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体设计教学中临摹方法探析

2016-10-21刘有泉

科技风 2016年6期
关键词:临摹字体设计

刘有泉

摘 要:字体设计教学,应根据具体学情分析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由临摹到创意是字体设计教学实用有效、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字体设计;临摹;临创转换

字体设计教学中运用临摹的方法,能快速地让学生掌握字体的骨架和提升学生的字体设计专业技能,同时能较快地表达创意,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一、字体设计教学临摹指的是探究性临摹,即带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进行的有重点的临摹

探究性临摹首先是默临,所谓“默临”就是在临摹字体之前,要求学生首先要观察临摹对象的构成方式,推敲临摹步骤,体会字体设计作品的形式美感。是边欣赏边解构的过程,这样能掌握更多的作品信息,对设计元素进行化繁为简的视觉处理,为未来字体设计奠定创意基础。

其次是制定阶段性临摹目的,避免盲目性临摹。如阶段性临摹目的是要掌握结构、理解设计构成、提取创意还是体验新的设计风格等,这样有的放矢地临摹其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否则临摹训练收获很有可能出现广种薄收的结果。通常最初的临摹会专注于字的间架结构,接着是对笔划处理产生兴趣并进行学习研究,再进一步就是字体设计的整体构成的学习分析。事实上临摹者应该从字体设计的定位、创意、骨架、笔划、材料、气韵、风格、效果等各个方面体会字体设计作品,甚至在特定阶段训练过程中感同身受地体会和理解字体设计所说的“具象”“意象”“装饰”等等,只有针对性地理解和有目的的训练,才能从观念和方法的角度去揣摩经典字体作品设计的定位或者设计师的创意本源。

探究性临摹是明确重点的临摹,带着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临摹。学生在初步接触字体设计专业的阶段,如果既要掌握字体骨架、字体设计原则及字体设计技法同时还要兼顾创意和素材搜集,在职教类设计院校学生有些不切实际。因此,让学生带着对字体设计的种种问题从临摹入手,如为什么这幅字体作品选用这种字体?笔划用这种处理方法?创意体现在哪些方面?图形是如何融入字体?这样带着疑问,直接地进入技能和设计审美的临摹学习,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臂膀上,找到字体设计的自信。

探究性临摹是完整性临摹,不是片断式或碎片化的临摹。常规临摹的步骤是先临摹美术字,如黑体字、宋体字,圆体字等。如果临摹黑体字,要求学生收集由黑体骨架基础上深化而来的字体设计作品并按音形意分析归纳,再从黑白空间分析骨架并临摹,临摹作业要求提交收集在这种字体基础上演化而成的设计作品,并在能回答出做什么样的字体设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有什么意义?什么时候完成?在什么地方制作?应用在哪里?由谁设计完成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种研究性字体骨架临摹将文字创意和应用潜移默化地渗入学习中,使学生对设计职业有切身感受,为就业奠定了良好的职业基础,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在解决问题的思想指导下,学生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解决之道,这样学生主动去探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找到成功的喜悦,激活了原本机械的临摹课堂教学。

二、字体设计教学临摹指的是选择性地临摹,即选择设计大师的字体设计作品临摹

选择性临摹首先是选择经典字体设计作品,即临摹的作品要经得起时间推敲。优秀的字体设计作品具备以下特点:语言形式美、风格独特性、创意新颖、识别性强、易于传达,蕴含独特文化魅力。通过临摹,能体会到设计师设计时的思路历程,因此选择高水准的字体作品或设计大师之作,或是能代表某个时代、某种风格的字体作品,或是国内国际权威字体设计赛事的大奖作品,如方正字体大赛或东京TDC大赛字体作品。总之,选择有临摹价值经典的字体设计范本,是临摹的基本准则。教师应协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字体作品,这样有效地避免学生因专业视野与素养的局限性选择字体作品不具代表性的问题,当然,在临摹之前教师还应充分的解读与分析字体作品的创作时代、设计风格、创作背景、设计手法等,便于学生充分理解字体作品,从而启发他们的设计思维。

选择性临摹其次是渐进式临摹,即临摹的主题要体现专业渐深。字体临摹专题必须是循序渐进式,即在知识点上有专业深度的体现,从基本的临摹学习字库字体开始,这个阶段主要解决的是形像的问题,研究字体的间架结构问题,建立字体骨架概念,也是临摹的初级任务;其次是对经典字体作品的临摹,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形与神的问题,研究字體笔划构成及字体设计的定位问题,建立字体新颖性概念,也是临摹的任务之一;接着是字体作品意境的临摹,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字体设计的内涵的问题,研究设计的创意概念问题,建立字体独创性概念,也是临摹的重要任务;最后是作品设计拓展的临摹,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字体设计的构成问题,研究设计的技法和设计本源问题,建立字体多维度、多材质等综合表现的概念,为未来实际应用奠定基础,这也是临摹的终极任务;

三、字体设计教学临摹指的是注重实效的临创转换式

临摹到创作的转换主要取决于专题临摹后拓展训练的专题设置的训练,下面从四个方面论述具体的转换过程:

1)从临摹的字体作品的形似到字体创作的形似的转换,这个过程着重解构字体构成的骨架,如借用书法作品的字体骨架,利用字体的笔划代替书法笔划来设计字体,或者利用经典作品字型及笔划,重新设计字体,这是最初的模仿训练,也是字体设计入门的初体验。

2)从临摹的神似到创作的神似的转换,主要学习字体设计的定位,如临摹香港著名设计师刘小康的字体作品“周生生”,无论用色还是字体重心上移的设计手法无不体现珠光宝气的气质,彰显高挑、时尚的精气神,因此学生在临摹后的拓展转换时要传神,才能体现到作品的韵味。

3)从临摹意境到创作意境的转换,如徽派建筑的意境与字体笔划的融合。

4)从临摹的技法到创作的技法的转换,通过对大师陈幼坚的作品临摹,可深刻体会到如图形在文字中的设计应用的转换技法等,通过临摹少数民族文字,可巧妙将笔划精髓融入汉字设计。

总之,临摹要求大胆地对作品案例中文字的字型、笔划、结构等进行变形,打散、重构,用自己的理解和分析,重新归整设计信息,借助抽象或具象图形进行巧妙再设计。

参考文献:

[1] 丁海涵蔡可群.油画临摹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思考.美术教育研究,2001(8).

[2] 贡布里希.心理学和风格之谜.新美术,1986(2).

猜你喜欢

临摹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探析
高中美术课堂临摹训练研究
高校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浅谈字体设计在商业运用中的创新与表达
浅谈新媒体艺术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字库在设计中的局限性——以食品包装为例
一种便利型的红外临摹绘画辅助笔
一种临摹用的红外描线笔设计
试论美术教学中的临摹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