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软件技术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途径研究
2016-10-21谢日星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软件技术类专业教师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结合IT行业岗位要求及实践的可能道路、校企合作的可行方法,对软件技术专业教师专业技术学习与实践技能提升的可行途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了一些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方法及实施这些方法的资源。
【关键词】高职院校门;软件技术;教师;实践能力
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已经过了十多年,人才培养方案已从本科简化型改革到了自成体系,突出受教育者实践技术技能的培养,但总体来说,我国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所有职业教育都存在着“企业招不到人、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理论上来说,我国职业教育人数众多,应该基本能够满足企业相应岗位的人才需求,但实际情况却是企业在面试了大量的学校毕业生后仍有大量岗位无法找到符合要求的工员。这里面有企业的原因,比如大部分企业只愿意招聘熟练员工,而不愿意投入力量对行业新进人员进行培养;随着近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聘者对于薪酬标准的要求超过了企业的支付愿意或支付能力。但总的来说,主要还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还不能达到企业岗位的要求,而教师自身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不足是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高职软件技术类专业人才要求
全国软件企业、新技术企业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事业单位都大量缺乏基层的软件开发人员,他们应该具有熟练的规范化编码、测试、实施、维护能力。软件企业所需要的一线基层人员主要承担编写程序、数据采集、测试软件、整理文档、安装调试、系统实施及维护等工作,同时企业还要求这些人员承担制定计划、控制质量、记录程序差错、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等工作,这些要求属于较高级别的软件从业人员的工作范畴。因此,高职软件技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创新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掌握计算机软件相关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软件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能力,能熟练应用程序设计语言按照软件工程规范熟练完成程序编制任务,可以从事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及计算机软件销售、咨询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高职软件技术类专业教师专业技术技能要求
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除了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师,高职院校大部分的专业教师自身最低得达到并超过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特别是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的专业技术技能必须在某些方面或全面达到这一要求。同时,由于软件开发的单件特点以及软件技术持续不断快速发展的自身规律,软件技术类专业教师专业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必然是一个不可间断的持续过程,教师的培养资源也主要应该投入到其专业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完成一个能实际投入运营的系统,最少必须掌握以下技术:1.数据库: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基本理论、SQL语言;2.程序开发语言:JAVA、C#等主流开发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3.WEB前端开发技术:HTML、CSS、JavaScript、JSON、Ajax;4.部分框架:SSH、EntityFramework、MVC等;此外,再进一步则对系统的架构能力提出要求,包括:设计模式、负载均衡、SOA技术、可扩展性、可维护性、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IoC)、面向切面编程(AOP)等。
所有这些技术技能的获得,都要求软件技术类专业的教师能在日常教学工作之外,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及训练,特别是完成实际运营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工作。
三、高职软件技术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
1.团队和集体能提供的途径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对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能从所属的团队和学校得到一些机会来提升实践能力,其中包括:周期性地赴企业顶岗实践;假期参与企业项目团队;派出教师到校企合作开设的国培班;校内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等。这些举措获得了一定的成果,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总体水平得到提升,但由于这些工作缺乏评价机制或院校自己完成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价,其成效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师个人为主的自我培养途径
