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类型学的竹制品再设计初探

2016-10-21赵娜

工业设计 2016年2期
关键词:元语言类型学设计

赵娜

摘 要:对传统的再创造是中国竹产品创新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通过建筑类型学的应用典范与设计方法研究,我们从设计类型学中可以找到竹产品设计从宏观到细微的指导方法,中国新生代设计品牌“素生”的竹编灯具系列反映了设计类型学的理論及应用的可行性,为中国竹产品设计的未来提供了启发。

关键词:类型学;设计;元语言

全球化与地域化是当今设计领域无可逃避的两大课题,在以功能主义为美学导向的笼罩下,我们遭遇到审美感知力的全面钝化和形态创造力的退化。特别是现代主义割断历史文化联系的“无情景性”以及“无场所性”,使世界各地展现出千篇一律的面貌,这种无根的、无内涵的尴尬,让各界对历史与文化的延续发出了呼唤。其中以罗西(A一doRossi)为代表的设计类型学理论在向现代主义宣战时,借用“形式唤起功能”的思想,运用从集体记忆和人类原型中抽取和寻找建筑意象的方法,表达了其非功能主义的美学思想,填补了现代主义设计给城市带来的文化真空,修复了人与城市、建筑以及器物之间的情感纽带。

“类型”一词的词源来自希腊的“typos”,意为“印记”或“图形”,它起源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从这种经验中获得的某种理性认识。十九世纪巴黎美术学院常务理事德.昆西(Quatremere de quincy )在《艺术词典》中首先建立了类型的定义。他通过区别“类型”和“模式”来定义类型:“类型这个词并不意味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种传承因素的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即是形成模式的法则……模式,就其艺术的实践范围来说是事物原原本本的重复。相反,类型则是人们据此能够勾画出种种作品而毫不类似的对象;就`模式'来说,一切都精确明晰,而`类型'多少有些模糊不清。因此,类型所模拟的总是情感和精神所认可的事物······。”从中,我们看到了“对传统的再创造”在类型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从宏观到细微的指导方法——我国竹产业在新时代所面临的转型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1 建筑类型学的应用典范与设计方法——从原型的提炼到类型的转化

意大利艺术历史学家与理论家giulio carlo argan ( G.C阿尔甘)认为“类型”是通过比较和添加而建立,并在历史中演化而来的“形态”,设计类型学不仅仅是分类系统,更重要的是创造的部分。如路易斯·康从古罗马建筑的废墟中和古典建筑中萃取出建筑设计的原型,这些原型包括古罗马建筑中的拱券、筒形拱顶等(图1)。他将这些原型经过抽象和再创造形成了具有重复拱券形态和带中缝采光的筒形拱顶建筑如肯贝尔美术馆(图2)。我们从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中随处可见类型学的影子,康的这种设计风格是建立在对古典建筑强烈的热爱,对历史由衷的赞美,对场所环境深刻的解读基础之上的。以类型选择为依据的类型学的设计必须依据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固定形象,其过程往往是生活方式与设计形式相互适应。

(a) (b)

图1古罗马建筑

设计类型学之所以拥有将传统“旧貌换新颜”的能力,原因在于所谓的类型,是在剥离事物“变化”的表层形态后而得到事物“不变”的深层结构,以深层结构作为传统信息的“基因”植入“下一代”,使其在具有了“上一代”相同特征的同时,却能成长为不同的最终形态,在现实“多样性统一”的同时,使“新语言”带有可识别的传统基因。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仅要掌握现代设计的语言,同时还要不断研究传统文化和工艺。在研究传统并进行原型分析的基础上,对原型进行进一步的图示化分类。也就是说从原型的提炼到类型的转化其实是完成一个从传统中萃取“元语言”,并将这种“元语言”应用于设计作品的过程。

(a) (b)

图2肯贝尔美术馆

2 中国竹产品设计的未来——将“元语言”转化成设计语言

更多的中国设计师开始关注自身的历史与社会性问题,并开始深入研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做了大量的“元语言”萃取工作,从已出版的文献来看就有。

(a) (b)

(c) (d) (e)

图3中国传统竹编器物——设计的原型

以类型学为核心的新理性主义美学明确指出,设计来源于原型,但必须超越原型,只有这样,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特殊性与普遍性才可以通过设计过程实现完美结合。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通过类型转化的方式来完成对传统竹制品的再设计。建筑类型学应用的成功范例对当今江南竹制品的再设计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从2009年米兰双年展上,中国新一代设计师开始崭露头角我们看到了类型学在应用上的强大生命力。

图4 中国传统竹编纹样提取——设计的元语言

“素生”作为新一代设计品牌的代表参加了米兰双年展,引起了西方设计界的广泛关注并受到西方媒体的广泛好评(图5、图6)。这样的竹制灯具设计首先来源于对传统竹编器物的解读(图3)。竹编的历史悠久,几千年的传承凝聚了祖辈的智慧结晶,但在后工业化的当今,此传统手工艺受到现代化制造的极大制约,从业人员缺乏创新设计的方法与经验,导致竹编手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素生通过对传统竹编的“元语言”提炼(图4),将传统竹编转化成富有时代精神的现代竹编形态,这一优秀案例打破了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的局限,为中国竹产品的未来提供了方向。

图5 素生吊灯系列 图6 素生吊灯系列

3 结语

中国竹产品设计发展的未来给新一代的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不愿因循守旧又不甘于尾随西方现代主义设计,那么就只能从传统中找出路了。竹产品创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需要系统的基础理论作为支撑,在这方面,设计类型学原理和方法对竹产品设计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设计类型学出发而获得成功的范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未来是有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张磊.传统元素的现代演绎——论新技术背景下室内设计的地域性表达方式[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9(08):28-29.

[2] 陈祖建,沈洁梅,叶翠仙.竹编饰面板式家具创新工艺[J].木工机床.2009(02):29-31.

[3] 陈斗斗.现代原竹制品形式特征初探[J].竹子研究汇刊.2009(02):55-58.

[4] 许敏晓.竹生态家具的设计与制作[J].世界竹藤通讯.2008(06):37-42.

[5] 郝丽丽,李赐生,郭晓磊.浅谈竹材家具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广西轻工业.2008(12):119-120.

[6] 何修传,许继峰,孙岚.论新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06):28-30.

[7] 王军红.竹编工艺品制作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7(07):31-33.

[8] 王默根.家具造型设计的思维方法[J].包装工程.2007(06):174-176.

[9] 刘玉寒.论竹材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08(06):136.

[10] 许敏晓.竹生态家具的设计与制作[J].世界竹藤通讯.2008(06):37-42.

[11] 陆广谱.浅谈现代竹木家具设计思想[J].艺术与设计: 理论.2008(11):180-181.

[12] 杨中,李威.竹制家具的设计开发策略探究[J].艺术与设计: 理论.2007(02):110-112.

[13] 汪燕翎.“竹”与现代设计的断想[J].装饰.2005(12):123.

猜你喜欢

元语言类型学设计
以考古类型学视角观察南宋、金境内出土瓷器的互动关系
论音乐考古学研究中类型学方法的应用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
类型学视角下的维吾尔语情态表达
教师话语中的元语言现象与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
关于EFL课堂元语言的界定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