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6-10-21张广斌

价值工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

张广斌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流行业为应对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再加上传统物流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的要求,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如此不仅可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还能够充分发挥现代流通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本文对传统物流管理的弊端与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重点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与应用效果。

Abstract: Today i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logistics industry needs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o cope with the uncertaint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conomy. So it is essential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by which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ptimization upgrading can be accelerated and the leading role of modern logistics in economy can be well play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modern logistics combined with case analysis.

关键词: 计算机;现代物流管理;信息技术

Key words: computer;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9-0070-03

0 引言

现代物流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基础上,通过运输、仓储等若干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物流产业的技术边界、业务边界和市场边界,从根本上否定了运输业、仓储业等传统产业边界固定化及相互间产业分立,它通过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显示出新的产业属性,是一种新的产业革命,并不是几个传统产业的简单相加。

1 传统物流弊端

所谓传统物流企业,是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企业,经过转轨变型、改制后的物流企业。传统物流存在的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物流管理分散,物流整体效益较差。

②物流企业基础设施不配套,自动化网络化程度低。

③物流企业规模小,整体物流规划不够理想。

④物流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物流效益。

⑤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2 现代物流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与现代经济发展和交通以及信息技术进步的有机紧密结合,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物流发展程度成为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现代物流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和优化产品的流动,以达到利益最大或成本最小。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在服务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物流的服务范围趋势是全国性和国际性,服务内容是以现代科技、管理、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现代物流模型图如图1所示。

3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在现代物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物流信息系统是整个物流系统的中枢神经,是现代物流企业的核心。有许许多多的信息技术已经显示出其在物流发面的广泛应用。

3.1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被确认为公司间计算机与计算机交换商业文件的标准形式。EDI用电子技术,而不是通过传统的邮件、快递或者传真来描述两组织之间传输信息的能力和实践。EDI引起贸易方式的变革,促进生产、流通领域经营体制的改革。

例如:以XX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一家自产自销自营物流的防火门制造商。它的物流业务流程为:最开始由需求公司发送订单给该公司销售人员,然后由销售人员将该订单抄送并传递给公司的仓储管理人员,仓储管理人员根据订单制作出库单,并组织人员进行装卸搬运、对门框门扇进行打包,最后组织车辆将打包加工好的物品运输配送到需求公司。该流程所涉及的订货单、出库单等单据都是纸质文件,就我们所知,纸质文件本身就有很多局限性,比如,在传送过程中容易造成文件纸的毁坏,从而造成数据的偏差和丢失。而且纸质文件必须是由一个人交给另一个人,再由被交给的这个人转交给其他人,以此累积下来所消耗的时间会很长,时间成本增加,效率降低。如果该公司使用EDI技术,以这样的技术直接将公司之间的商业文件经过计算机进行交换,利用网络数据代替纸质文件,这样就可以实现无纸化贸易,降低贸易文件的成本。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代替纸质文件也就降低了因纸质文件的局限性对物流过程造成的影响,降低工作的出错率,改进了企业之间的通信,缩短交易时间和业务运作时间,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就公司决策者而言,拥有最及时的信息才能更好地对公司的许多重要决策做出判断。

3.2 自动识别技术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开发,到70年代发展起来的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集光、机、电、计算机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将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于物流系统的运作中,可以描述实物的流动过程,并且使得物流实物与物流信息对应匹配。这样充分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可以使实物的运输、仓储过程即时地反馈到物流信息系统中,使物流信息的需求者能够迅速了解物流的全部过程,尤其是在途情况,从而提高物流过程的作业效率以及货物种类、数量的精确性等等,有助于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描述與跟踪。

3.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是由24颗沿地球12000km高度的轨道运行的卫星组成,不停地发送回精确的时间和它们的位置,然后GPS接收器利用GPS卫星发送的信号确定卫星在太空的位置,并根据无线电波传送的时间来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等计算出至少3个卫星的相对位置后,GPS接收器就可以根据三角学来计算自己的位置。

