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2016-10-21王艳玲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组长成员作业

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我们的英语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David Koots于20世纪70年代倡导并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陈旧做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小组成员在共同努力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帮助、激励互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通过相互帮助、理解来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无论年级的高低、学生接受能力的强弱与否,大都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授课、布置作业——学生听课、做作业———教师改作业——教师再置作业——学生再做作业的教与学的循环。在这一循环中,一是由于教师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能靠课后的大量作业来体现,这样的教学模式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教师只能埋头改作业,超负荷、低效率、重复性的疲于应付工作,根本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与设计,日积月累,老师和学生都不堪重负。

三、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提出与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本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根据我执教多年的经验和教学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认识的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互动,生生互助的方式,使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由学生学习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教学模式的部分改变,不但使学生成了课堂的主导者,教学的良性循环也由此而建立起来。

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小组的划分

1.统一认识:通过对学生讲解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意义及对学习策略的讨论,引導学生充分认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好处,逐步形成师生教学的合力。

2.基础分层:教师首先按每学期期末成绩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把学生分成优、良、中、弱四层。

3.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首先把学习成绩优、良、中、弱四层的学生搭配调和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选举成绩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小组的规模大约为6至7人。

4.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把分层后组建的6个学习小组的成绩与班级量化挂钩,每周一评。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并加以克服。

五、小组合作学习组长的职责

(一)小组长的职责:

1.每日对本小组成员都要做到“三有一帮助”,既有要求,有督促,有反馈。帮助组员养成良好习惯。

2.负责检查本小组成员作业的完成情况,交流学习心得。

3.同本小组成员一样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对本小组学习能力弱的成员给与帮助和辅导。

4.注意与本小组成员加强沟通,逐步建立“争强好胜,荣辱与共”的合作关系。

六、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一)自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课前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二)展学:在课堂教学前,先行组织各小组长检查组员完成预习作业情况,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再有教师展示学生预习作业的对与错。

(三)导学:在课堂教学中,各小组长把本组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进行组际交流。一般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调控,要让学生讨论始终围绕课文内容和问题进行,最后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易错点再加以讲解,强调和补充。师生最终达到一致意见。

(四)学习反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情况,反复有针对性的加以练习,使学生及时掌握学习内容并加以巩固。在此期间,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讨论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合作学习的小组长有保证本组成员都能完成任务的责任。

(五)小组评价:在完成学习反馈之后,在知识的掌握,参与的积极性,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也可以学习小组之间互评,对评选出来的优秀成员或优秀小组进行阶段性的奖励。进一步激发小组成员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增强集体荣誉感。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实验教师置于学生之中,在与学生讨论、交流中,在师生易位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交流。“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亲近引发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促使学生自动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达到肯学、爱学。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学会交际,在活动中学习其它同学的学习方法和品质意志,在帮助别人共同进步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社会活动能力。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合作学习在形式上已经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贴近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版

[2]李春华主编.《合作教学操作全手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6

[3]蔡祖泉著.《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4]张标著.《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研究的结题报告》

【作者简介】

王艳玲,女,辽宁省盘锦市人,辽宁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重要荣誉:本文已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小组长成员作业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分餐小组长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