与教师所在集体对其培养的内在动力不同,教师自己主动要求的自我培养成效一般都更好,但同时存在实施面不够广、持续时间不够长、获得支持的资源不足、单打独斗等各种问题。对比国外职业培训类的教育机构运营情况以及国内本科类院校的情况,高职教师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完成对自身的长期持续培养。
(1)组建技术类社会服务实体
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及社交面,与志同道合者组建独立的开发团队甚至成立科技开发公司,对外承接实际的软件系统开发、测试、运维等工程。这样的工程项目有实际的需求、项目管理、进度管理及压力、项目测试、项目验收及客户评价,教师能在项目压力下快速成长,所有的学习成果及学习经验都可以直接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同时,项目管理经验也可以成为管理、激励班级内学生团队的可复制经验。由于团队的约束力量,教师能长期地不断驱动自己向前成长,是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超过3-5个同类项目后,团队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可能長期注意在同一类工程项目中,如果团队不更新技术,则将把教师“圈”在一个技术范围内。
(2)投入企业兼职
在教师个人社交成果不足以支承其参与组建技术类社会服务实体时,教师则以个人身份参与企业兼职,利用固定的时间在企业直接承担部分开发、测试等任务,可以通过项目组技术的传播获得主要技术,并在实际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提升技能。但这种方式对于技术层次不够高的教师而言可实施性不高,因为这类教师主要从事直接的编码、测试等具体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工作时间并同项目组其他成员加强沟通和交流,这些要求教师可能难以满足。对于技术层次比较高的教师,则可以在企业中承担技术指导、咨询、专项技术难题的破解等工作,这些岗位需要在企业现场完成工作的时间不会太长,主要资源投入在根据项目的需求而学习新的技术和运用新的解决方案这些方面,这些工作则可以根据教师自身的情况在任何场所进行。
(3)成为独立的服务承包商
除了以上两种方式投入实际项目以外,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目前项目和服务发包平台已在国内外得到认可,教师可以以个人身份作为独立承包商参与到平台。对于专业技术能力较好的教师,可以直接在freelance.com(http://www.freelance.com/en/,因为是国外平台,发包和接包都只能使用英语,仅适合外语水平比较高的人群)、shixian.com(http://shixian.com/)、碼市等平台承担相应的发包任务,其中可以包括给原有系统添加各种指定的支付手段之类的要求,这些外包任务可能只需要独立承包商一周或10天的工作周期,更短的可能只需要1-2天。这种情况特别适合于专业教师,因为其有业余时间但又没有长期固定的工作时间。
但这种途径如果仅仅关注一些小的专项问题解决而不参与较大型的工程项目,那么教师本人可能迷失在不断地项目承担和赚取一定的收入上,对于其全面的技术技能提升作用有限。
此外,对于有一定的系统规划和设计能力的教师,可以参与到极牛(http://www.geekniu.com/)、在行(http://www.zaih.com/)等平台,主要承接技术咨询方面的业务,随着所承接业务量的增加和行业面扩宽,专业教师也可以实现对自我的持续培养。
(4)专注技术,开发开源项目
积极投入到各种开源项目的开发团队,专注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这对于已具备一定技术基础的教师是个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好方法,但对于外语要求较高,而且需要与分布在全球的团队成员合作,难度较高。
此外,还可以根据已有一定用户群的开源项目,在自身熟悉和特长的领域进行再实现,比如把JAVA语言的开源项目在.NET语言中实现,或者反过来。这种方式可以促使自己快速学习到行业内优秀的设计,同时还可能把作品商业化,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在完成开源项目的同时,完成对完整开发过程的录屏,后期进行视频的剪辑,构成开发视频教程,既可以直接作为教学的共享资源,又可以作为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案例,在网上出售并获取收入以支持开源项目的持续改进。
(5)注意写作技能,成为技术作家
对于具有一定技术水平,但不愿意承担工程项目压力的教师,可以利用自身技术特长,进行技术文章的撰写,在此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但与一般论文发表不同,技术文章需要有一定的深度,而且发表到如InfoQ(http://www.infoq.com/cn/)等要求较高的平台,这些平台一般不接受水平层次不够的文章,而且还不需要版面费,并可以把文章再发布到自己的博客或用于出书,仅需要标明原始出处为InfoQ即可。
除了一般的技术文章,对于某一类软件开发、测试技术,还可以自行组织在网络出版,发布如designcode.io (http://designcode.io/)类似的专项图书网站,实行收费阅读,在提高教师个人收入的同时为后继其他图书的撰写积累资源。
四、结论
总之,如果教师愿意投入资源到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各种有效的途径去实施,并在过程中注意各种途径的不足,从其他方面加以弥补即可。由于软件开发、测试、咨询等服务、难题破解和工程项目,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为教师个人带来经济上的收益,能直接、持续地激励教师不断投入资源到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而学校需要做的就是提供和创造教师发挥个人主动性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谢日星.关于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研究.资治文摘,2015(4):115-116.
[2]吴亚东,韦秀芝.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升的途径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9).
[3]刘君瑞,姜学锋,杜承烈.基于强计算能力培养的软件技术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计算机教育,2013(2).
作者简介
谢日星(1973.7),男,汉族,江西兴国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王路群工作室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软件开发、信息安全研究.