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016-10-21曲小丹王殿军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自学探究教学模式

曲小丹 王殿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动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构建“五步三化”课堂教学模式。“五步”是指五步教学任务,主要由五个教学环节组成,即:一、激趣导入,质疑揭题;二、明确目标,指导自学;三、合作探究,引领提升;四、训练积累,总结归纳;五、实践体验,创新拓展。“三化”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的三个教学理念,即:课堂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任务化;任务教学主体化。“五步三化”教学模式就是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运用“五步三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兴趣中得以提升,因此,我们坚信: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快乐,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激趣导入,质疑揭题

大凡读书,不能无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选择、去综合、去感悟,并提出问题。但由于学生学习程度、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要需要创设必要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大胆质疑,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言,在新课导入中可采用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图表、课件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培养。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鲍波尔所说的意境中: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实践、去观察、去学习。

二、明确目标,指导自学

华罗庚曾经提出:任何人都要且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要靠行路人自己走。的确如此,自学的能力是每个人应该必备的一种能力。“五步三化”教学模式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教师引领学生自学,从而为下一步探究新知奠定思维的方向。例如:在讲授《窗外》这篇课文时,我和同学们共同分析“秋耕图”的描写方法。有了这一步的引领,再布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小组合作学习,就这样,学生有的放矢地进入了主动而充满乐趣的学习中。学生在小组学习后,组员汇报自己的发现时,是那么的自信,那么的快乐。因为,那是学生依靠自己的自学,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的独特感受。因此,教育工作的实践表明,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由他们自己求得答案,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兴趣也就浓。由此得知:浓郁的学习兴趣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三、合作探究,引领提升

左拉告诉我们: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學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足够的合作探究时间。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我们的教育家先贤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又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又表明,儿童间的合作互动能促进认知成长。另外,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语文课的合作探究在教学中尤为重要。记得在讲授《热门话题》一课时,学生有针对地对于一个热门话题进行讨论,讨论后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当时的场景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思维上的互补。而在思维的碰撞中,激起了学习兴趣的一层层涟漪。

四、训练积累,总结归纳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打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由此可见,学生打好基础之后,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练习。教师在练习题的设计中,应从民主和谐的基础出发,遵循新课标理念,切合学生实际,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实际,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而有层次的练习,剖析识字、阅读、习作教学中的难点,引导学生咀嚼语言,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在丰富的文化熏陶、传承、感染和建构中感受真善美,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五、实践体验,创新拓展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知识离不开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越来越喜欢对生活有帮助的知识。因此,教师要重视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实践拓展。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理解和训练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教会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条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教者要有意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大的拓展。在我和学生走进《乌鸦喝水》的文本时,学生分小组完成乌鸦想办法喝到水,并亲眼目睹水位渐渐升高的事实。经过这样的实践,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禁发出这样的惊叹声:“水真的越来越高了!”而同时,有一名学生举手问了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老师,为什么把石子放进瓶子里,水就会升高了呢?”为了在课堂上不偏离本节课的教学重心,我因势利导布置学生课下查询资料。这件事情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第二天的汇报课上,我才发现学生课下积累知识的空间令我惊讶不已。同时,也让认识到实践体验和拓展延伸的魅力所在:他们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语文教师要坚持以学定教、以学定法、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只有尊重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把准主导关系,突出主体作用,才能探索出更加灵活的、课型相异的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我更加坚信“五步三化”教学模式在我们全体教师的灵活而创新的运用下,一定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猜你喜欢

自学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