼看、耳听,帮助他们记忆朗读的文段,而且能使学生接触、感悟和积累大量语言实例,形成有效的语言输入。如此既培养了学生阅读的语感,又提高了学生“说”的技能。

背诵经典。背诵是指凭记忆说文字。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背诵是必经之路。初中生的英语底子薄,需要大量语言素材的积累,因此,在他们习得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要记忆语音、词汇、短语、习惯用语、特殊句型、语法、包含各种从句的复合句子,还要背诵经典的优美文段。背诵经典是有效的语言输入,也是语言大量积累的过程。他们通过熟记所积累的语言材料从而达到“凭记忆大声说出”的目的。英语背诵是学生学好英语的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正所谓“熟背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通过背诵课文或者范文,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可以扩大视野,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和地理知识等。训练语感的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经典作品,特别是好词好句。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背诵经典可以规避许多不必要的错误,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

三、语感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写作水平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充分利用每节课前 3~5 分钟把学过的词汇、短语及重难点等进行交叉听写,之后交由教师批改,然后发回学生订正。利用下午课前再分层抽查学生背诵所学 Grammar Focus、句子、对话和课文。从七年级学生入校起,除了教材之外,学校开设了《典范英语》实验课,每周一课时,规定每天学生的阅读量,保证每周读完一本书。阅读形式采用戏剧性朗读,借此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及感受力,激发学生兴趣。其二,在家里,针对每天要求学生听写或背诵的知识,笔者布置了相应的笔头或背默作业,对《典范英语》布置预习、朗读、摘抄好词好句、故事简介的写作任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了检查学生家庭作业是否完成,专门设计了表格以供各个小组长帮忙填写。这些办法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书面表达的热情,他们的写作水平明显进步,英语成绩普遍提高。

四、培养语感

阅读的成绩对比运用语感阅读法提高写作成绩的实验收到预期效果。八年级是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阶段,但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一年多课上和课下的语感阅读教学,《典范英语》读本中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不仅使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写作欲望,减缓了两极分化现象,可谓一举三得。

参考文献:

[1]黄海滨.2007.英语语感培养的整体原则与方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

[2]马鸿彦.2015.初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

猜你喜欢

书面表达能力语感初中英语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方法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