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程序设计课程应用团队模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6-10-21杨盛泉刘萍萍白小军刘白林

价值工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杨盛泉 刘萍萍 白小军 刘白林

摘要:针对目前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对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需求关注不够导致的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差、编程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等现象,提出基于团队模式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文中首先分析了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进而详细地论述了团队模式内涵及其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优点,最后给出了程序设计课程团队模式的构建的具体方式、步骤与实施方案。

Abstract: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current C programming course teaching process that ignores the students individual learning and the needs of differentiated attention which in turn leads to such a phenomenon that student learning enthusiasm is not high, poor learning outcomes, programming practical ability to improve are not effectively enough.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eam model.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tatus of C programming course, then it discusses in detail connotation of team model and its advantages in the C programming course, finally it gives the certain way to build specific making method, procedur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 programming design course team model.

關键词:团队模式;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团队竞赛

Key words: team model;C Programming Design;teaching reform;team competi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9-0145-03

0 引言

团队模式是近年来被国内外很多学者推崇的一种现代学习模式,它能有效地改善课堂内的学习氛围,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参与”的核心理念[1]。因此对C程序设计课程进行的团队学习模式教学改革,以此培养学生的工作项目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最终提高其实际动手编程与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创新实践能力等具有重大意义。

1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1.1 教学过程的主体不是学生

一般来说,C程序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是以程序语法知识为中心进行课堂讲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因学时有限教师一般重点讲解语法知识点,课堂上难以把工程应用、算法同程序相结合进行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所有学生都整齐划一地接受统一模式被动地学习,这样学生个性化的差异与需求完全被忽略,无法激发其学习的C程序编程知识与应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而导致学生普遍觉得学习这门课完全是完成任务,甚至感觉这门课程枯燥无趣而产生放弃抵触的情绪。

1.2 教学实验课内容单调统一

C程序课程的实验安排目前基本都是每章内容学完后配套完成老师统一布置的实验作业,大部分高校都有配套的实验教材,很少有与之配套的系统化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C程序实验项目训练。实验课时非常有限,通常只安排24个课时,甚至有的专业为16课时,并且缺乏有效调用学生课余时间或者开放实验室机制,这样不足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培养,在这很少的实验课时内学生都要求完成同样的实验作业,使得很多学生感觉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从而无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上实验课也只是应付老师,最终很多学生的编程能力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

1.3 教学内容没有与专业结合

C程序课程学习最终使得学生能用本课程知识解决实际专业问题,但是传统的教学过程与专业项目需求相对脱节。由于学时有限,大部分高校教学目标只要求学生能够编写出课本上运行结果正确的程序,在技术层面忽视专业工程项目分析系统性、代码的规范性、注释语句的必要性等,在管理层面忽略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实际项目开发中感觉虚无缥缈、无所适从[3]。

2 团队模式内涵及其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优点

2.1 团队模式学习内涵

团队模式学习定义为在教学班中以一个小型组织化的学习环境为条件,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协作学习为形式,通过教师的有效团队教学和管理方式为手段,最终达到提高参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1]。团队模式学习概念源自20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管理教授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团队模式学习内涵就是将个人的学习置于集体学习之中,让个体学习成为集体的目标。在C程序设计课程让学生采用团队模式学习可以极大地改变目前学习过程中被动学习的缺点,其需经历团队学习计划制定、实施、检验等一系列的过程,最终可以达到不同学生编程能力都能有效地不同程度个性化的提高。

2.2 团队模式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优点

C程序设计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结果往往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团队模式的教学方法是正弥补了C程序设计课程中传统教学方法中一刀切的这一缺陷,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团作协作精神是团作的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最终达到所有同学稳步共同提高C语言编程实践能力。

C程序设计课程基于团队合作的竞争模式培养学习,它是以每个成员的优势与特长组合来提升各自团队的合作学习成效,这样由此带来的团队内部人际关系必然是互相信任、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所形成的氛围则是同舟共济、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正能量学习环境,学习过程中每个成员不仅能对自己的长处自信,同时也能欣赏并学习到他人的优点,这样在团队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中就每个成员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对课程知识内容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与创新。

