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转型的耗散结构理论解析

2016-10-21周皎石

价值工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校转型职业教育

周皎石

摘要: 本文依据伊里亚·普里高津于1969年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应该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并应用这一理论对我国地方高校成功转型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put forward by Llya Prigogine in 1969, points out that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a dissipative structure system, and applies this theory into the guidance of local colleges transformation.

关键词: 耗散结构;高校转型;职业教育

Key words: dissipative structure;colleges transform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O41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9-0004-04

0 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我国高教领域又一重大改革正酝酿出炉——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1]高校转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同时存在的矛盾。以2013年为例,当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突出。而各地的調查显示,众多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这说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出现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本文试图从耗散结构的视角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分析,并用此理论对地方高校的转型提供一种方法论指导。

1 耗散结构,一种新的方法论

耗散结构是在远离平衡区的非线性系统中所产生的一种稳定化的自组织结构。在一个非平衡系统内有许多变化着的因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决定着系统的可能状态和可能的演变方向。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两类:其一是广义流,其二是广义力;而且广义流依赖于广义力。一般地说,这两类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函数。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Structure)是由伊里亚·普里高津(I.Prigogine)于1969年基于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普里高津把在远离平衡态情况下所形成的有序结构命名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就是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以及它的形成、稳定和演变规律的理论。其基本特点为:

①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必定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

②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耗散结构只有在非平衡条件下依赖外界才能形成和维持;

③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都包含有大量的系统基元和多层次的组分,相互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非线性作用;

④耗散结构系统总是通过某种突变过程出现的,某种临界值的存在是与耗散结构现象相伴而生的一大特征。[2]

耗散结构理论提出后,已被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自然科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等社会科学,并取得许多富有意义的成果,特别对当代哲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可逆与不可逆、对称与非对称、平衡与非平衡、有序与无序、稳定与不稳定、简单与复杂、局部与整体、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等诸多领域都有独特的贡献。耗散结构理论发展了现代系统思想,在哲学上,有着重大意义,它使机械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发展为辩证决定论,使外力论展为辩证的整体论,从简单到复杂。这一理论为处理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方法论。

2 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的中国高校系统的现状

普里高津首先将宏观系统分为三类: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孤立系统是与外界隔离的系统;封闭系统是可以和外界交换能量,但要素和信息不能流动的静态系统;开放系统是与外界同时存在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的动态系统。[3]

中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高校系统内部的熵不断增加,引入负熵的信息入口却很小,使内部的熵处于绝对增加的状态,也就是说耗散出去的熵远不如自身的熵增量大,因此地方高校系统不是一个绝对的耗散结构系统,而且一个绝对的熵增系统,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2.1 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不是一个开放系统

耗散结构是在远离平衡区的非线性系统中所产生的一种稳定化的自组织结构。因此高校要成为一个开放的耗散结构,必须首先是一个自组织结构,自组织结构也一定要是独立的。

普里高津认为,自组织现象是普通存在的。在《确定性的终结》一书中,他还接受了比希里歇尔(ChristofK.Biebracher)等对“自组织”的观点:“自然界中的组织不应也不能通过中央管理得以维持;秩序只有通过自组织才能维持。自组织系统能够适应普遍的环境,即系统以热力学响应对环境中的变化作出反应,此种响应使系统变得异常地柔韧且鲁棒,以抗衡外部的扰动。我们想指出,自组织系统比传统人类技术优越,传统人类技术仔细地回避复杂性,分层地管理几乎所有的技术过程”。[4]在这里,普里高津明确指出“组织不应也不能通过中央管理得以维持”。

首先中国的教育系统不是独立的,一直处于中央集权管理模式。我国经济体制转向了市场经济,可是教育体制依然还停留在集权制的体制,而且是高度集权的体制,也就是大包大揽教育领域一切教育资源和决策与管理权。

其次中国的大学更不是自组织结构。教育部近些年推出了许多的教育工程,教育工程就是计划,教育工程越多,教育计划性越强,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在教育战线上的表现。美国经济学大师中的大师弗里德曼提出政府有责任投资教育,没有必要经营教育。而我们国家正好相反,高等教育系统完全处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由国家这个中央管理系统直接干预。

因此中国的教育系统一个行政结构而非独立的自组织结构,是一个封闭系统,不是一个开放的耗散结构。

2.2 中国高校系统处于平衡态

普里高津把又开放系统根据系统内部各个区域的物质和能量分布的平衡程度分为三种存在状态:热力学平衡态、近平衡态和远离平衡态。[5]

