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工程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法研究

2016-10-21刘晓旭

科技风 2016年8期
关键词:经济法独立学院实践教学

刘晓旭

摘 要:随着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的制定,实践性教学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独立学院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经常面对大量工程上的法律纠纷而措手不及。所以工程类专业开设经济法实践课程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运用法律,培养学生在工程管理中实际参与谈判,处理工程合同纠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经济法;实践教学;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工程类专业的办学定位就是独立学院的办学者,也就是决策者从独立学院的现状出发,根据社会对工程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按照定位特征合理确定独立学院工程类专业的发展愿景。

工程专业不仅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还要培养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那么对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法律制度都要有所了解。所以针对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特别开设了经济法课程,传统的法学类课程仅仅局限在书本概念的讲述中,而法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型都很强的科学,我们要从最直观的效用来看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法律操作、处理实际案件和解决实际问题。

那么,经济法课程为了能够满足以上预期效果,独立学院应对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一、科学谋划

科学谋划就是要求独立学院对各专业学生如何进行实践教学、进行什么样的实践教学以及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进行一个全局性的统筹和谋划,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目标定位明确

经济法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必须符合本校制定的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或者培养方案,即经济法实践教学课程是为了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途径。从经济法实践教学究竟要完成什么样的实践知识、素质和能力,取决于独立学院工程专业是如何定位的。国际型、经济型、复合型的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就决定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每个独立学院可以根据本学院的办学特色,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或者自身优势来定位本校的实践教学目标和侧重点。培养学生各项专业技能,包括:观察、发现和认知法律事实的能力,归纳、概括法律关系及洞悉矛盾焦点的能力,收集、分析、判断和采信证据的能力,准确认定案件性质好案件事实的能力,正确阐释法律和适用法律的能力,能够组织和驾驭组织。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语言,看懂法律文书。

(二)资源优势和本校特色

每个独立学院因为历史原因、师资力量、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上都可能有一定的差异和不同,因而决定了各个独立院校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不尽相同。各校实践教学学时也要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各校特色,唯有此本校的实践教学才能长期持续开展下去,并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

(三)教学文件

经济法实践课程教学文件主要包括:校系两级实践教学的基本文件,经济法实践课程与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实践教师与学生的选拔,实践场所的建设与使用规定,实验或者实训的报告与书面资料,成绩评定与奖惩,物资、设备与经费的配备,合作单位的落实情况,实践教学的组织机构与责任人的落实情况,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措施。

二、周密组织

经济法课程实践课程除了做好科学谋划之外,重要的环节便是周密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课程间的联系与衔接是指哪些实践课程先开,哪些实践课程后开,哪些实践环节设置更加科学均需要周密部署。

周密部署的原则就是:

第一,基础理论课程先行开设后,专业实践课程后开设。

第二,实践环节一定要安排在基本理论之后。

第三,充分考虑师资、资源、学生人数的最佳配置。教师尽量选择双师型教师。

(二)教师配备

实践课的教师质量和数量是经济法课程实践环节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效。在数量上,尽量做到15人一组,配备一个专职或兼职指导教师。

(三)学生的接受程度

学生的接受程度即学生对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是否接受。如果大多数学生对本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相关环节有不同意见,那么学院就要多方面找出原因,修改,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和环节。

三、有效监控

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的监控是一个比较复杂困难的问题,经过实践,目前经验有一定积累,但是还需要将来不停的完善。

(一)建立健全多级监控组织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目前分为校级和系级,但是在具体课程实践教学的监控有时候存在薄弱环节。第一,因为学生人数比较多,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常常出现指导教师顾此失彼的现象,导致实践课程开展起来困难重重。如果监控再标准不统一,或者监控标准低,就失去了实践课程开设的初衷。所以在监控体系中,需要学院主要领导、系部各级领导及本课程实践指导教师,还有就是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班级干部、党积极分子共同努力。让其都了解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组织、质量和效果。如果都能重视起来,经济法实践教学的质量就能基本上有了保障。

(二)建立科学的监控方法

经济法实践教学的监控还要在课程上加强。

第一,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在上课前,所有监控或者督导组成员,要认真检查开设课程的准备情况,比如授课计划、教学大纲、实践课程教学文件、学生分组和教师配备。

第二,上课过程中的监督。在实践课程中,督导老师要监督指导教师是否在执行实践课程教学计划和任务,配备的教师和参与学生是否指导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观察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实践能力究竟提高到了多大程度。

第三,下课后,经济法实践课程的教学资料的保管。课程资料包括有关的书籍、笔记、手册、案例、法规、音频、实践报告以及学生动手参与的有关工程纠纷中的案例、法律原理、法律事务的资料,应保管好这些资料以此来考察学生经济法实践活动的最后的有效性。

(三)奖惩问题的落实

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的好坏要第一时间总结和反思,因为各个系部的实践课程的开展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总结的内容主要依据检查和验收情况,对于认真执行教学计划、严格按照教学进程、达到培养目标的指导教师和协助实践课程的开展的学工人员进行必要奖励,对于不遵守组织教学或者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惩处。并且要及时兑现奖惩,才能起到鞭策作用。

综上所述,工程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研究是符合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是可以为工程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务能力提高起到巨大幫助作用的。毫无疑问,经济法实践课程将成为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齐喜三.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程序[M].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经济法独立学院实践教学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分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