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我国抗灾救灾的文化内涵探究
2016-10-21李佑成
李佑成
[摘要]新世纪以来,频发的灾难使国家和人民经历了无限的焦灼与忧伤、悲痛与壮烈,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面对一次次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中华儿女用泪水与汗水、鲜血与生命,共同谱写出一曲曲波澜壮阔的抗灾救灾的壮歌,最终赢得抗灾救灾的不朽历史功勋。
[关键词]抗灾救灾 党中央 壮歌
[中图分类号]D6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6-0051-02
灾难兴邦,天佑中华。新世纪以来,频发的灾难使国家和人民经历了无限的焦灼与忧伤、悲痛与壮烈,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一次次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中华儿女用泪水与汗水、鲜血与生命,共同谱写出一曲曲波澜壮阔的抗灾救灾的壮歌,最终赢得抗灾救灾的不朽历史功勋。其根本在于抗灾救灾已经内化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即精神与价值观,这是任何文化形式无法替代的,也是其任何他国家与民族无法超越的。
一、抗灾救灾彰显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顽强生存、长期发展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之中被内化凝聚起来的民族认同感与民族集体意志的体现,是本民族的价值取向与基本道德规范。我国长期的发展历程验证了“多难兴邦”的治国道理,历经灾难才能凝聚起力量,才能实现民族精神的弘扬,可以说灾难是我们所不愿意面对的,同时又是民族意志考验最直接的方式,在它的感召下,一大批仁人志士挺身而起,顶风而上,知难而进,迎险而行。
(一)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爱国是基本的民族情怀,是我国几千年发展中形成的坚定民族情感,而这种情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正确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带动下人们为自己祖国的富强独立而不断奋斗。同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更在民族悠久的历史基础上萌芽,伴随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民族成长中的坚定烙印。当地震袭来,我们没有了小家,没有了个体,我们有的就是集体就是祖国,于是在心中,爱国主义激情油然而生。在爱国力量的催发下我们每个人都投入保护祖国,重建家园的行动中,我们走出了个人家庭的局限,以爱国主义的广阔心态去迎接地震带来的挑战,我们始终相信在任何时刻都不能磨灭爱国的主旋律。
(二)同舟共济精神
在巨大的地震灾害面前,映入眼帘的是英勇救灾、抢险救险的感人画面,在这些画面里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豪迈气概,我们在一幅幅抢险救灾的场面中深深地感受到人间大爱。在党的领导号召下,更多的解放军战士、人民子弟兵及公安民警迅速投入到地震救灾工作中,最危险的地方就有他们奋斗的身影,真正成为群众此时此刻的中流砥柱。200名武警战士徒步急行军十余个小时冲向震中汶川,15名空降兵勇士在天气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冒死空降茂县;映秀小学11岁的小学生康洁在地震发生时飞身跳下6楼,成功自救后,又马上冲上3楼去抢救多名老师。在遵道镇欢欢幼儿园上课的瞿老师,更是用自己脆弱的后背为孩子抵挡住了水泥板,用自己血肉之躯保护几名年幼的孩子。四川江油一名普通民警在看到失去父母的幼儿后,用自己的乳汁给他哺乳,只是为了孩子生命的继续。此时此刻在全国各地,我们看到的除了感动还有感动,这样感人的事迹不断上演,这样的故事处处传诵,我们被这些气壮山河的义举感动得热泪盈眶,而在其中我们更感受到全国百姓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的团结与凝聚,这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召唤。西班牙《世界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一个摧不垮的民族》,说“在任何一场灾难中都未曾看到过像中国这样的举国动员的能力、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强大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自强不息精神
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部充满了苦难与奋争的历史,在不断的历史磨难中,我们的斗志更加刚强,更加具有进取拼搏意识。古代神话寓言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让我们明白什么叫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从黄帝建立国家革故鼎新从而不断抵御外侵,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先辈们用自己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现实生存逆境的化解,也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更加深入人心,逐渐演变成为中华民族儿女勤劳勇敢、开拓进取意志的化身,并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民族内涵的提炼,实现了中华民族每一位儿女的血液灌注。汶川地震是建国以来最具破坏性并且波及范围最广的地质灾害,即使在巨大的地震灾害面前,广大群众的意志也没有消沉,而是越挫越勇,对生活对未来再次充满信心。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患难与共,自强不息,众志成城,一起清理废墟,搭建帐篷,重建家园,不向巨大的地震灾害屈服,展现了自强不息、英勇上进的民族进取斗志,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敬重。3岁的小男孩郎铮从幼儿园废墟中被救出时,他没有哭泣,而是艰难地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7岁的任思雨,救她的时候,她对身边的人说:“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12岁的李月,人们前去营救她的时候,小姑娘却说出了这样的话:“别管我,先救下面的同学!”15岁的秦静文,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懂事。废墟里,医生为她打了救护针,这个女孩子用微弱的声音说:“谢谢阿姨,你快出去吧,这里危险!”
