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薄弱小学语文教学之语言积累

2016-10-21赵树银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积累语言生活

赵树银

【摘 要】语文是伴随人一生的一门学科,从我们学说话的那天起,语文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而作为一个中国人,学好语文是义不容辞的事情。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习作文章,都是要通过对其加以组织而构成的,这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只有不断交际语言,积累语言单位,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农村小学阅读资源不丰富的硬件条件下谈谈如何丰富语言的积累。

【关键词】语文;语言;积累;生活

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平时多数都是通过当地方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对于语言的积累更是显得薄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语言的积累对语文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农村小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呢?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以下几点探索。

一、语言积累的重要性

根据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要求,语文素养应包括四大方面:①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评议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进行思想交流。②要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③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文明的素质。④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生都要做的一件事,为什么有的人一开口说话就让人感觉很温暖,很有内涵,感觉很愿意和他(她)一直交流,而有的人一开口说话就让人很厌烦,我想这就是语文素养的一个体现吧。我们的国家需要的是说话也要说的漂亮,做事也要做的漂亮的人才,这样的中国何愁不繁荣富强呢。

著名心里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既然语文素养培养是一生的事情,小学是个关键的阶段,只要小学有了良好的习惯和基础,说好话,做好人,这将不会是一件难事。

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

二、农村薄弱小学的阅读资源现状

我国现在城乡教育中的资源均衡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善,国家正在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我亲身经历过一件事情,我们四川攀枝花正在大力建设风力发电工程,风车的叶子很大很大,一片一片地用大型挂车拉到山上。2015年的春节,我媳妇的堂姐住在北京,她家有个小孩上幼儿园,春节的时候,一家三口回攀枝花过年,我媳妇看见了公路边的风车叶子,她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她问了我一句,这是什么东西,我本来知道,可还没等我说,那个小孩就说了一句,这是风力发电的风车叶子。这是一个北京上幼儿园的孩子说出来的。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就是想说明目前来说,教育资源确实还不够均衡,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的见识差距是较大的。说到语文阅读资源的问题,农村学校的孩子除了教材以外,课外阅读的书本很少,有些城里学校贡献的一些书籍,孩子们会像宝贝一样疼爱它们。

三、如何丰富农村薄弱小学学生语言积累

在面对阅读资源不够丰富的环境下,如何才能让农村学校的孩子们能够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从小就拥有较好的语言积累环境,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会加强对优美语句整理环节的重视程度,让学生自由的抒发内心对喜欢的语句的感情,让学生用专用的本子积累这些优美的语句。加强朗读和背诵,《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由于我校是寄宿制学校,我会组织学生放声晨读,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习惯,还可以从中积累很多优美的语言。我会自己去买书或者在网上搜索,摘抄一些符合小學生年龄段的优美语句或者是名言警句,复印给学生,供学生晨读使用。

现在的家里再穷也基本上有一台电视,语言的积累很多时候来源于生活,我会让学生在看电视的时候记录听到的一些优美的语句,当然肯定是要符合年龄段的。其次,让学生在听父母或者是亲戚讲话时,觉得比较优美的语言也要记录下来。每个月固定两节课用于学生展示才华,形式多变,这周进行成语大接龙,下周举行猜词游戏,下下周举行分享好句子,还有朗诵,限时背诵比赛,诗词大会等。目前就这些活动,我相信,经过我的努力和学习,我还能设置更多的活动供学生展示才华,这将会很好的激发小学生对语言积累的兴趣,同时还能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这些都是我作为一线教师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语文素养中语言积累是基础,我想我会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如何让农村薄弱学校的孩子们积累更多的语言,让他们长大以后做好人,说好话。

四、加强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农村小学生身边拥有的课外书籍非常有限,我们要鼓励学生从身边已有的资源中尽量多地开展阅读,引导他们从学会读到自由读,进而增强阅读的兴趣,从课外书籍中摄取更为丰富的语言。因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进行相互的共阅,实现已有资源的共享,并在这一过程中展开阅读的相互讨论,进一步达到语言积累的效果。可根据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向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籍。如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较少,可向他们推荐寓言、童话、卡通等图文并茂的有趣读物。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感人、有意义的故事读物,如《格林童话》《儿童科幻小说》等。到了五六年级就可以推荐一些寓意深刻、富有情趣的名篇佳作。此外,根据教学的进度,也可适当的进行推荐,如进行五年级下册《将相和》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在进行耐心细致地课文讲解,学生为课文的故事片段着迷时,可以告诉学生,想要了解更多这方面的故事,可通过查阅课外书籍,如《史记》等。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还有效地实现了语言的扩展和积累。教师可将报纸、杂志、包装盒上的广告语、街道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这些“注入时代活水”的媒介都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学生有一定的兴趣,也较容易接受,而积累这些语言文字,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没有负担,并且乐在其中。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有限,每个家庭不能承担孩子购买大量课外书籍的能力。这时,可让几个兴趣差不多的学生组成阅读兴趣小组,共同购买几本课外书。同学之间经常相互交流阅读内容和心得,一方面可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大有好处。另外,不管是哪种内容与形式的阅读,应督促学生贵在坚持,学生有了良好的习惯,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多读好书,并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营养,进行语言的积累。

猜你喜欢

积累语言生活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