耗散结构的概念是相对于平衡结构的概念提出来的,它提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才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因此系统除了一定要是开放系统,另一个条件是远离平衡态。

远离平衡态是指系统内可测的物理性质极不均匀的状态,是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的最有利条件。普里高津认为“远离平衡是有序之源”。[6]系统的开放性是远离平衡态的基础,与外界保持信息交换,不断推陈出新,使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才能维持活力。非平衡意味着“对外开放(交换)和“对内搞活(流动)。它是耗散结构的宏观特征,并且是自组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第一个基本要素。普里高津之所以把非平衡有序结构称之为“耗散结构”,“为的是强调在这样的情形中,一方面是结构和有序,另一方面是耗散或消费,这二者之间有着初看上去是悖理的密切联系。”[7]

我国教育经过90年代记后期到现在的经济调整发展以及高校的大跃进似的急速发展以后,高校进入到了平衡态。这种平衡态表现在:①教育方针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一直都是三个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完全看不到以人为本的人本观念。德国哲学家汉娜·阿伦说“当大学决心经常为国家,社会利益集团服务的方针的时候,马上就背叛了学术工作和科学本身。大学如果确定了这样的目标,无疑等同于自杀。”②教育的行政化没有动摇,一直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完全与市场脱节。③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的评估、高校对教师的审核没有改变,一直都是各种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僵化的量化指标使学校教育部门和各院校领导以及教师的大部分工作都被纠缠在这些指标里,根本没有精力做一些实际有意义的事情。④教育模式没有改变,填鸭式教学,从小学到大学,从来没有变化过。整个教育不是以孩子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中心,孩子做为教育的主体从来不中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中国没有“学校”,只有“教校”,何等深刻!何等可悲!⑤高校发展的模式没有变化,一直在追求着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思想,功利主义严重,高校自身的结构走向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大跃进式发展道路。

上述几条的不变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相对平衡的、不断熵增的、死寂的行政结构,它远远地脱离了信息化的市场,因此无法培养出真正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优秀人才,也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因此中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必须改革转型,这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问题,而且也是社会政治问题,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3 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中国地方高校成功转型的条件

3.1 中国高校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

高校系统成功转型的首要条件是系统的开放性,它体现在对外开放和内部的开放两个方面:对外的开放,就是要加强高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物质、人才、信息的交流。高校内部的开放指的是:要加强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互通信息,协调优化内部结构。

教育系统中的正熵产生于教育内部矛盾之中,教育系统中的负熵其实是系统外部的信息,这里的信息指的是制度、政策、方法、市场等。教育系统要健康良性发展,就要不断吸取负熵来抵消系统内部的正熵。这只有开放系统才能做到。

以日本为例。“求知于世界”是日本明治初年提出的一项纲领性国策。日本一直把“文明开化”作为基本国策之一,政府为此确立了“教育先行”的发展战略思想和“求知于世界”的对外开放政策,教育成为日本的“立国之本”。[8]“求知于世界”的办学国策,使日本的教育从明治时期就成为开放系统,为日本创造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利条件。日本的经济就是靠这个纲领,顺利地引进先进技术,经过消化改造,然后发展起来的。

可见教育系统是不是个开放系统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战略性的意义。影响着我国地方高校成为开放系统成功转型最主要的障碍是思想的禁锢。思想不开放的主要原因是既得利益集团怕失去既得利益。目前影响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类或职业教育类转型的最大的思想障碍是:高校与应用技术搭上边就“降格”了;办应用型本科成了职业教育,如同上了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低人一等”; “应用型本科等同于本科高职吗”? 等类似的想法;这些思想在高校领导看来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利益障碍。

我国把高等教育分为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术教育就是传统的本科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就是高等职业专科教育,是专科职业教育,俗称高职高专。在高校录取顺序中,高职高专属第四批次,最后录取,分数也最低,因此职业教育在国人的心目中就是低人一等。很多高校的决策者会认为转型为让原本高档的本科学术教育变成低人一等的职业教育,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专科学校迎来一波升本科的高潮,就是为了能在招生上更有利,而且在官本位的中国,“专升本”的重要红利当属学校行政级别由副厅级变成正厅级,学校中层干部由副处级升为正处级。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化更严重。