在物流运输中利用GPS,可以实现集装箱的全自动装运,大大加速集装箱的周转速度,提高码头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如果在XX公司引入该技术,那么管理者就可以从人、车、货三方面对产品运输配送过程进行全方位调配。其中对人的灵活调配,具体来说是将调度平台上的定位系统和手机等接收工具相连,然后利用调度平台上的数据通道,对司机发送指令,让司机第一时间得到指令并服从,这样就实现了对人员的调度。对车的监控,也是利用该技术,实时了解货车的运行状态,对车辆行走路线全程进行监控,因为意外事故是难免的,如果因为突发事故让商品延迟,而管理方没有切实获得信息,就容易造成供求双方的矛盾,降低需求方的信任度。只有让货物主能够切实了解运输车的信息,免除他们的担忧,才会进一步获得货物主的好感。对货物的监控,则是从向货物主发送货物到达通知,让货物主及时了解货物到达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并且因为全方位地了解本公司物流的动向,这样也就加强了该公司对配送过程的监控,提高了公司对物流链的管理水平。

3.4 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

EOS是指企业间利用通信网络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联结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该系统不仅缩短了从接到订单到发出订货的时间和订货商品的交货期,也减小了商品订单的出错率,减少了人工成本,同时还能够减少企业的库存水平,提高企业的库存管理效率等。

如果在XX公司引入该技术,营业额将会得到很大提高。在之前公司没有引入该技术时,因为不能判断需求方的需求信息,同时公司为了降低库存积压提高企业内部资金流动,一直实行按订单生产方式,可是这样却造成了仓库利用率降低,也就是仓库库存量过少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就不能及时响应市场的需求,因为当市场对某个产品需求量大时,公司却对该产品没有太多的库存量,所有订单产品都需要重新开始生产,这样就造成交货期的延长。有些企业会因为这样的情况而取消订单,这就导致公司的订单丢失。而公司引入了该技术之后,缩短了从接到订货到发出订货的时间,非常及时地获得需求方的订货信息,公司可以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准确判断出最近的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对于畅销商品,公司可以投入生产资料加大生产量,提高库存量;而对于滞销产品,公司可以按照之前的方法直接依订单而定。这样就能够大大增加了公司的仓库利用率,缩短了订货商品的交货期。同时也可以使公司能够及时响应市场的需求,在对方对畅销产品有需求时,就可以直接将仓库里面的货物运输到需求方公司,加快交货时间,也就会吸引更多的订货方。而且因为仓储利用率很高,而成本较低,还可以适当下调价格,在同行业中就可以以速度快、价格低的形象迅速脱颖而出,增加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能使该企业从中小型企业逐渐向大中型企业迈步。

4 应用案例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最领先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之一,也是最早运用现代物流理念为客户服务的物流公司,曾获得过“中国物流示范基地”荣誉称号。2007年,集团的营业额超过13亿元人民币,究其原因信息化建设应用和推动是促进企业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宝供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ERP财务系统(FMS)、多元化多门户数据平台(EDI)、运输管理系统(TMS)、全程订单管理系统(TOM)、立体仓库管理系统(WMS)、平面仓库管理系统(SMS)等功能及其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在信息系统支持下,宝供物流基地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例如,2006年9月到2007年初,在宝供合肥物流基地为某跨国日化公司实施的系统应用项目,2万元的项目实施费,带来客户分销订单作业效率提高10%,预计未来3年可降低运作成本约40万元。同时信息化也带来宝供运营劳动生产效率的相助提高。2007年和2004年相比,运输订单票数增长67%,货运量增长20%,运输调度人数减少约14%,调度人均订单处理量提升95%。作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宝供的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紧紧围绕着自身业务的拓展,并通过系统的建设,推进了公司业务的发展。

5 结束语

信息化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信息化必然要求对物流流程进行重组,但是对物流流程的重组并不是对原有物流系统的全盘否定,而是物流系统的升华,使系统更合理、更高效、更现代,能够有效降低各个环节的物流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欣.建立高效的物流管理体系[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7).

[2]郑炜.企业物流管理体系的改造与优化[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08).

[3]申志强.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01).

猜你喜欢

计算机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穿裙子的“计算机”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