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智能融入中学语文教学

2016-10-21白燕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智力阅读教学语文

白燕

阅读是人类带有普遍意义的行为。美国从事多元智力教学的教育家阿姆斯壮指出,读写的历程本身就是人类全脑的活动。现代脑神经科学已经找出人类大脑和八个智力相应作用的不同区域,当我们在进行读与写的历程时,这些大脑不同的区域便参与读写活动,脑内运行着神经的调节作用。阿姆斯壮主张,大脑中的八大智力参与读写的实际经验,每一种智力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举例来说,当我们阅读页面上一个字的简单动作,首先眼睛要看到印在页面上的字(运用到空间智力),然后判断意义及理解(使用逻辑数理智力),还要掌握嘴唇所发出的音色、音高(身体运动、音乐智力),整个过程要用到许多智力来参与。如果加上研读文章、与他人讨论以及写下内容,整个读、写经验就包含了八大智力的运用。因此,读者要动用到不同的智力来完成读、写多层次的过程。

透过对多元智力理论与阅读教学的探讨,从脑神经机制的科学发现与国内阅读教学成功的案例,使人相信,大脑主动的阅读过程会启动许多能力的学习与整合,鼓励笔者运用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来探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希望能够通过研究此理论来证明多元智力理论的有效性,证明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在教师有效的指引下,能够发挥优势智力,在阅读的历程中,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流动的动态过程。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阅读,而是以课堂为场所,以文本为载体的具有明确目标和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在教学观念上进行改革,不能再一味地强调文本的权威性,不能用自己的阅读取代学生的自我阅读,更不能用教参或者某个专家的结论取代学生的理解。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又是新时期语文教师所必须具有的素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作为高中语文教学重点之一的阅读教学自然承担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师的阅读教学指导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阅读是人类打开通向理性世界大门的钥匙,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长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处理阅读教学也多半是依据《教师教学用书》,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因而效果不佳。近代文学及生活大师林语堂形容读书“是一件至乐之事”,他认为读书的本义与真正的喜爱阅读,可以让人“一句话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本就来读”。说明自主阅读,喜爱阅读,才能体会到阅读的趣味所在。随着全国性大范围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潜藏着形式呆板、效率低下的弊端,且日益显现。

例如教某位作家的作品,在许多情况下都没有真正让学生读,让学生与作品进行真正的“对话”、交流,而只是听了一番关于某人某篇作品的讲述。阅读教学的这种以讲代读,以听代读的现象非常严重。在课堂上,很多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讲读方式,在课堂中滔滔不绝,阅读课变成了教授课、讲读课,大多数时间是老师在分析,学生只是听众,是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的被动接受者。如果我们去调查一个中学生,询问关于语文阅读课的进程,他们会明确、清楚地告诉我们一篇课文是这样进行教学的:解题,作者简介,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总结段落大意,分析课文,概括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色。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文章的解读普遍存在这种情况:教师照搬教参上的答案。在一些教师看来,一本教参在手,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所谓的必要信息(如标准答案、答案解析过程)一应俱全。从学生角度看,看不看课文没什么两样,反正老师上课迟早会讲,只要记住标准答案便万事大吉了。这其实就严重束缚了学生主体思考的巨大潜能和自由空间。久而久之,即便个别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一般也会被教师或教参的权威压制下来,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没有了,学生本来应有的独立思考、丰富想象、理性判断等,在这种理解的单一化中丧失殆尽。

随着课程的推展与实施开来,心中对教育的本质与内容仍陷入困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语文素养、审美能力,能自主终身学习的人才。笔者曾自问,自身是否具备了这些素养呢?身为教育工作者在时代洪流中该如何充实,以具备能力来指引下一代的莘莘学子,是笔者对自己的第一个提问。二者,课程目标是在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但见很多学生下了课就要赶补习班,接受永无止境的知识。

语文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建立是发展其他学科领域能力的重要基石,往后每一科目的理解或表达都需要语文能力的传递,且语文课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教学时数比例也是比较高的。语言智力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的表达能力,而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不外乎透過“多看、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的练习,教师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读”,逐渐丰富大脑中的背景知识,脑中随时都有可以提取使用的资讯,就提升了说话及写作的语文表达能力。

以多元智力理论指导语文阅读教学,在课文教学时可先由朗读(有多个角色则分角色朗读,没有则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来带动学生综览全文,引导了解全文大意,接着熟悉生字及新词,进入文本中的词意认识、内容深究、形式深究、主题升华、拓展知识等教学,学生依序顺着预习、新词解释、提问与讨论、找出分段大意、学到中心思想、仿写及创作的学习步骤在练习。为了使学生更能理解课文与字词,辅以说作品、分享查阅相关资料、戏剧表演等,以增进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动机与文章内涵。然而,制式的教学步骤和段考评量的要求,让枯燥的课文内容更没太大的吸引力。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动机以及扩展学生对多元世界的认识,运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

加德纳提出了八种多元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在人们的生命历程中,这些多元智力不断受到先天与后天因素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许会被启发或被关闭,如果在适当的环境便可以充分发挥,因此,教育的目的便是在引领人们多元智力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人们过往对人类心智的刻板印象,同时也呼应现代多元文化的环境。

在美国,多元智力理论的观点已经逐渐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主流;在东方,多元智力理论与孔子所述及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之理相呼应,让不同特性的人们都得以接受教育。而面对全球化脚步迅速转换的世界,世界变得更多元,而多元化的环境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是多元性的,只要拥有专长,许多冷门的领域或行业都会成为社会上的必须依靠。

在这个日益多元的社会环境,学子们将要拿出自己的长处在社会中与人竞争,所仰赖的便是优势智力。以多元智力的观点来看,只要向积极的方式开启优势智力,挖掘个人的兴趣或长处,便能在多元的社会环境有所作为。

猜你喜欢

智力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智力闯关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欢乐智力谷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