现在又让这些学校改回职业教育,校名上沾了“职业技术”几个字的边会在招生上遇到极大的歧视从而严重影响声誉和经济利益。这是他们最担心的,最不愿意转型的思想根源。中国教育积弊深重,在背离教育的初衷上渐行渐远。中國教育系统目前需要的是全面改革,真正走向全面开放的市场,不是学校是否改名能左右的。如果把中央要求地方高校转型理解为改个校名而已,为了自己所谓短期的利益而拒绝转型,那就是真正背离了十八大提出教育改革的初衷了。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因此,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培养的才才应该有四个要素:一是面向生产、服务一线,二是具有明基的工作岗位,三是具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四是从事技术技能工作。[9]

因此,只要是毕业后面临工作的,在学习期间都可以视为是职业教育,包括本科生、硕士、博士都是如此。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等同于本科高职吗?”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是我们自己把职业教育理解为培养工作最辛苦的蓝领工人的教育,把学术教育理解为培养办公室里的白领、骨干、精英的教育。结果是大部分高等教育成了两不像,培养出一大批即不想当蓝领工人,也没有技能成为白领、骨干、精英的迷茫的一代大学毕业生。

20世纪60年代,德国经济和社会进入大发展时期,迫切需要大量的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H)应运而生,把大学的特点转向应用技术大学,并成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0]为德国迅速从二战中恢复并成为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经济体作出重大贡献。德国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3.2 中国高校应该远离平衡状态

高校转型的关键在于引入“非平衡机制”,打破上述平衡态,使高校处于真正的全球化的竞争之中,处于市场之中,优胜劣汰,使系统形成自组织的有序结构。形成自组织的有序结构就是由市场选择学校,使学校有危机感,学校就会自己改革适应市场了,这样经过市场选择的高校才是有活力的高校,高等教育系统最终走向高效良性的发展轨道,达到理想的耗散结构状态,这是科技和人才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11]

因此从宏观上讲,国家的行政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要让位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需行政干预。当中央管理不再是系统发展的主角,系统就会慢慢自动远离平衡态,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信息、能量,形成自组织结构,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样的高校才能与市场接轨,高校自身的结构会得到优化。

当系统远离平衡时,各要素就会为建立自己的模式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总会有一个或几个要素获胜,并通过不断扩大和强化自己的势力变成起支配作用的内部参量,进而去控制和役使其他要素,迫使它们协同行动,这才有了相干协同的整体效应,突现生成系统新质。[12]要使教育系统真正远离平衡态,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有实质性的改变,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管理要去行政化;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的评估、高校对教师的审核也要发生改变,将各种科研成果、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评估办法变成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从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自由发展教学模式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鲶鱼效应” ①是让系统远离平衡状态的手段。

“鲶鱼效应”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系统部相对稳定的要素构成容易让部分要素产生倦怠感,缺乏活力,产生惰性。此时,如果系统能适时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以制造一些紧张氛围,就会促使原有的要素紧迫感而进入重新自组织状态,可见,适当的时候引入一条“鲶鱼”,在很大程度上能刺激系统的再组织过程,给整个系统带来创新并实现多赢局面。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发达的国家之一,是经济和军事上的超级大国,更是教育上的超级大国。这与它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以适应世界发展潮流不无关系。上世纪80年代初,新技术革命快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提出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把教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海湾战争以后,1991年4月18日,美国前总统布什正式签发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1994年国会通过了《美國2000年教育目标法》并使其成为正式法律;1997年《1997重建美国学校伙伴关系法》;2001年1月,美国总统小布什提出了《不让一个儿童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简称(NCLB)的教育改革计划。美国任何一次教育上的改革都受到国内外当时教育思想潮流的驱动,都是各种思潮在教育领域内的反应。[13]

教育系统要善于抓取外来因素,时时要有“狼来了”的紧迫感,要在“与狼共舞”中不处于劣势,只有不断自我创新自我适应。

3.3 中国教育体系内部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

非线性相互作用和线性相互作用是人们描述物理变化过程时引入的概念。线性系统发生变化时,往往是逐渐进行的;而非线性系统发生变化时,往往有性质上的转化和跳跃。受到外界影响时,线性的系统会逐渐地作出响应,而非线性系统则很复杂,有时对外界信号拒不理睬,而有时又反映激烈。作为一个整体,线性系统连续变化,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状态;而非线性系统却可以长时间保持自己的稳定。系统和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系统的功能大于各要素的和,具有各要素所不具有的新功能。各要素之间也并非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即斗争又联合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相干的协同效应。由非线性科学所引起的对确定论和随机论、有序与无序、偶然性与必然性等范畴和概念的重新认识,形成了一种新的自然观,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的思维方法,并涉及现代科学的逻辑体系的根本性问题。

