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研究

2016-10-21钟小康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调查体育锻炼中学生

钟小康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健康的身体对于中学生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和学校应该多注意中学生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成为中学生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较为关注的话题。中学阶段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习惯的培养是实现中学体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习惯的调查与研究,阐述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习惯对学生未来终身体育所产生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完成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必须重视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与习惯的培养。中学体育锻炼由中学生自主进行的简便易行、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具有自主性、公益性、多样性、有趣性等特点,创造了中学生体育发展的新模式,对丰富中学生文化生活,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祖国繁荣发展等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锻炼 现状 调查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中学生体育研究始于2O世纪60、70年代,其原因与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变革时代有较大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国外中学生体育模式主要集中在体制研究方面,但往往以个案研究为主。体育方法研究主要包括中学生体育锻炼保障体系(如学校体育设施、指导研究)。这说明西方政府和学校管理模式与我国有较大差别,在成果参考方面有一定困难,但西方学校理论和国家理论对中学生体育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在转型过程中所出的问题,也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在我国社会,故从实践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项目增多,难度也越来越大,对身体的要求也相应的增高,这样也会影响到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再加上科技的发展,随着网络的潮流,许多的中学生就开始接触电脑,代替现在的体育锻炼,认为网上什么都有,对体育没有了积极性,国内的设备也无法达到运动的效果。

我国學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心理素质教育存在“口号”现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至今,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具有强大的推动力,但在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还略显不足。当问及体育教师通过学校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心理素质时,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列举一堆,当问及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载体时,他们却会略显难为之色,但还会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对应,如田径、体操等——意志品质;全程教育——健康心理;自选运动项目———动兴趣;技能培养——运动习惯;传统体育(武术)——爱国主义;球类等——集体主义;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手段回答时,基本就以隐性教育、突发事件教育为主。这就不难看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明白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培养目标,但对实施载体及手段与方法并不明确,即心理素质教育“口号”有,心理素质教育“动作”缺。

明确心理素质教育载体及教育手段方法是改变这一现象的关键。田径、体操等健身运动项目遭“冷遇”现象。我国现阶段大学、高中、中学,甚至一部分小学都开始实施新式体育课教学模式,如俱乐部制、选项课、分班制教学。新的教学模式要充分考虑学校教育对象特点,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学生如何能有一个正确的体育锻炼兴趣或是稳定的体育锻炼兴趣,他们此时的体育需要与走入社会的体育需要是否有一个合理的衔接,这一时期能否给予学生“过宽选择权”?给予了“过宽选择权”后,相对枯燥、乏味,但具有较好的意志品质培养课程如田径、体操等健身运动项目慢慢被学生“淡忘”,很多学校已不再开设田径、体操等健身运动项目课程。究其根本并不是新式体育课教学模式原因,片面强调学生兴趣,忽略学校体育教育价值才是根本问题。

二、小结

(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学体育也将伴随着发展的大潮高速前进。

(二)我国中学生体育研究比较广泛,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

(三)就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言,未来十年中学体育整体性研究也不会太多,还将集中在结合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四)加强中学生体育锻炼是学校乃至国家对未来发展趋势。

(五)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应用性研究对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得出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秀香,李爽,何金,肖蕊,程心红.大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和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余海涛,薛俊.广东肇庆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惠州学院学报.2010(3).

[3] 王志明,刘满金.广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

[4] 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108-124.

[5] 吴维娜,蔡永建.广州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505-506.

[6] 徐良.陕西省学校体育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6).

[7] 范立仁,等.全国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2).

[8] 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1999(19):1.

[9] 体育与健康[M].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调查体育锻炼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