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操作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2016-10-21由丰

科技风 2016年8期
关键词:危险点控制分析

摘 要:电力行业是一个相对比较危险的行业,确保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发生,是电力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和深入分析的一个问题。电力安全工作的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危险点预控工作以这一方针为指导,保证人身、电网、设备安全,尽可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危险点;分析;控制

1 危险点的概念

危险点指的是作业中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场所、地点、部位、工器具或动作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生产环境,直接或间接损害人员的健康,引发职业病;二是可能造成伤害的机械设备物质,如无安全防护罩,造成接触人体,导致伤害;三是作业人员违反相关安全技术法律法规政策,擅自操作。

危险点预控法,是预测和预防危险点有可能发生的事故的方法。它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在电力生产中,根据工作内容、方法以及设备、环境、人员素质等情况,提前进行分析和查找可能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危险点和不安全因素,再根据相关规定,制订可靠防范措施,预防事故。

开展危险点分析,是对企业安全保障体系的补充,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可以指明预防和安全管理的关键,使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隐患明朗化,为安全生产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便于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制定控制措施。

2 危险点的特点

危险点主要伴随生产实践、特殊天气、设备缺陷、作业人员操作不熟练,或者违章冒险作业产生。它具有:

1)客观实在性:满足引发条件就会产生事故;

2)潜在性:通常不容易被察觉或及时发现,即使暴露也不一定立刻转变成危险;

3)复杂性:由于操作人员、地点、工器具等因素影响,即使是同一个作业,危险点也不尽相同;

4)可知性与可预防性:只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可以事先识别和控制。

3 危险点预知

由于危险点的可预知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捕捉:1)作业环境,在同杆架设或交叉跨越线路工作前,考虑是否满足与带电部位的安全距离;2)安全工器具,在使用前检查是否经试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3)作业人员,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等等。

4 危险点控制

危险点分为两大类:静态危险点和动态危险点。工作环境和设备系统方面,多是静态危险点,较为直观和明显,但这类危险点是固有的、长期存在的,不采取措施无法消除,会永久性威胁到工作人员;人员行为方面,则多是动态危险点,一般是不明显,并且带有隐蔽性和随机性的,往往随时间或外部条件的变化,方才出现。

对静态危险点,我们必须要尽最大的努力,利用各种技术,从根本上予以消除,如进行大修技改,如果不能消除,则必须在现场悬挂标示牌或装设遮拦(围栏),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对动态危险点,需要合理安排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 实际操作中危险点的应对策略

5.1 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刀闸)

断路器(开关)的分合闸指示应清楚,在拉开隔离开关(刀闸)前,必须确认断路器(开关)已完全断开。停电拉闸操作应严格按照断路器(开关)——负荷侧隔离开关(刀闸)——电源侧隔离开关(刀闸)的顺序依次进行。(配电安规5.2.6.6)一般情况下,电动刀闸的控制电源要拉开,操作时方能够合上。

5.2 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断路器、隔离开关

合闸操作前,应检查确认接地线已全部拆除,接地刀闸已全部拉开,并将检查内容作为操作项目,正确填写在操作票上。并且要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特别是唱票、复诵,核对设备位置、状态的规定。

5.3 带电装设接地线(合接地刀闸)

配电线路和设备停电检修,接地前,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接触式验电器或测电笔,在装设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处逐相分别验电,(配电安规4.3.1)验电、接地应填写在操作票上。接地刀闸的操作把手应加锁,电动接地刀闸的操控电源在不操作时应处于开断位置,只在操作时方能够合闸。

5.4 误拉、合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

严格审查操作票,并确保操作票能够正确无误执行,严格遵守唱票、复诵制度。设备的铭牌应字迹清楚,调控人员及设备运维许可人员在下达命令时,应使用设备的双重称号,并与现场人员核对正确无误。

此外,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如监护人员和操作人员选派不当,人员技术素质不高,业务不熟练,监护人员代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对监护人员存有依赖性,以及不认真执行唱票、复诵、核对设备状态等习惯性违章。

针对这些危险点,我们应当根据人员的技术水平、性格特征、心理特点等情况,合理安排操作及监护人员,加强安全教育,提高生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危险点分析和控制的重要性的認识,并对违章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严格执行安全规章规程制度,遵循正确操作方法,即时处理和应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是每个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6 结语

进行危险点的分析和预控,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即将开展的作业,针对各种情况和特点,预测所有可能的危险点,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并确保针对性、时效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在作业中严格落实,事后认真进行总结,以便之后的工作中,对危险点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屠海燕.线路施工中的危险点分析[J].2007年中国城市供电学术年会.2007-12-01.

[2] 王方勇,闫春燕.浅谈电力生产作业中的危险点及预控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3(10):12.

[3] 刘振敏.浅谈危险点预控[J].电力安全技术,2002(1):29-30.

[4] 蒋庆辉.电力工程中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1):44-46.

作者简介:由丰(1987-),男,汉族,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助理工程师,现担任调控中心调度值班长职务。

猜你喜欢

危险点控制分析
变电站倒闸操作危险点与控制路径
变电运维管理中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研究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试论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及控制方法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在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