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016-10-21靳荣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靳荣

【摘 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在学校教师的教育下,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作为学校这一社会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就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尤其是语文教学。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学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顺理成章的,通过语文教学,满怀激情对儿童进行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小学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义不容辞的使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在培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今天,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仍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任务。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的培育要从小抓起。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尤其是语文教学。祖国语言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祖国语言的美好、伟大和表现力,对儿童的影响,似涓涓细流,隽永而深长。通过祖国语言的学习,儿童的情感、思想和境界会变得高尚起来。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顺理成章的。更何况,通用小语教材本身,又编排了那么多内容丰富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呢!应该说,通过语文教学,满怀激情地对儿童进行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小学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义不容辞的使命。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这块地上,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在山川风光的描绘中体现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教材中,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文很多,这些名篇往往是写山则情满于山,写海则情溢于海。在教学这些情文并茂的诗文时,教师要借助于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描绘和赞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如教学《沁园春·雪》一文,可以抓住作者对“长城”、“大河”、“群山”、“高原”、“千里”等崇高伟大形象的描写,借助于“舞”“驰”等动词的传神描绘,以及修辞格的巧妙运用,把一幅气势恢宏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祖国河山图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雄壮、磅礴、美丽如画,自然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之情。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美感,又能让学生自然生发出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在思想内容的分析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文章是交流思想的载体。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表现了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如《我爱这土地》、《乡愁》、《我用残损的手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最后一课》等。其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诗中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感,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在教学本文时,教师可以把意象和句式的运用同思想内容的分析结合到一起。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运用“我是……”的句式,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里,融个体的“我”于祖国的大形象里,表达了“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变身为文中的“我”,亲身体验“我”的爱国之情,进而激起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激情与热情。

三、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教学歌颂英雄人物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借助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激發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英雄人物之所以成为英雄,除了有超凡的能力外,首先是在精神和品格上的超凡脱俗,这样的文章教材中比比皆是。如《邓稼先》一文,作者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赞扬“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最有中国人民的朴实气质的人”。作者又把邓稼先同奥本海默对比,始终把邓稼先放在国际大舞台上写,既显示出作者的广阔视野,又一下子提升了文章的境界,从而凸现了一个立体的、光芒四射的邓稼先形象。让学生在学习中对照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起学英雄、做英雄的热情,培养学生学好文化,掌握本领,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四、在优美语言的品味中体会爱国主义教育

琢磨古今名家炼字上的功夫,体会对语言美的追求。如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教师除了讲述图画美、结构美外,还要讲出语言美。遣词精当而隽永是其突出表现,“衔”、“吞”二字,写出了洞庭湖的宽阔与浩大,连莽莽群山、滚滚长江也显得那么渺小,言简意赅。形容汹涌的浊浪冲向天空时,作者用“排”字,写出浪身之巨、浪头之高,富有神韵。通过讲析,学生领会了作者用语的味道,又能感受到祖国语言丰富的表现力。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挚爱之情。

五、于写作教学中表达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去观察和分析事物。恰当地确立作文命题。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意选择一些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命题。如《我看家乡的变化》,《展望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航天》等。

通过作文评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有个学生的一篇习作,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表意明确,但结尾却写到:“我一定考出好成绩,来报答生我养我的父母。”评讲时,教师可以肯定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同时也要指出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他认识到,一个学生的成长,国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老师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学生走上社会以后主要应当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单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思想是狭隘的。

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绝不应该是空洞苍白的说教,正如诗歌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的思想在爱国主义的不断熏陶和感染下,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就一定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从爱国主义教育着手,为儿童初步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打下重要的思想基础。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因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作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打下重要的基础。

我们展望着丰收的明天,更应立足于今天的耕耘,播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让我们在儿童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切实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精耕细作,我们必定会收获爱国主义思想与行为的丰硕之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爱国主义教育概论》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第一版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有关教师的教学规则》,2001年7月版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