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2016-10-21李嫱
李嫱
摘要:目的: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进行研究,揭示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对112名幼儿园教师进行测量,收集相关数据。结果:①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都处于中度水平;②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关系密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burnout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s'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burnout. Methods: Use the teacher burnout inventory (MBI-ES), kindergarten teacher occupational stress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112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collect the relevant data. Results: ① Kindergarten teachers'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burnout are in moderate level; ②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teachers'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burnout. Conclusion: The occupational str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urnout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關键词: 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
Key words: kindergarten teachers;occupational stress;burnout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9-0255-03
0 引言
当今社会,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父母的重视,父母对幼儿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对幼儿园教师的挑选也越来越严格。这在无形中对幼儿园教师形成了很多压力。幼儿园教师相对于初高中老师来说社会地位不高,薪资待遇低,导致幼儿园教师出现职业倦怠,职业压力越来越大。
幼儿教育是孩子在各级教育中的基石,过大的压力会让教师产生负面情绪,对其产生困扰,从而产生职业倦怠,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所以,有必要深入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效率,进而减缓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使幼儿教育质量能够稳定提高。因此本研究以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分析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对策,为幼儿园加强科学管理,维护并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陕西省渭南市四所幼儿园教师作为被试。发放问卷150份,剔除38份无效问卷,共回收11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4.7%。
1.2 研究工具
1.2.1 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问卷
该问卷由台湾学者黄淑嫆[1](2004)参考国内外学者的测量工具编制而成。该问卷共有24个题目,包括人际关系(1-8题)、教学自主(9-14题)、工作负荷(15-20题)及工作回馈(21-24题)四个维度。采用6点计分法,从“非常符合”计六分,到“非常不符合”计一分,分数愈高,表示该维度所知觉到的压力愈大;分数愈低,表示该维度所知觉到的压力愈小。
1.2.2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
该量表由Maslach[2]编制而成。该量表共有22个题目,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三个维度。采用4点计分法,从“从未如此”计一分,到“经常如此”计四分。如果情绪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得分越高,同时成就感得分越低,则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
1.3 研究程序
问卷按照心理测验程序进行施测。以幼儿园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研究者事先向被试说明施测注意事项,当场回收。
1.4 数据处理
问卷回收后首先剔除无效问卷,然后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运用的统计方法为: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变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2 研究结果
2.1 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总体情况
幼儿园教师所感受的职业压力量表总平均数为65.77,标准差为13.82,每题平均数为2.74。此数值按照六点计分法(中数为3.5),显示幼儿园教师所感受到的职业压力接近于中间程度。从平均每题得分来看:四个维度的平均每题得分中“工作回馈”高于中数,“人际关系”、“教学自主”、“工作负荷”低于中数3.50。但“工作负荷”和“工作回馈”的压力程度高于总量表的每题平均得分,显示幼儿园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到的“工作回馈”的压力最大,之后依次为“工作负荷”、“人际关系”、“教学自主”。
2.2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总体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面对压力时所感受道德职业倦怠量表的总平均数为48.63,标准差为10.83,平均每题得分为2.21。此数值按照四点计分法(中数为2.5),显示幼儿园教师所感受到的职业倦怠接近于中间程度。从平均每题得分来看:三个维度的平均每题得分均低于中数。但“情绪衰竭”的单题平均得分高于总量表的每题平均得分,显示幼儿园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到较高的“情绪衰竭”,其次为“成就感”和“去个性化”。
2.3 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关系
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各维度与职业倦怠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除了“教学自主”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以及“工作负荷”与“去个性化”外,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均呈正相关。其中“工作回馈”与“情绪衰竭”的相关系数最高(0.485),显示幼儿园教师在工作回馈上的压力愈高,感受到的职业倦怠程度就越大;反之,在工作回馈上的压力愈低,其感受到的职业倦怠程度就越小。此外,“教学自主”与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维度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显示教学自主上产生的压力并不能使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发生变化;“工作负荷”与职业倦怠中的“去个性化”维度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显示工作负荷上产生的压力并不能使幼儿园教师去个性化产生变化。