普里高津说:“对于形成耗散结构所必须的另一个基本特性是在系统的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一种非线性的机制。”[14]远离平衡态是是耗散结构的宏观特征,非线性则是耗散结构的微观特征。非线性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各个要素之间产生相干效应和协调动作。另外,由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此,只能用非线性方程来描述运动状态。非线性方程必然存在多个解,其中有些解是稳定的,有的解是不稳定的,从而使系统演化发展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这就产生了进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内部都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高校间的竞争。目前我国高校间的竞争机制没有形成,所有招生指标由国家以行政指令形式下达,高校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即使有也不是激烈的竞争,使得我国教育是线性发展,大家都能预料的结果,都在向综合性大学演变,没有进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高校自身的结构也向着“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向发展,只有量的堆彻,没有质的提升。

只有打破上述高校的发展模式,引入竞争机制,从非线性角度理解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以新的教育理念②为指导,重新设计教学系统,使高校走出死寂,健康发展。

3.4 中国高校应该系统存在涨落和突变

恩格斯说:“相互作用是我们从现代自然科学的观点考察整个运动着的物质时首先遇到的东西。”并指出:“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15]恩格斯在这里提出了事件发展的终极原因,而贝塔朗菲(I_Berralanffv)更详细地说明了这一情况:每个整体都以它的元素的竞争为基础,并以‘部分之问的斗争为前提”,这就是“实际表现出来的对立物的统一的表示”。[16]贝塔朗菲(I_Berralanffv)所说的就是系统内部必须存在存在涨落和突变。所以普里高津说:“每当我们达到一个分叉点,决定论的描述便破坏了。系统中存在的涨落的类型影响着对于将遵循的分支的选择。”[17]显然,系统内各要素的涨落和突变,为系统发展的选择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条件,使系统呈现出随机选择性和选择多样性。

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是通过随机的涨落来实现的。涨落在不同条件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对于处在近平衡区的系统,涨落引起了在相空间中系统运动轨道的混乱,将导致无序。而对于远离平衡区的系统来说,涨落却成了促使系统从不稳定的定态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的因素,是形成耗散结构的杠杆。系统通过涨落导致有序,是耗散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结论。

差异化办学是让系统涨落和突变的表象。地方高校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基础,虽然各自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但这种特色并不是很突出,同质化竞争严重,没针对教育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没有形成差异化发展模式。大办“大而全”“小而全”式的“综合性大学”热情有增无减。地方高校追求“高大上”的冲动普遍存在,专科升本科、学院更名大学,贪大求全,这些都是建立在学校合并的基础之上,用发展代替了改革,迷失了办学方向。因此地方院校应该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放弃对“综合性大学”热情,运用市场分割思想,适应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建立特色比较优势,追求特色与创新,追求差异,突出特色,提升学校和专业的核竞争力,努力拓展差异发展生存空间。

4 结语

我国的地方高校必须全面改革开放成为自组织结构,远离平衡态,在专业设置上注重社会市场的需求;教学以凸显职场为切入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甚至直接着眼于具体岗位,才能真正健康发展。这也要求教师素质也必须有全面的提高以及对教师评估体系的变革。这次教育改革决不是校名是否加上“职业技术”的字样这么简单,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教育体制革命,将对中国教育、国民经济以及国民素质起着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后来有位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样一來,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②当代世界共同追求的教育理念:要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会学合作;学会负责。

参考文献:

[1]http://www.dzwww.com/xinwen/xinwenzhuanti/2008/ggkf30zn/201405/t20140508_9552485.htm.

[2]依·普里高金.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8:145-282.

[3][5]刘海艳,姜振寰.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23(1):88-91.

[4]普里高津.确定性的终结[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31.

[6][7][17]普里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83,187,225,349.

[8]胡亚文.部分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J].

[9]张健.应用型本科等同于本科高职吗[J].中国教育报,2014,3,13.

[10]彭晓兰.德国教育改革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3.

[11]刘承波.试析加入WTO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机制[J].浙江社会科学,2001,7:102-105.

[12]武杰,李润珍.非线性朝互作用是事物的终极原因吗[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12:15-19.

[13]李宁.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教育改革评析[J].西南教育论丛,2009,1:90-93.

[14]湛垦华,沈小峰.普里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l982:156.

[15]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386.

[16]贝塔朗菲.一般乐统论:基础发展.应用[M]北京:社鲁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55.

猜你喜欢

高校转型职业教育
高校转型下应用型本科电气类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探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转型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及机制研究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