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剑桥大学成功转型的关键

2016-10-21刘文静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剑桥大学大众化高等教育

【摘 要】19世纪70年代,大学推广运动在英国兴起。本文以剑桥大学转型为例,介绍大学推广运动开启了大学教育走出“象牙塔”、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时代,对英国大学职能的转变以及成人高等教育及妇女教育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推广运动;剑桥大学;大众化;高等教育

一、浓厚的宗教传统

关于剑桥大学的起源大多数的研究都认为这所大学是在1209年,一批因牛津市民与学生冲突产生骚乱而逃离牛津大学的学者来到英格兰东南部平原剑河畔的剑桥镇。他们和剑桥镇原有的学者一起,进行"七艺”教学,剑桥大学由此创建。而其中相当数量的教师与伊利主教尤斯塔斯(Eustace)有联系,这就从成员的构成上体现出了它的宗教性特点。

自1226年起,学校逐步发展,并在与市民及市政当局发生的摩擦中,屡屡受到国王和教会的庇护与支持,并且从王室方面獲得了诸多特权。1284年,剑桥镇所属的艾里教区主教巴尔森出资建成剑桥大学的第一个学院——彼得学堂(PeterHouse);1318年被罗马教皇约翰二十二世正式宣称为“总学”。

二、改革的迫切需要

关于大学教育的两场大辩论

第一场辩论是1809年,R.L.艾其华绥(Edgeworth)出版的《专业教育论文集》提出“知识是否有用,要看其使用价值”。历来对英格兰教育不满的《苏格兰评论》杂志首先发表雪尼?司密斯的文章,反对此观点,评论发表以后,引起了牛津大学及保守派们的大肆反击。他们为古典课程辩护,并且强调教育是为了提高素养,学习知识本身就是目的。

第二场辩论是1831年,当时剑桥以为古典教育辩护的书院院长威廉·威维尔竭力主张突出数学。他强调数学在形成精确推理中的价值。他片面强调数学,间接地削弱了其他学科,由此“剑桥大学对学术政策的每一条原则唱了十足的反调。”

到了17、18世纪,陷入政治宗教斗争中的剑桥大学,呈现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朝廷和各教派都想控制大学,给大学制定了种种条条框框,使大学改革陷入僵局。而普通民众希望大学能贴近社会生活需要,为国家作出直接贡献,学校逐渐走向衰落。而在此时,苏格兰的大学则朝气蓬勃,不断扩大。这一切都意味着剑桥大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大学推广运动的发起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剑桥大学开始变革。该校首任应用力学教师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uart)于19世纪70年代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设计一种新型的考试,作为检查力学和应用科学的主要手段。并应克拉夫小姐(A.J.clough,1820一1892)之邀为英格兰北部一些大城市妇女讲授课程和为工人开设讲座。在这期间,他产生了创办一所“流动大学”(Peripateticuniversity)的想法。

1873年,剑桥大学接受了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stuart)的建议,开始在全国各地开设一百多门课程。1876年伦敦大学教育学推广学会成立,紧接着1878年牛津大学成立了教育推广代表团。到1890年大学推广运动波及了英格兰全境。据统计,在1893~1894年间,共有6万人学习大学推广课程。

大学推广运动实质上是由大学向社会大众推广其教学和课程,是英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成人教育运动之一。

四、成功的转型

(一)推动剑桥大学职能的转变

面对着改革的压力,剑桥大学采取的措施是在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uart)的积极倡导和影响下开设了夜校和为各地区服务的成人职业培训班。这些向校外学员开放的课程和培训班受到了很大的欢迎,显示了很大的生命力,其中不少实际上成了一些城市大学的“胚胎”。

由此,大学开始在教学和研究之外,承担起服务国家与社会的责任。

(二)促进了剑桥大学成人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的发展

作为男性标志的大学,剑桥大学于1869年成立第一个女子学院,在此之前,剑桥大学是不招收女生的。1869年,英国妇女运动的主要代表沙拉?埃米莉?戴维斯在剑桥镇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开始教授5位女学生。1873年将学院迁到剑桥镇附近的格顿村,故学院以“格顿学院”命名。格顿学院不仅是剑桥大学的第一所女子学院,而且也是整个英国的第一所女子学院。

(三)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传统大学在改革以前,仅限于少数上层社会的子弟们进入大学学习,很多人根本没有接触大学教育的机会。同时,大学推广运动促进了英国地方学院的建立,而且之前在各地建立的许多推广中心,有些后来成为地方大学的雏形。

五、结语

面对经济上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提高,社会上对传统大学学术水平的质疑,以及平民特别是女子争取受教育权运动的兴起,大学自救运动在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之后,大学推广运动终于以燎原之势发展起来,并一发不可收拾。剑桥大学在此次运动中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不仅逐步退化了其宗教色彩,世俗化教育更加浓重,并且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愈加明显,成功发展了成人教育及女子教育。

作者简介:刘文静(1990—),女,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教育学硕士,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研究方向:教育史。

参考文献:

[1]殷企平.英国高等科技教育[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3)

[2]刘亮.剑桥大学史[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3)

[3]张泰金.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现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6)

[4]贺国庆,王保皇,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5]郑印乐.20世纪中期英国新型大学成人教育特征分析[J].成人教育,2006,(3)

[6]邱艳萍.英国大学推广运动兴起的原因及意义[J].知识经济,2010,(9)

[7]鹿凤.浅析19世纪英国大学推广运动的产生与发展[J].文教资料,2012,(21)

[8]吴吉惠.试述19世纪以来英国女子社会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猜你喜欢

剑桥大学大众化高等教育
剑桥大学研究发现 运动不足将导致全球每年过早死亡四百万人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初三女生出书四本,剑桥大学图书馆悉数收藏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