二、抗灾救灾彰显价值观
(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人为万物之灵的观念,天地之间人为贵的思想。早在二三千年前,古代中国两位贤能圣明的帝王尧和舜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尧问于舜曰:“天下孰最贵?”舜曰:“生最贵。”明确肯定普天之下生命最为宝贵,最有价值。孔子曾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孔子还说:“仁者爱人。”《论语》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是说孔子有一次上朝的时候,家里面的马厩着火被烧了,他回来关心的是人有没有受伤,而并不去问马有没有损失。这突出了人的生命的重要,也是儒家重生的思想的体现。中庸中有人与天地参的思想。孟子认为,身为国家之本,认为民为贵。古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中说:三才者,天地人。《尚书》也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老百姓说的人命关天,也就是这个思想。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抢救被埋和受伤的同胞一直是抗灾救灾昂扬的主题词,一直是抗灾救灾的重中之重,也是贯穿了抗灾救灾的始终。在建国以来最大的地震灾害面前,中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高扬生命价值,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生存奇迹。
(二)舍生取义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又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求仁。”孟子也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德阳市东汽中学老师谭千秋,在教学楼倒塌之际,他用自己的身躯挡住死神,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而他却永远不再醒来;“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一位用身体护住孩子的母亲留下的短信;初三学生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4个小时刨出同学向孝廉;在灾情最紧张的时刻,15名空降兵在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且气候恶劣的情况下,冒险从4999米高空伞降到重灾区茂县,创造了世界空降兵史上的奇迹;有一位名叫杨云芬的52岁老人,在废墟下坚持了67个小时后,对救援人员说:“这里危险,放弃我吧,你们去救别人吧!”救援人员眼睁睁地看着杨云芬用一块玻璃,划开自己双手腕静脉,吞下了自己的金戒指……有时候,对生命的放弃,却是对大义的选择。像这样感人的人和事数也数不清,他们都是在用生命、用无私的奉献谱写人生的辉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魂。
(三)大公无私
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中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面对强震、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人民教师、医生护士、基层干部、志愿者、新闻记者以及顽强求生自救的灾区群众……他们大公无私、舍己救人,拼自己的命去救他人的命;他们不离不弃,失却了自己的亲人仍在全力拯救别人的亲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创造生命的奇迹,为救出他人以慷慨的姿势毅然赴死;他们奋力凿开废墟,数不清的双手托举起生命;他们救死扶伤,眼含泪水而表情坚毅。汶川抗震再次向人们昭示出英雄的深层内涵:无私者无畏,大爱者大勇。这种大公无私就如天空一样的悠远宽广,如大地一样的博厚深沉,如日月一样的清明温暖。
三、抗灾救灾彰显时代精神
(一)公而忘私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其成长和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公而忘私的革命精神。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中,党员干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完美诠释了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而这场地震也让党员群众接受了最真实最直接的意志考验。在情况最为危及的时候,我们的党员干部总会第一个冲上去,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在这场地震灾害中,我们看到广大党员干部所诠释出的爱人民原则,在他们心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哪里灾情最为严重,哪里情况最为危及,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群众的中流砥柱。来自美国广播的一则报道详细记叙了北川县陈家坝党支部书记地震中的感人事迹,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他从容地指挥大家安全撤离,并且以身作则地参与到抗震救灾中,曾经上万人的家园,顷刻之间就成了废墟,将近3000多人没了踪影,看到自己的骨肉同胞遇难,他禁不住流下热泪,而已经明确的500多名遇难者中就有他年迈的双亲、他挚爱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也许此时此刻他应该放下男人的尊严,悲情痛哭,但是他知道自己还有责任,还有担子,于是他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指挥中,只是为了更多的家庭早日团聚,脱离险境。在采访期间,他的对话机一直响个不停,他来回奔波,顾不上休息。这段简单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情感震撼力,虽然他失去了挚爱的亲人,但是他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因为他没有忘记作为党员干部的职责,他必须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二)志愿者精神
志愿精神一直是人类发展到今天文明成果吸纳与传承的体现,追溯志愿者服务的历史,已经将近百年,从最初的战争救护、家园重建等系列救助活动演变为没有利益纷争的无偿援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志愿者参与到救死扶伤的志愿行动中,而在二战期间,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反法西斯的抗争中,无论是战场上还是战后方,而最被中国人熟知的当属白求恩大夫。在抗美援朝期间,我们的志愿者战士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动人的志愿者之歌。而在当今的和平年代,志愿者的共识得到强化,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行动中,志愿组织也相继建立完善,并在环境保护、扶贫济困、救灾抢险等方方面面有所体现。我们从志愿者群体中看到的是自我牺牲的美好品格,是奉献敬业的崇高品质,是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折射,带给我们无数的感动与激励。志愿精神的主要特征是:自愿、公益和参与。正是在各种灾难面前,他们众志成城,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13亿同胞的共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价值追求。
(三)开放合作精神
虽然我们有国度,虽然我们信仰不同,但是我们都是最普通最真实的人类群体,因此我们应该始终秉承合作开放的心态与精神。开放就是要求走出自己视野的局限,以更加广博与开放的心胸视野去看待社会。合作就是从共同的利益基础出发做好团结凝聚,实现群体利益的维护。在汶川地震中,我们看到国际救援的身影,我们看到异国同胞的援助之手,我们看到他们付出的点点滴滴努力,我们真正意识到团结合作才是人类发展的出路。开放合作是我们民族历史发展的民族精神的具体折射,是我们各民族发展共进的不二法则。
【参考文献】
[1]修济刚.从四川芦山到甘肃岷县、漳县探析地震应急的焦点、亮点与盲点[J].城市与减灾,2013(06).
[2]马小飞.抗灾救灾中临时党组织作用发挥研究[D].兰州大学,2015.
[3]汪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与提高执政能力的互动[J].理论探讨,2012(06).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