3 程序设計团队模式的构建

3.1 确定模式,明确目标

团队模式学习重在过程、方法、感悟等形态的学习,需要在大量交流和具体实践环境的体验中实现学习目标。团队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团队间的协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将一个总的任务目标分成多个小的分任务目标,每个团队对应一个分任务目标,然后团队之间共享资源,展开协作共同来完成这个任务。第二种模式是团队间的竞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团队的任务目标都是一样的,所以团队间是有竞争存在的。在C程序实验课或者课程设计课上要求每个学生团队都完成一个个性化的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

3.2 形成团队,明确责任

团队分组一般由4-8个左右学生组成,在分配成员时应注意到团队中的人员数量和能力的搭配,根据各团队模式制定的学习目标可以按照多种方式分配,最终使得每个同学都有发挥自己才干的舞台。每个教学班中的团队成员情况可以按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不同的编号,主要依据以下两条分组方式:

①差异搭配分组方式。根据团队小组中学生学习基础和水平的差异,强弱搭配组合,避免把同一水平学生编在一个组,从而形成互帮互学的和谐氛围,由程度高的成员带动基础差的成员一同进步。

②水平对齐分组方式。根据同学们的成绩状况,依据分层学习原理,将水平相当的同学分组到同一团队。这样做的优点是将成绩较落后、水平较低的学生放在一个团队教师进行基础训练强化教学;同时将成绩较突出、水平较高的学生放在一个团队小组,进行拔尖训练指导。

3.3 各司其职,协作学习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团队学习是一个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共同学习,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在团队式学习的教法中,教师是将学生引导到团队各自的知识目标,团队学生在一个个学习任务中竞争中学习并取得共同进步。在每一个团队都应该按阶段制定学习目标,在团队大任务中每个同学又都有自己负责的子任务,例如完成一个大的C程序设计作业,有的同学负责程序项目分析,有的负责程序流程图设计,有的负责代码编写,有的负责程序调试,有的负责调试文档总结撰写,从而达到有效的协作,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每一个团队成员完成子任务的过程中其他成员都要参与进来讨论学习,这种子任务分配自动循环轮转,这样才能达到共同进步。

3.4 团队竞赛,创新实践

通过团队的搭建参加校内外编程大赛,根据条件设置一定的奖励措施,激励并提高学生的基本编程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在校内设置的依托校园网C程序设计团队学习Web网站中,它提供大量程序和算法设计的题目,供所有团队成员练习或竞赛,参与成员完成后可以在线提交程序代码,系统自动编译其提交代码,如果没有错误,则生成可执行文件,并利用系统的测试用例来测试,如果输出结果正确,则返回程序消耗的内存空间和时间。对于竞赛题目,系统可以从程序正确性、运行总时间、消耗内存空间、返回结果等方面来考察学生提交的代码。同时系统可以实现在制定的时间段提供竞赛的功能,根据团队解题数目和时间进行排名,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校园竞争和交流的学习氛围。

4 实践应用

笔者在西安工业大学2014级两个教学班(各90人左右)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团队方式进行效果对比,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和学生信息反馈,团队模式教学班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圆饼统计如图1所示,70分以下学生比例较多,期末考试成绩反映学生的成绩不是很理想;采用团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圆饼统计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80分以上学生占的比例跟传统教学模式比显著提高,同时70分以下学生所占比例明显降低。

5 结束语

C语言程序设计团队模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编程积极性、激发集体荣誉感、培养项目完成的协作性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团队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施,改变了传统的程序设计课程中由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转变为充当学习知识的主体,学生通过这种模式学习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课程知识,同时还提前感受并适应公司项目团队协作氛围。

参考文献:

[1]罗凌云,陈星,罗江琴,等.能力导向的C语言“团队式”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5(9):64-68.

[2]张伟伟,王晓,甘勇,等.C/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67-168.

[3]李国和,赵建辉,吴卫江,等.基于教学团队建设的C语言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5(2):24-168.

猜你喜欢

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的C语言实践教学设计
C程序设计趣味教学初探
接轨全国等级考试,探讨高校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
论中职生C程序设计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