3 讨论
3.1 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的总体情况分析
总体来说,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趋于中度水平,与赵海云[3]的研究结果相同。在职业压力各个维度中,“工作回馈”、“工作负荷”压力最大,其次为“人际关系”、“教学自主”。黄淑嫆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要高于教学自主,然而与刘力全对幼儿园教师的研究结果不符,他的研究结果显示工作负荷是幼儿园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由于本研究与刘力全的研究样本所在地域及社会环境不同,有可能存在此种差异现象,未来的研究可以将不同地域纳入研究变项进行深入分析比较。
由此可见,幼儿园教师在某些方面确实能感受到较大的压力。现实生活中女性在人际交往方面比男性普遍更为敏感,幼儿园教师这个群体中大部分是女性,人际关系比较紧张,使很多幼儿园教师会产生压抑感,从而造成幼儿园教师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孩子、教师与家长等的这个关系网中感受到较大的压力。在当今社会,价值趋向多元化,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幼儿园教师抱有过高的期望,学校管理层越来越关注工作目标是否达成,对幼儿园教师的评比越来越多,各种文案工作也增多,从而忽略了幼儿园教师的个人需求,对幼儿园教师造成过高的工作负荷。在工作回馈方面,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相对于初高中教师来说还是较低,认可度差,而且待遇偏低。使得幼儿园教师在精神和物质方面没有得到支持,这些让幼儿园教师感觉到受挫感和压力。相比较而言,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自主”压力低于其他方面的压力,说明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方面基本能够实现自己的教学计划,没有受到过多的干涉。
3.2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分析
本研究显示幼儿园教师所感受到的职业倦怠趋于中度水平,该结果与赵海云针对东北地区幼儿园教师的研究结果相符。
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来看,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的压力依次是“情绪衰竭”、“成就感”、“去个性化”。发现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在情绪衰竭维度上比较严重。
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中最核心的维度,本研究中幼儿园教师在此维度得分最高,说明幼儿园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和精力在减少。其次是“成就感”,此维度的得分较低说明幼儿园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价值较为不认可,在工作中不能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去个性化维度分高说明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教师对其同事、幼儿以及幼儿家长表现出消极冷漠的态度。
3.3 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就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各个维度而言,除了“教学自主”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以及“工作负荷”与“去个性化”外,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均呈正相关,职业压力是导致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这与赵海云等针对幼儿园教师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中,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是导致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幼儿园的工作环境中,幼儿园教师不仅要与幼儿交流,还要与领导、同事以及幼儿家长交流,幼儿园教师普遍为女性,女性在人际交往中较为敏感。在工作中,与同事之间的竞争、家长过多的要求以及与幼儿的互动不良,都会对幼儿园教师造成压力,从而产生倦怠感。此外,工作回馈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当今社会而言,幼儿园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相较于初高中教师来说普遍偏低,幼儿园教师的地位以及认可度也差,这些问题造成幼儿园教师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没有得到满足,使幼儿园教师觉得自己的付出与汇报差距太大,产生不公平感以及挫败感,从而引发职业倦怠。
“工作回馈”与“情绪衰竭”的相关系数最高,显示幼儿园教师在工作回馈上的压力愈高,对工作的热情就会越少;反之,在工作回馈上的压力愈低,幼儿园教师就会对工作投入更多的积极性。若幼儿园教师能够在工作中得到肯定,薪资待遇越高,就会有满足感,从而产生工作动力,在之后的工作中会投入更多的热情。
此外,“教学自主”与职业倦怠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显示教学自主上产生的压力并不能使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发生变化。说明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还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园方并没有過度干涉,使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任务中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工作负荷”与职业倦怠中的“去个性化”维度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显示工作负荷上产生的压力并不能使幼儿园教师去个性化产生变化。
4 结论
①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都处于中度水平。
②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在兼任行政工作与否、学历、年龄、任教班级以及学校类别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③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正相关。
参考文献:
[1]黄淑嫆.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及其因应策略之研究[D].台湾:国立台南师范学院,2004,5.
[2]赵海云.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应对策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3]刘力全.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源、工作控制体验、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