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2016-10-21李璇滕梦娇
李璇 滕梦娇
【摘 要】我国的公积金制度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的基础数据、技术参数及相应的标准,因此在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绩效审计评价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合理构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一直是困扰我国公积金管理方面的难题。本文主要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加以探讨、研究,从如何选择住房公积金运营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工具、构建住房公积金运营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住房公积金运营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楼房,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加上房价一直居高不下,国家通过住房公积金制度来解决住房与人们生活问题。为了保证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有必要对其运营的绩效进行评价,而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由于公积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从而更好为广大群众服务,同时也推动住房货币化改革的顺利开展。
二、如何选择住房公积金运营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工具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住房公积金绩效执行过程中一系列指标的真实反映,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首先选择合适的工具,然后构建模型,分析模型并进行分解,通过确立基本框架来确定各项指标,最后再将各个指标进行细化。其中平衡计分卡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而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作为绩效评价的工具,平衡计分卡能够提供一定的思路,而且能够克服各种缺陷,为评价理论和方法注入新的血液。本文主要选择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对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绩效进行评价,主要有以下两点优势:
首先,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比较广泛,不仅在政府和公共部门管理中能够应用,而且在交通运输部门应用也比较广泛。作为非盈利组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住房公积金绩效目标具有多维性,这是与平衡计分卡强调的多种平衡的特征是一致的。我国设立公积金制度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广大城镇居民服务的。但是,也要关注财务绩效,实现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来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实现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平衡。
三、构建住房公积金运营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一)住房公积金运营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绩效衡量工作是平衡计分卡,平衡记分卡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组织,但正是因为其“大众性”,因此在对住房公积金运营绩效进行衡量时就不具有针对性、专业性了,为了更好的对住房公积金运营绩效进行考评,我们需要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运营特点进行量身定制,我们需要根据公积金管理中心性质、对应的顾客身份、内部管理制度、持续发展维度、财务状况等综合考虑,从而构建出适合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运营绩效考评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二)住房公积金运营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的构建
一个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很多的因素,一个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也要多方面考虑相关的政策、制度及具体情况。住房公积金绩效审计评价具体指标的制定需要结合绩效评价的一般性要求,还要适应我国绩效审计的现实情况。目前来讲我国的绩效评价一般遵从括SMART原则和CREAM原则,这是我国住房公积金运行绩效评价必须要遵循的准则,另外由于我国的绩效评价制度起步较晚,所以相关的基础数据、技术参数以及各类规范标准都不太健全,这就导致了构建住房公积金运营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因没有完善的标准及大数据,所以无法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但我们在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参照居民满意维度、内部管理维度、持续发展维度、财务结果维度等相关内容,从而构建出相对来说适应我国住房公积金运营绩效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四、住房公積金运营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一)确定各个指标的等级
1932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将原有的总加量表改进成了李克特五级量表方式( Likert- Scale),在这里我们借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方式( Likert- Scale)的分级方式,将住房公积金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五个等级,将公积金评价指标体系设定为定量指标,这样方便我们根据指标定义计算、核实各个指标的百分比,然后通过百分比值进行定级,更加方便我们分级。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然后再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专家的建议,从居民满意维度、内部管理维度、持续发展维度、财务结果维度这几个方面对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定级划分。
(二)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除了对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定级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该指标与评价目标的相匹配程度来确定居民满意维度、内部管理维度、持续发展维度、财务结果维度这几个指标相应的权重,哪个指标与之匹配程度越高,哪个指标所占得权重也就越高。一级指标的权重取值方法主要靠专家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和本级指标的总体重要性的比值进行打分来确定,而二、三级指标体系的权重取值在遵守这一原则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到该指标是否对其上一级指标评价目的有贡献及贡献大小。
参考文献:
[1]黄琴.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绩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
[2]王镱链.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有效性评价[D].海南大学,2015.
[3]王西枘,汪梦.住房公积金制度管理绩效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0,07:170-172.
[4]陈献东.住房公积金运营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02:81-91.
[5]柳鹏.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的有效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