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周阻氧训练对大学生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的研究

2016-10-21王永翔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9期

王永翔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本文观察了15名普通校田径队6周阻氧训练的变化。研究表明:6周阻氧训练后,对于无氧运动提高没有显著增加,而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运动员都有很好改善和提高。该实验只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有氧耐力训练作为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 阻氧训练 肌肉耐力 心肺耐力

阻氧训练目的是让运动员接受运动和缺氧的双重刺激。为了提高机体携氧能力和心肺功能,通过低氧运动提高心肺功能的一种新型训练方法。由于高原训练并不是适合每个人,而且要付出一定资金、物力、时间的投入。阻氧面罩训练模仿高原训练,进行低氧训练,从而达到高原训练目的。

一、研究目的及对象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进行阻氧面罩训练,寻找一种适合普通大学田径队训练模式的方法,通过阻氧面罩的训练能提高在无氧状态下的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的提高,以期能够提高比赛和训练成绩。

(二)研究对象。选取某高校田径队作为研究对象,共15人。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和论文百余篇,博硕论文20余篇,全面的对高原缺氧训练和阻氧训练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二)实地测量法。对15名队员进行阻氧面罩训练之前和之后的调查,对心率、训练成绩、身体各项素质等各项指标进行了跟踪监测做了详细记录。

(三)统计方法。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阻氧训练

阻氧训练是指以磷酸肌酸或者乳酸能为肌肉功能的运动形式,练习方式是用外在的负荷增加阻力(减少氧气)以增加肌肉的收缩。

(二)阻氧面罩训练

通过不同的进气阀来调节空气进气量,不同的进气量对应不同的空气稀薄程度,可以在平原中模拟高海波训练的状态,在高海拔的环境下,空气稀薄、含氧量低、血液在没办法如平常一样正常吸收氧气,心跳因此会加快,而在这种环境训练下,能强化肺活量、横膈膜、心脏负荷强度、无氧阀等。

(三)阻氧面罩训练时状况

结果显示,从表1我们可以得到阻氧面罩在训练时心率的变化的状况。1分钟仰卧起坐心率在带面罩后关二个通气阀时,和没有带面罩之前,心率有很明显的变化。100米全速跑的心率,由于100米短跑属于无氧运动,所以数据无明显变化。800米和1500米属于中长跑项目,含无氧和有氧混合项目,实验结果表明,数据具有明显的变化。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阻氧训练面罩在对于无氧运动,对提高短跑项目不是很明显,而是针对于中长跑项目有氧和无氧混合项目,具有显著提高。

(四)阻氧面罩训练之前和训练之后状况

结果显示,从表2可以得到阻氧训练之前和之后肺活量和心率都有明显的变化,心率明显降低。100米和800米实验前和实验后,心率也是明显有了降低。同样的强度,心跳降低,成绩也会显著提高。也就是说最大摄氧量的提高,跑的時候氧的利用率也就提高,相同的强度,心率越低,承受的强度也就越高。

四、结论

(一)阻氧训练是提高人体的VO2max,促使HB和红细胞数量增加。由于不能维持较大的训练复合,不能长时间的无氧条件下进行锻炼,虽然能得到提高,但无明显提高。

(二)阻氧训练队有氧运动心肺功能提高,红细胞携氧有明显增加,心率(安静)也逐渐下降,阻氧训练对于耐力运动员心肺有明显提高,但不宜长期进行阻氧训练。

参考文献:

[1] 李洪利.浅谈高原训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7).

[2] 任志勇,乔玉成.高原训练效果的系统评价[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06).

[3] 李广周.传统高原训练、高住低训及高住高练低训之比较[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01).

[4] 余小燕.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田径.2013(09).

[5] 雷欣.高原训练若干问题的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