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专业特色的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施

2016-10-21陈长香李淑杏

科技风 2016年8期
关键词:专业特色本科生创新能力

陈长香 李淑杏

摘 要:为培养更多优秀护理人才,构建突出专业特色的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即先后重新构建与临床需求相适应的突出专业特色的课程改革模式,加强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发与训练;强调学生从业后潜在能力的重视及培养。几年来的实施与完善,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能力;护理;专业特色

依据国家教育部对本科护生的培养目标[ 1 ],我院制定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有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能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教学单位、科研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各项医學及医学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

一、与临床需求相适应的突出专业特色的课程改革模式

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和完善了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强调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根据医学专业服务对象是人或是需要帮助的人的特点,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根据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理念的变化,服务对象是全体人群的概念,突出社区课程建设。为适应我国老龄化特点,护理学专业增加老年护理学课程及实践锻炼。为突出我院两专业实践能力的特殊需要,增加实践课程(主要专业课程达到1∶1)。为突出护理专业特色,开设护理美学、形体训练、健康教育等课程,为突出康复治疗学特色开设言语康复、假肢与矫形器、人际沟通等课程,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总之,课程设置突出人文,重视社区与老年,强调实践,巩固基础,发展专业。为达到培养目标实施各门课程的有机融合,努力实现学校出口与医院入口的高度一致性。

二、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发与训练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呈现博士生极少,硕士生为数不多,因此护理本科生是护理科研的主要力量[ 2 ]。

我国各医学院校护理系(学院)制定了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但培养模式尚不成熟。整体来说,有硕士点的学校(水平较高的学校)将研究创新能力培养侧重于护理硕士,其他学校又以扩大招生规模为契机,很难保证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存在不够重视本科生早期科研意识的培养,科研能力的培养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即没有形成基础培训、《护理研究》课程教学、科研实践三者之间有机的结合,导致学生知识结构松散,科研能力难以得到系统性培养,且毕业生参与科研工作不甚理想。我国临床实际工作中护理问题的解决仍以本科生为主,因此应重视本科学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

依据我校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具有完备的护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护理事业具有信心和为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素养,并兼有一定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的临床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急需探索一种科学的、系统性的大规模护理本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科研的自主性、创新性得到全面锻炼,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一)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系统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其模式为:科研能力的基础培训——科研知识与方法的系统性学习——应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改革考核模式——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训。

在1~2年级,安排学生参加高年级本科学生的科研活动(如资料收集、论文比赛等),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3年级开设《预防医学》《文献检索》《护理研究》等课程。系统学习护理研究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为加强理解,对于选题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授课内容,要求学生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科研选题讨论,汇报选题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选题。课程结束时,实施每人1题的开题报告式的考核方法。实施过程:课程开始时将考核方法告知学生,让学生有准备的积累所学内容,并提前给予学生开题报告的模式。课程结束时每名学生汇报自己的选题和科研设计、科研方法等。汇报后先由学生进行评价,再由老师点评。

4年级学生自愿结成科研小组,可以自选课题,也可以参与教师课题或研究生课题的研究。为每组学生安排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具体实施采取分阶段形式完成。选题和科研设计在第7学期完成(包括选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回顾与文献综述、确定并完成抽样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工具选择),寒假收集资料,第8学期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分析,撰写论文。推荐学生作品参加大学生创新作品比赛,并推荐到各刊物发表。期间教师严格科研程序,监督学生实施,必要时随同学下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效果评价:各阶段均进行效果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科研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科研创新能力等。

1)开题报告评价制定开题报告的评分标准对《护理研究》课程结束时的开题报告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科研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自评。

2)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评价于科研实训后,采取教师对科研设计与论文质量评价和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自评两种方式完成。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包括选题、查新、工具表的选择、预实验、调查表的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录入、统计分析、论文撰写等各种能力。

三、对学生从业后潜在能力的重视及培养

护理学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要求护理学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且应该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对于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很好,且不乏学生干部,但是毕业后的工作积极性缺乏,工作能力变现平平,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提出了挑战。

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学生从业后潜在能力的重视及培养。如加大专业思想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力度。将为专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视为一种荣誉。鼓励学生具有一定的上进心,有追求,有理想。用成功学姐的例子激励她们。同时也要更加完善专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让我们培养的所有学生都有毕业后继续发展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严婧.适应国际化趋势的护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2] 胡爱招.我国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基本要求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

猜你喜欢

专业特色本科生创新能力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基于专业特色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