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业补贴的分析和思考

2016-10-21赵紫薇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考分析

赵紫薇

【摘 要】作为财政补贴的一种,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稳定、农业增产增收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和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业补贴政策时常会成为一些国际谈判争论的焦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经济下行的压力如影随形,而农业补贴政策也应适应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变化,寻找农业补贴的创新和新突破。

【关键词】农业补贴;分析;思考

一、农业补贴政策的必要性

(一)农业的弱势性

农业的弱势性表现在既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受市场(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影响也大。我国的国土面积东西南北跨度大,直接表现为东西南北的农产品种类不同;同时,还受局部环境的影响(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旱涝灾害等)每个地方的农产品的欠丰和质量各不相同。随着国内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人口的下降、种子质量的下降、国内需求的提高、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相关科研研究投入的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国内的农产品受到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冲击。农业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且自身积累率不高,难以壮大。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

农业为其他的部门提供了生产的原料,同时也是衣食的源头。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又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农业的地位十分关键。而我国是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的国家,农村人口是消费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农用工业品和相关的消费也会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而农业的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如农业科技、水利设施等。农业科研或者水利设施的投入都是巨大的,具有很强的外溢性。连续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聚焦三农问题,从侧面对于农业的地位可见一斑。

二、农业补贴政策的局限性

(一)农业补贴政策将会加重财政负担

中国自2004 年以来,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了十多年直接补贴。同时,中央连续下发多个“一号文件”,出台了“四减免、四补贴”政策,初步构建了农业补贴政策的基本框架。此后,各类农业补贴政策陆续出台,补贴力度不断加大,补贴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于此相对应的是财政支出总量的增长和农业补贴占比的提高。其中“四补贴”金额也从2004年的145.2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653亿元,八年时间里增长了十多倍。作为对农业支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的农业补贴会加重财政负担。

(二)农业补贴的不可忽视的地区差异性

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极大,而统一的农业财政补贴政策并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各个地区的农业进行有效的支持。为了保证补贴顺利到达农民手中,各地逐渐开始实行“一卡通”资金给付方式,即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补贴直接转移到农民账户。由于实行普惠式的补贴方式,基本上所有农民都能享受到这种补贴。但是对于用途也不可控。农民可能会拿到补贴进行个人生活消费,也可能会进行农业生产的后续投资。还由于户均补贴不多,大多数农民把补贴当成了可有可无的零花钱,不能理解国家补贴政策的真正用途。

(三)农业补贴在WTO的争议性

WTO《农业协定》将农业补贴措施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要求各国做削减承诺的措施另一种要求各国做削减和约束承诺的措施。此外,协定还专门规定了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国内支持与补贴的特殊差别待遇,将国内农业补贴分为“绿箱政策”、“黄箱政策”和“蓝箱政策”。“绿箱政策”属于免除削减承诺的国内支持措施。“黄箱政策”是指那些对生产和贸易直接扭曲作用,需要限制和逐步削减的政策。“蓝箱政策”是指那些虽然对生产和贸易有扭曲作用,但是以限制生产面积和产量为条件的国内支持,是“黄箱政策”中的特例,不列入需要削减的国内支持计算。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多次被各贸易国进行反倾销调查或者反保护调查,与农业补贴在WTO的争议性是分不开的。

(四)长期农业补贴的依赖性

长期的财政补贴不可避免的会使受补的个人和企业产生依赖思想。很多个人或企业出现了骗补贴的情况,甚至完全是为了大额补贴而从事某项农业生产,严重扭曲了正常的市场生产行为,影响了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农业财政补贴行为,还会人为的加剧国内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影响国际农业贸易的价格体系,引起贸易争端,浪费人力、精力、财力资源。“政策性亏损”更是掩盖了部分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引起的经营亏损。

三、农业财政补贴的创新和改革建议

(一)调整粮食补贴资金结构

鉴于很多逃离农村的农民工为了补贴将农田荒置的情况,粮食补贴最好为谁种田谁受补。要完善相关的数据统计工作制度,严格把控受补农民的耕地种植情况,种地者多种多得,少种少得,不种不得。并且将受补的金额和相关情况进行公示,便于村民互相监督。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科研资金的投入

政府必须要介入“三农”事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应该介入的得当。国家应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如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作为外部性很强的基础设施,国家应当对其进行大力支持。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成一大批高产稳产农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土地生产效益。于此同时,国家应该加强农业的科研投入,培养高尖端的农业科研人才、研制实用的农机具、加强种子质量的提高等。

(三)建立健全农业保险补贴制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大力发展相关农业保险如重要农作物保险、重要“菜篮子”品种保险,完善畜牧业保险补贴政策,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制度,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完善化肥、种子、农膜、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管理办法,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继续对化肥生产实行价格优惠政策,运用综合手段调控化肥价格,必要时可规定最高限价。及时通过成本监审、公布中准价等手段干预农药、种子、农膜价格,缩小其价格变化与成本变化的差异。

(四)构建以生存权和发展权平等为中心的农业补贴制度

农业补贴政策设计人性化,便于操作化。必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让农民的补贴上可溯源,下可预测。

参考文献:

[1]穆月英.关于农业补贴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的思考[J].理性探讨,2010.

[2]彭丽.财政农业补贴效用分析及改革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2.

猜你喜欢

思考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