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中小学校体育教研的几点设想

2016-10-21刘道喜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体育教师

刘道喜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新的课程改革,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新的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将全方位触动教师,促使教师摒弃传统的旧式的教师角色,在新的理念和标准下对其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对教师的角色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平等中的首席”、合作者和学习者。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科研型”的教师。

关键词 教师 体育 教学研究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结合体育教学的实践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育教研工作,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要提高对体育教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视理论学习的长期性

提高认识,首先是要提高校领导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开展体育教研活动,是深化体育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教师从教育型向科研型转化的有效途径,进而为全面实施素質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提高教师的认识,体育教研旨在发动全体教师解决本校体育教学质量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素质教育条件下体育学科教学的特点和教学方法,认识不到这一点,参与体育教研工作就会被动、盲从,势必造成体育教研活动的形式化。

当前的体育教研活动重形式,轻理论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教师被繁重的教学任务所束缚,几乎没有时间与精力看书学习,以至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严重滞后。“善学才善研,善研才善教,善教才高效”。所以,加强体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应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且要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二、建立和健全教研网络,加强建章立制的规范性

为了保证研究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克服学校发展的无政府状态,学校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决策机制,如分析学校的校情,定位促进学校发展的核心课题;制定教学研究的发展计划;建立全员参与的研究网络。

学校要建立分管体育校长抓体育教研,教导处日常监督,教研组具体实施,形成“学校——体育教研组——教师”三级教研运行机制。规定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评比、有交流、有总结、有表彰。课题责任到教研组,分课题责任到教师个人。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研究程序是加强教研活动的制度保证。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做好每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学进度表、个人教学计划和学期总结,完善教研组学习制度,备课、听课制度,新老教师挂钩制度等有关工作制度。

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制定完善的激励措施,实行负责制。首先,学校应对教师的研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给教师一定量的科研经费。其次,要对教师的研究成果进行考核,对高质量的研究给予奖励。此外,学校应鼓励热情不高的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使其在过程中逐步成长。

三、体育教研要真正在“研”字上下功夫,确保教学教研的实效性

所谓在“研”字上下功夫,就是教师要明确研什么?怎么研?从形式上说,应该变“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形成教师之间、教研组的多向交流渠道。从内容上说,要研究教育理论、教学观念,要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等等,而且要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去研究。

教研的生命力在于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因此,在教研活动中,一定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开展专题性、系列性的教研活动,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及素质教育作为教研目标主攻。可按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大胆尝试新的教法。如:讨论式、启发式、探索式等。可开展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学”即搜集有关课型文章进行定向学习;“研”选定一个教学课题,在学习的基础上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思路;“讲”确定一名教师执教;“评”结合听课体会对课进行评议;“改”多发表一些反面意见,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并纠正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

体育教研是一项艰苦而繁重的脑力与体力劳动,需要体育教师长期的观察、思考、实践与论证,它绝不是凭空臆想,也不是对别人教研成果的任意裁剪和拼凑,它是体育教师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创造过程。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都要注重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发现、不断研究,方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教学与研究两翼齐飞。切忌“研”、“教”脱离或把体育教研看成是体育教学的附加,既不热心于集体教研活动,也不注重个人提高,满足于上好几堂课,片面追求轰动效应。

四、教师互相合作,发展团队的合作精神,形成群研氛围

教学研究强调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可以采用交谈、协作、帮助的形式开展互助合作。

交谈:交谈可以有浅层次的,如交换信息和共享经验,也可以有深层次的交谈,如专业会谈和专题讨论。协作:指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强调团队精神,群里群策。第一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中成长;第二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在互助、合作中成长。帮助: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帮助和指导年轻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应组织开展一定形式的培训、指导,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鼓励教师的互助合作,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形成集体研究的文化氛围,使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共同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体育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圆我教师梦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