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

2016-10-21郭宗慧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维模式探讨初中生

郭宗慧

【摘 要】初中數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重要学科。加之初中生正处于思维飞速发展的阶段,所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激发和引导成为了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方法得当,便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而本文则主要对激发学生的思维方法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初中生;思维模式;探讨

引言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当下初中课堂最主要的教学模式了。数学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由此可见加强教师对初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学生在数学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而且数学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得到激发和提升。只是获得这一切的关键因素还在于教师的激发和引导是否及时和到位。本文针对学生思维能力差的原因和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正确使用到的方法做了简单的分析。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欠缺的原因

1.1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比如说当他们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教授相关图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概念,比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等。

虽然这些知识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致于他们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思考:三角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底有着怎样的用处,它们又为何会被广泛的应用?正是因为没有打破传统的教育壁垒,才让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整体都有所欠缺。

1.2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虽然兴趣和思维能力没有很明显的联系,但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如果自身对数学学习就缺乏兴趣,那么激发他们学习的思维能力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其主要原因和教师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关,当然也和数学这个科目本身的枯燥、乏味有关。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才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只有多方面考虑、改善教学状况,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才更便于教授给学生激发思维的方法。

1.3理论和实践教育脱节

我们常常说:理论要指导实践。在初中数学教学上同样如此。再完美的理论知识只有落实到实践中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和意义。而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对一个学生思维能力考察最有效的办法。

遗憾的是从一些教学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很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很充分,但是在把理论融入到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表现的不知所措,思维能力更是严重的缺乏。而这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不够有着巨大的关联。

二、初中数学教师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

2.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数学是门灵活的学科,所以它不适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背理论,背公式,做练习题,取得的效果自然是不尽人意的。

因此改变课堂上固定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第一步。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千万不能占据课堂上的主动地位,而是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切记也不能要求学生完全跟随自己的教学步骤。而是应该鼓励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质疑,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想象能力。

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给学生留下足够多的时间让其对课堂上不清楚的知识点进行思考和质疑。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有着开放的教学态度,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多沟通、交流。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毕竟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为了避免枯燥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所带来的厌学情绪,就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讲三角形相关的图形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教学道具进行授课,这样便于学生对三角形的学习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不间断地播放一些由三角形构造的房屋造型等相关的图片,这样既能让学生欣赏到美丽的事物,又能对三角形图形有更加清晰地认识。并由此使得学生的思维在最短的时间里进行最有效地扩展。

2.3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即要求学生恰当地使用数学课堂中所经常使用到的教具、道具。因为很多数学问题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就能得到答案。这不仅让课堂的氛围更加的浓厚,而且还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表现。

比如在讲到“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均为60°”性质的时候,让学生借助已学的理论和课堂道具亲自证明的过程,也是发现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良好契机。如果发现错误,学生会及时改正,而且让自己否定自己的错误总比被人否定所取得的效果会更好一些,让人印象也更加深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从每一堂课程中都学到知识,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的欲望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2.4让教学更加接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相比于那些不切实际的问题,把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亲身经历的场景作为教学的内容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演示温度计的时候,以当地的白天、夜晚气温、冬季、夏季的气温为例,则更能让学生感同身受。当需要对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进行计算时,他们第一反应就不会是列式子,而是会考虑到温度中可能会出现的负的数字。结合生活场景,既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兴趣,又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以致用,由此也更能激发他们无穷的思维想象力。

结语

初中数学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学会将数学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是数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而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外,尤其还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只有抓好这个环节才可以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让整个数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孝斌.数学教学思维导向的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08

[2]丘维声.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创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3

[3]方炼.初中数学思维训练[M].杭州出版社,2000.03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探讨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